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辛来专利>正文

同平面移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664 阅读:10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与房屋建筑的一种构件,具体是二个能分别移动的门,在使用中能变成同平面移门。它由门扇A、B、上、下轨道、上吊轮C、D、下导轮E、F、滚轮组成,上吊轮C与门扇A连接,上吊轮D与门扇B连接,且上吊轮C、D在上轨道;下导轮E与门扇A连接,下导轮F与门扇B连接,下导轮E、F在下轨道上,门扇A、门扇B上有滚轮;其特征在于还有弹道变轨部件、联接板、上定位器、下定位器,弹道变轨部件经联接板与上轨道连接,上定位器装于上轨道,下定位器装于下轨道,上吊轮C、上吊轮D与弹道变轨部件连接。它使传统的移动门,变成能置于同一垂直平面,且不会暴露上轨道和下轨道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家具与房间装饰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与房屋建筑的一种构件,具体是二个能分别移动的门,在使用中能变成同平面移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装饰要求越来越高,家庭中的二扇移门关上后都是处于不同垂直平面,使装饰很美观的房间或家具由于二扇能移动门关上后处于前后位置,并暴露了上轨道和下轨道结构,影响房间或家具整体效果,人们期盼着对移动门的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使二扇门移动使用时位于二个垂直平面上,在门关上后二扇门能够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不暴露上轨道和下轨道结构。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它是由门扇A、门扇B、上轨道、下轨道、上吊轮C、上吊轮D、下导轮E、下导轮F、滚轮组成,上吊轮C与门扇A连接,上吊轮D与门扇B连接,且上吊轮C、上吊轮D在上轨道;下导轮E与门扇A连接,下导轮F与门扇B连接,下导轮E、下导轮F在下轨道上,门扇A、门扇B上有滚轮;其特征在于还有弹道变轨部件、联接板、上定位器、下定位器,弹道变轨部件经联接板与上轨道连接,上定位器装于上轨道,下定位器装于下轨道,上吊轮C、上吊轮D与弹道变轨部件连接。所述的上定位器是由上前定位器,上后定位器构成,都置于上轨道的内侧面;所述的下定位器是由下前定位器、下后定位器构成,都置于下轨道的内侧面;所述的上轨道有上吊轮C的上转位道,所述的下轨道有下导轮E的下转位道;所述的上转位道、下转位道分别在上轨道和下轨道的右端;所述的上轨转位道和下轨转位道分别在上轨道和下轨道的左端;所述的上轨转位道和下轨转位道各有二个,分别在上轨道和下轨道的左端与右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传统的移动门,其二扇门不能置于同一垂直平面,都是一前一后,变成能置于同一垂直平面,且不会暴露上轨道和下轨道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家具与房间装饰效果。附图名称及其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M-M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上轨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下轨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二个门处于前后位置时的剖视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俯视时动作的示意图。图的符号及其说明1是门扇A,2是弹道变轨部件,3是上前定位器,4是上轨道,5是门扇B,6是下轨道,7是下前定位器,8是联接板,9是上转位道,10是下转位道,11是上后定位器,12是下后定位器,13是下导轮F,14是下导轮E,15是上吊轮C,16是上吊轮D。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它是由门扇A1、门扇B5、上轨道4、下轨道6、弹道变轨部件2、上前定位器3、下前定位器7、联接板8、上转位道9、下转位道10、上后定位器11、下后定位器12、下导轮F13、下导轮E14、上吊轮C15、上吊轮D16组成。门扇A1的上端有上吊轮C15,下端有下导轮E14,置于上轨道4与下轨道6之间,门扇B5的上端有上吊轮D16,下端有下导轮F13,也置于上轨道4与下轨道6之间,在门扇A1、门扇B5上还有滚轮,弹道变轨部件2由联接板8与上轨道4连接,上吊轮C15、上吊轮D16与弹道变轨部件2连接,在上轨道4的内侧有上前定位器3、上后定位器11,在下轨道6的内侧有下前定位器7、下后定位器12,在上轨道4的一端有上转位道9,在下轨道6的一端有下转位道10。