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8634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激化学发光技术领域的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一种用于鉴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测定的系统和一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试剂盒;以及另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另一种用于鉴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测定的系统和另一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试剂盒。

Immunoassay methods, systems and kits for identification of immunoassay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munoassay method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in the field of light-stimulated chemiluminescence technology, a system for identifying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immunoassay and a kit for detecting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another immunoassay method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and another system for identifying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immunoassay. And another kit for detecting anti-HCV antibod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1月22日,申请号为201611026623.1,专利技术名称为“免疫测定方法、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和试剂盒”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激化学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一种用于鉴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测定的系统和一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试剂盒;以及另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另一种用于鉴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测定的系统和另一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免疫学检测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进行的,由于其可以利用同位素、酶、化学发光物质等对被测物进行显示或信号的放大,因此常被用于检测蛋白质、激素等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则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进行信号的放大,并借助其发光强度,对免疫结合过程进行直接测定,该法已成为免疫学检测的重要方向之一。光激化学发光法是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的常用方法之一,可用于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疾病的检测。该技术整合了高分子微粒技术、有机合成、蛋白质化学及临床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它通过感光微粒和发光微粒在一定范围内结合,产生离子氧能量的传递,发出光信号,从而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感光微粒内部填充有感光化合物,而发光微粒内部填充有发光化合物和镧系元素。在红色激光(600~700nm)的激发下,感光微粒释放出高能态的单线态氧离子(4μS),其传播距离约为200nm。当感光微粒和发光微粒的距离足够接近时,感光微粒释放的单线态氧离子能到达发光微粒,并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射出520~620nm高能级的光,而被仪器检测到。在本反应体系中,微粒的浓度很低,碰撞几率较小,本底信号微弱。只有在感光微粒和发光微粒通过免疫反应结合以后,才会发射出明显的光,因此系统的灵敏度很高。在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检测模式包含三到四个组分:包被抗原或抗体的发光微粒、生物素或地高辛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亲和素或抗地高辛包被的感光微粒,中和抗原或抗体等。以上各组份通过两步以上温育反应与待测抗原或抗体结合,并通过化学发光量的强弱对待测样本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相比,它具有均相、灵敏度高和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于双抗夹心的检测模式中,当待检测物质浓度高到一定浓度时,会因为不能形成双抗夹心复合物从而信号值偏低的现象,称为高剂量-钩状效应(HD-HOOK效应)。也就是说,高剂量-钩状效应是指在双位点夹心免疫实验中,其剂量反应曲线的高剂量区段,线性走向不是呈平台状无限后延,而是向下弯曲状,似一只钩子,导致产生假阴性的现象。HD-HOOK效应在免疫检测中经常发生,其发生率占阳性样本30%左右。由于HD-HOOK效应的存在导致被检测样本不能被正确区分为是由于其浓度超出检测试剂盒的线性范围还是本身浓度就是该值,以至于实验误诊,尤其是导致假阴性率上升。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检测高浓度的样本时,高剂量-钩状效应可能导致检测信号偏低,样本也因此被判读为偏低浓度。既往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试剂的组分,对待测样本进行稀释或进行两步法检测等。另一方面,因为高剂量-钩状效应,当样本浓度的升高到一定值时,信号并不能持续升高,限制了检测范围。既往主要通过优化抗体或提高抗体来拓宽检测范围。常规检测流程有以下5个步骤:反应孔中加入待测物及试剂、第一步温育、添加通用液、第二步温育和读数。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是基于常规检测流程,在不中断反应的前提下,在反应过程多次读取信号值,通过观察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样本的真实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疫测定方法,该方法通过两次读数来拓宽检测范围,以在检测过程中,通过将两次读数的增幅A与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的标准曲线的最大值比较,来判断待测样本是否需要稀释后再进行测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待测样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2)根据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3)如果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其浓度超过检测上限,需对样品进行稀释测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体(或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体(或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2)第一次读数:在步骤(1)的混合液中再加入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温育后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1;(3)第二次读数:将步骤(2)中进行第一次读数后的反应溶液进一步温育后,再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2;(4)计算样本第二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相对于第一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的增幅A,A=(RLU2/RLU1-1)x100%;(5)根据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6)如果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其浓度超过检测上限,需对样品进行稀释测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已知标准物质是阳性对照。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发光微粒是指填充有发光化合物和镧系元素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所述感光微粒是填充有感光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在红色激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离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和(3)中,以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照射,检测反应溶液的发射光量;发射光的检测波长为520~620n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原是指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所述抗体是指机体产生的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免疫球蛋白;所述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指可特异性结合于所述目标抗原的抗体;所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指可特异性结合于所述目标抗体的抗原。