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622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包括固定架和玻璃箱,玻璃箱设置在固定架的正面中部,且玻璃箱镶嵌于固定架的正面中部,固定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左方和上端右方均贯穿有固定孔,固定板的底部左方和底部右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架。玻璃箱单面玻璃设置的厚度为一厘米,且玻璃箱由高透光钢化玻璃构成,并玻璃箱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而高透光钢化玻璃不会将阳光阻挡,且通过玻璃箱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能够使工作人员在维修太阳能真空管更加方便,避免太阳能真空管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导致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水热的效果,适用于绿色建筑的生产和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为一种水热取暖结构。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现有的水热取暖结构不能够安装在建筑外墙上,使建筑外墙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利用率,且现有的水热取暖结构在出现故障后,不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热取暖结构进行维修,使得现有的水热取暖结构不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市场上的认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提高建筑外墙的利用率和不方便维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该装置中通过设置通过连接板能够将固定架固定在建筑外墙上,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热取暖结构使建筑外墙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利用率,出现故障后,不方便工作人员对水热取暖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包括固定架和玻璃箱,所述玻璃箱设置在固定架的正面中部,且玻璃箱镶嵌于固定架的正面中部;所述固定架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左方和上端右方均贯穿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左方和底部右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架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左方贯穿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下方贯穿有贯穿孔,所述连接架正面的中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设置呈“U字”形状;所述连接架右侧的后端上方焊接有连接板,且右侧的后端下方焊接有连接板,并连接板呈“矩形”位置与连接架的左侧焊接,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中部贯穿有螺丝孔,且每个连接板均垂直排列纵向贯穿有四个螺丝孔;所述连接架的内侧粘黏有保护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左上方贯穿有连接孔;所述玻璃箱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真空管,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且导管的左端贯穿连接孔。优选的,所述玻璃箱单面玻璃设置的厚度为一厘米,且玻璃箱由高透光钢化玻璃构成,并玻璃箱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真空管由三靶镀膜管为主要材料构成,且太阳能真空管垂直固定在玻璃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保护胶由软橡胶材料构成,且保护胶的厚度为一厘米,并将连接架的内侧与固定板的底部完全覆盖。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提高建筑外墙的利用率和不方便维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该装置中通过设置通过连接板能够将固定架固定在建筑外墙上。(1)该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设置有玻璃箱单面玻璃设置的厚度为一厘米,且玻璃箱由高透光钢化玻璃构成,并玻璃箱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而高透光钢化玻璃不会将阳光阻挡,且通过玻璃箱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能够使工作人员在维修太阳能真空管更加方便,避免太阳能真空管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导致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水热的效果。(2)该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设置有太阳能真空管由三靶镀膜管为主要材料构成,且太阳能真空管垂直固定在玻璃箱的内部,通过三靶镀膜管为主要材料构成的太阳能真空管,能够提高太阳能真空管的太阳吸收比和提高热性能,从而达到将水加热的效果。(3)该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设置有保护胶由软橡胶材料构成,且保护胶的厚度为一厘米,并将连接架的内侧与固定板的底部完全覆盖,通过保护胶由橡胶材料构成,能够使玻璃箱镶嵌在固定架的内侧时,而玻璃箱不会因震动,导致玻璃箱破碎,使太阳能真空管破裂,无法继续将水加热的效果。(4)该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设置有连接板与固定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构成,且固定架通过连接板进一步控制,通过连接板能够使固定架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从而使建筑外墙提高利用率的效果。