使用时,门扇A1如图7所示,由一侧向内推到位,这时下导轮E14进入下轨道6紧贴下后定位器12的一端,弹道变轨部件2使上吊轮C15移位,并使弹道变轨部件2的端面紧贴上后定位器11,这时门扇A1可以向右移动。在移动时门扇A1下端的滚轮经下转位道10进入下轨道6的直道,门扇A1上端的滚轮在上转位道9转出后进入上轨道4的直道,门扇A1根据需要开启;同时门扇B5仍可以在上轨道4和下轨道6上滑移。需要复位时,先把门扇B5向右移到位后,把门扇A1向左移,直至门扇A1的上、下滚轮分别进入上转位道9和下转位道10时,把门扇A1向外拉出,此时弹道变轨部件2使上吊轮D16在上轨道4移位。弹道变轨部件2另一端紧贴上前定位器3,使门扇A1、门扇B5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权利要求1.一种由门扇A(1)、门扇B(5)、上轨道(4)、下轨道(6)、上吊轮C(15)、上吊轮D(16)、下导轮E(14)、下导轮F(13)、滚轮组成的同平面移门,上吊轮C(15)与门扇A(1)连接,上吊轮D(16)与门扇B(5)连接,且上吊轮C(15)、上吊轮D(16)在上轨道(4);下导轮E(14)与门扇A(1)连接,下导轮F(13)与门扇B(5)连接,下导轮E(14)、下导轮F(13)在下轨道(6)上,其特征在于还有弹道变轨部件(2)、联接板(8)、上定位器、下定位器,弹道变轨部件(2)经联接板(8)与上轨道(4)连接,上定位器装于上轨道(4),下定位器装于下轨道(6),上吊轮C(15)、上吊轮D(16)与弹道变轨部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平面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定位器是由上前定位器(3)、上后定位器(11)构成,都置于上轨道(4)的内侧面;所述的下定位器是由下前定位器(7)、下后定位器(12)构成,都置于下轨道(6)的内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平面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轨道(4)有上吊轮C(15)的上转位道(9),所述的下轨道(6)有下导轮E(14)的下转位道(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平面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转位道(9)、下转位道(10)分别在上轨道(4)和下轨道(6)的右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平面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轨转位道(9)和下轨转位道(10)分别在上轨道(4)和下轨道(6)的左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平面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轨转位道(9)和下轨转位道(10)各有二个,分别在上轨道(4)和下轨道(6)的左端与右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家具与房屋建筑的一种构件,具体是二个能分别移动的门,在使用中能变成同平面移门。它由门扇A、B、上、下轨道、上吊轮C、D、下导轮E、F、滚轮组成,上吊轮C与门扇A连接,上吊轮D与门扇B连接,且上吊轮C、D在上轨道;下导轮E与门扇A连接,下导轮F与门扇B连接,下导轮E、F在下轨道上,门扇A、门扇B上有滚轮;其特征在于还有弹道变轨部件、联接板、上定位器、下定位器,弹道变轨部件经联接板与上轨道连接,上定位器装于上轨道,下定位器装于下轨道,上吊轮C、上吊轮D与弹道变轨部件连接。它使传统的移动门,变成能置于同一垂直平面,且不会暴露上轨道和下轨道的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家具与房间装饰效果。文档编号E05D13/00GK2769460SQ20042011014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吴辛来 申请人:吴辛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门扇A(1)、门扇B(5)、上轨道(4)、下轨道(6)、上吊轮C(15)、上吊轮D(16)、下导轮E(14)、下导轮F(13)、滚轮组成的同平面移门,上吊轮C(15)与门扇A(1)连接,上吊轮D(16)与门扇B(5)连接,且上吊轮C(15)、上吊轮D(16)在上轨道(4);下导轮E(14)与门扇A(1)连接,下导轮F(13)与门扇B(5)连接,下导轮E(14)、下导轮F(13)在下轨道(6)上,其特征在于还有弹道变轨部件(2)、联接板(8)、上定位器、下定位器,弹道变轨部件(2)经联接板(8)与上轨道(4)连接,上定位器装于上轨道(4),下定位器装于下轨道(6),上吊轮C(15)、上吊轮D(16)与弹道变轨部件(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辛来
申请(专利权)人:吴辛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