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免疫测定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免疫反应装置,其用于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反应,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计数装置,其用于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处理器,其用于根据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如果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其浓度超过检测上限,需对样品进行稀释测定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待测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体(或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体(或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2)第一次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2)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3)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2)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3)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a2)第一次读数:在步骤(a1)的混合液中再加入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温育后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1;(a3)第二次读数:将步骤(a2)中进行第一次读数后的反应溶液进一步温育后,再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2;(a4)计算样本第二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相对于第一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的增幅A,A=(RLU2/RLU1-1)×100%;(a5)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a6)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标准物质是阳性对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光微粒是指填充有发光化合物和镧系元素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所述感光微粒是填充有感光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在红色激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离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和(a3)中,以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照射,检测反应溶液的发射光量;发射光的检测波长为520~620n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是指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所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指可特异性结合于所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抗原。7.一种用于鉴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免疫测定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免疫反应装置,其用于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反应,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计数装置,其用于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处理器,其用于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2)第一次读数:在步骤(1)的混合液中再加入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温育后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1;(3)第二次读数:将步骤(2)中进行第一次读数后的反应溶液进一步温育后,再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2;(4)计算样本第二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相对于第一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的增幅A,A=(RLU2/RLU1-1)×100%;(5)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6)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标准物质是阳性对照。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光微粒是指填充有发光化合物和镧系元素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所述感光微粒是填充有感光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在红色激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离子。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以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照射,检测反应溶液的发射光量;发射光的检测波长为520~620nm。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是指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所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指可特异性结合于所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抗原。13.一种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试剂盒,包括第一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原、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2)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3)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a2)第一次读数:在步骤(a1)的混合液中再加入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温育后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1;(a3)第二次读数:将步骤(a2)中进行第一次读数后的反应溶液进一步温育后,再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2;(a4)计算样本第二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相对于第一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的增幅A,A=(RLU2/RLU1-1)×100%;(a5)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已知的一系列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做标准曲线,其中标准物质的浓度低于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a6)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标准曲线的最大值,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已知标准物质是阳性对照。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发光微粒是指填充有发光化合物和镧系元素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所述感光微粒是填充有感光化合物的高分子微粒,在红色激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离子。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步骤(a2)和(a3)中,以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照射,检测反应溶液的发射光量;发射光的检测波长为520~620nm。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是指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所述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指可特异性结合于所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抗原。19.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2)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一个已知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增幅A’做临界值,(3)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与临界值作比较,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临界值,则所述待测样本的浓度高于已知标准物质的浓度。20.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激发和记录化学发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读数,并将第二次和第一次读数之间的差值增幅记为A,(2)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一个已知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增幅A’做临界值,(3)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与临界值作比较,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临界值,且同时所述待测样本的第一次读数低于所述已知标准物质,则对样品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测定。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a2)第一次读数:在步骤(a1)的混合液中再加入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温育后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1;(a3)第二次读数:将步骤(a2)中进行第一次读数后的反应溶液进一步温育后,再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2;(a4)计算样本第二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相对于第一次读数所得信号值的增幅A,A=(RLU2/RLU1-1)×100%;(a5)根据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一个已知标准物质的两次读数增幅A’做临界值;(a6)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与临界值作比较,如果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的两次读数的增幅A大于所述临界值,则所述待测样本的浓度高于所述已知标准物质的浓度。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免疫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含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待测样本与第一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粒、标记物标记的第二抗原混合,温育得混合液;(a2)第一次读数:在步骤(a1)的混合液中再加入标记物特异结合物标记的感光微粒,温育后进行激发光照射并检测发射光量,光子计数器读数,计为RLU1;(a3)第二次读数:将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赵卫国张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博阳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