(5)该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设置有固定板进一步控制玻璃箱的上端,通过固定板能够将玻璃箱进行密封,使玻璃箱的内部无法被昆虫一类的细小动物进入,导致太阳能真空管被遮挡,降低生产热水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架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图;图4为本技术的玻璃箱局部剖视图。图中:1、固定架,2、玻璃箱,3、固定板,4、连接板,5、连接孔,6、连接架,7、保护胶,8、螺丝孔,9、固定柱,10、固定条,11、固定槽,12、贯穿孔,13、固定孔,14、太阳能真空管,15、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使用的固定架1、玻璃箱2、固定板3、连接板4、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包括固定架1、玻璃箱2、固定板3、连接板4、连接孔5、连接架6、保护胶7、螺丝孔8、固定柱9、固定条10、固定槽11、贯穿孔12、固定孔13、太阳能真空管14和导管15,玻璃箱2设置在固定架1的正面中部,且玻璃箱2镶嵌于固定架1的正面中部,而玻璃箱2单面玻璃设置的厚度为一厘米,且玻璃箱2由高透光钢化玻璃构成,并玻璃箱2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而高透光钢化玻璃不会将阳光阻挡,且通过玻璃箱2的上方设置为敞开式,能够使工作人员在维修太阳能真空管更加方便,避免太阳能真空管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导致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水热的效果;固定架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固定板3,而固定板3进一步控制玻璃箱2的上端,通过固定板3能够将玻璃箱2进行密封,使玻璃箱2的内部无法被昆虫一类的细小动物进入,导致太阳能真空管14被遮挡,降低生产热水量的效果,固定板3的上端左方和上端右方均贯穿有固定孔13,固定板3的底部左方和底部右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固定架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架6,连接架6的上端左方贯穿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内侧下方贯穿有贯穿孔12,连接架6正面的中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且固定柱9设置呈“U字”形状;连接架6右侧的后端上方焊接有连接板4,且右侧的后端下方焊接有连接板4,并连接板4呈“矩形”位置与连接架6的左侧焊接,而连接板4与固定架1均采用不锈钢材料构成,且固定架通过连接板4进一步控制,通过连接板4能够使固定架1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从而使建筑外墙提高利用率的效果,连接板4的正面中部贯穿有螺丝孔8,且每个连接板4均垂直排列纵向贯穿有四个螺丝孔8;连接架6的内侧粘黏有保护胶7,而保护胶7由软橡胶材料构成,且保护胶7的厚度为一厘米,并将连接架6的内侧与固定板3的底部完全覆盖,通过保护胶7由橡胶材料构成,能够使玻璃箱2镶嵌在固定架1的内侧时,而玻璃箱2不会因震动,导致玻璃箱2破碎,使太阳能真空管14破裂,无法继续将水加热的效果,连接架6的内侧左上方贯穿有连接孔5;玻璃箱2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真空管14,而太阳能真空管14由三靶镀膜管为主要材料构成,且太阳能真空管14垂直固定在玻璃箱2的内部,通过三靶镀膜管为主要材料构成的太阳能真空管14,能够提高太阳能真空,14的太阳吸收比和提高热性能,从而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包括固定架(1)和玻璃箱(2),所述玻璃箱(2)设置在固定架(1)的正面中部,且玻璃箱(2)镶嵌于固定架(1)的正面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左方和上端右方均贯穿有固定孔(1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左方和底部右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所述固定架(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上端左方贯穿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侧下方贯穿有贯穿孔(12),所述连接架(6)正面的中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且固定柱(9)设置呈“U字”形状;所述连接架(6)右侧的后端上方焊接有连接板(4),且右侧的后端下方焊接有连接板(4),并连接板(4)呈“矩形”位置与连接架(6)的左侧焊接,所述连接板(4)的正面中部贯穿有螺丝孔(8),且每个连接板(4)均垂直排列纵向贯穿有四个螺丝孔(8);所述连接架(6)的内侧粘黏有保护胶(7),所述连接架(6)的内侧左上方贯穿有连接孔(5);所述玻璃箱(2)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真空管(14),所述太阳能真空管(1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管(15),且导管(15)的左端贯穿连接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水热取暖结构,包括固定架(1)和玻璃箱(2),所述玻璃箱(2)设置在固定架(1)的正面中部,且玻璃箱(2)镶嵌于固定架(1)的正面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左方和上端右方均贯穿有固定孔(1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左方和底部右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所述固定架(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的上端左方贯穿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侧下方贯穿有贯穿孔(12),所述连接架(6)正面的中部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柱(9),且固定柱(9)设置呈“U字”形状;所述连接架(6)右侧的后端上方焊接有连接板(4),且右侧的后端下方焊接有连接板(4),并连接板(4)呈“矩形”位置与连接架(6)的左侧焊接,所述连接板(4)的正面中部贯穿有螺丝孔(8),且每个连接板(4)均垂直排列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市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