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827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将构成用于安装门扇的开口部(1)的框(2)的开口端面(21)、和以大致垂直相交的状态连接在所述框(2)的开口端面(21)上的框侧面(22),用装饰板盖(3)覆盖,并且,将覆盖了所述框侧面(22)的装饰板盖(3)的侧面用盖(32)用额缘覆盖的同时,将所述侧面用盖(32)收容在形成于所述额缘(4)的内面(41)的角部的欠缺段部(43),此外,将所述欠缺段部(43)的欠缺量设成随着靠近位于所述欠缺段部(43)的里端的段部(431)逐渐增加。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供在所述装饰板盖和额缘之间的很难产生间隙,并具有漂亮的外观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装门扇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具体涉及构成安装门扇的开口部的框的开口端面部的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安装门扇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由框构成,且该框的开口框架端面是由构成装饰板盖的端面用盖所覆盖,该框的框侧面是由构成该装饰板盖的侧面用盖所覆盖,该侧面用盖是以固定在该框侧面上的状态由额缘所覆盖。以往的这种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构造如图6及图7所示。图6是表示以往例子1中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框和门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7是表示以往例子2中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框和门扇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在图6、图7中,门扇D是以箭头表示的方向转动而开关。门扇D是以抵接由软质材构成的停止器S的状态关闭。停止器S是安装在树脂盖框架300的突起部301上,树脂盖框架300是覆盖框2的开口端面21的后侧的纵向一半部分且树脂盖框架300的端部302是折曲而覆盖框2的框侧面22,进而该端部302被额缘4所覆盖。3是装饰板盖,构成该装饰板盖3的端面用盖31覆盖框2的开口端面21的前侧的纵向一半且装饰板盖3的侧面用盖32是折曲而覆盖框2的框侧面22,进而,该端面用盖32是由额缘4所覆盖。其次,对以往例1中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问题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装饰板盖3的端面用盖32在没有弯曲成直角的状态下用紧固销5固定在框2的框侧面22上时,该端面用盖32的外面和框侧面22之间、以及框侧面22和额缘的内面之间分别产生间隙g,从而,存在其外观不够细致,乃至其固定强度也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以往例2中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是如图7所示的俯视剖面形状为粗头形状的实施例,但是在以往例2的情况下,即使将侧面用盖32以相对装饰板盖3的端面用盖31弯曲成直角的状态用紧固销5固定在框2的框侧面22的时候,也因为框2的俯视剖面形状为粗头形状,所以在该端面用盖32的外侧面和额缘的前端内面、以及树脂盖框架300的端部302的外侧面和额缘4的前端内面之间产生间隙g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解除上述问题,并不仅具有漂亮的外观,而且具有稳定的固定强度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第一个特征构成是,根据本技术之一,将构成用于安装门扇D的开口部1的框2的开口端面21、和以大致垂直相交的状态连接在所述框2的开口端面21上的框侧面22用装饰板盖3覆盖,并用额缘4覆盖已覆盖了所述框侧面22的装饰板盖3的侧面用盖32的同时,将所述侧面用盖32收容在形成于所述额缘4的内面41的角部的欠缺段部43,并且,将所述欠缺段部43的欠缺量设成随着靠近位于所述欠缺段部43的里端的段部431而逐渐增加。本技术的第二特征构成,根据本技术之二,是在构成用于安装门扇的开口部1的框2的开口端面21上,将至少一个装饰板盖3沿所述开口端面21的长度方向安装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其特征是,由覆盖所述框2的开口端面21的端面用盖31、和覆盖以大致垂直相交的状态连接在所述框2的开口端面21上的框侧面22的侧面用盖32构成所述装饰板盖3,并在额缘4的内面41及其开口端面42的角部形成欠缺段部43,以使覆盖所述框侧面22的侧面用盖32收容于所述额缘4的所述欠缺43内的方式用所述额缘4覆盖所述侧面用盖32,并且,将位于所述额缘4的开口端面42侧的端面部欠缺深度a设成与所述侧面用盖32的壁厚t大致相等,而且,将位于所述欠缺段部43的里端的段部431的段部欠缺深度b设成比所述端面部欠缺深度a还要大,由此使所述欠缺段部43的背面壁成倾斜壁432。根据本技术之一所述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构成如上所述,因此,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即覆盖所述框侧面22的上述侧面用盖32是游刃有余地收容在额缘的欠缺段部43,而且,此时,即使所述侧面用盖32没有以紧贴于框侧面22上的状态折曲,也因为将所述欠缺段部43的欠缺量设成了随着靠近位于欠缺段部43的里端的段部431而逐渐增大,所以将所述侧面用盖32合理地收容在上述构成的欠缺段部43的同时,能够最小限度地保持所述侧面用盖32的折曲角部、和所述欠缺段部43的入口部之间的间隙。另外,在将构成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框2的俯视剖面形状设为粗头形状的实施例中,在将额缘4、4固定在框2的两侧的框侧面22、22时,所述额缘4、4是呈朝向框2的开口端面21而末端变宽的位置关系,但是分别的欠缺段部43、43的倾斜壁432、432大致平行。从而,所述倾斜面432、432是分别很好地紧贴装饰板盖3的侧面用盖32及树脂盖框架300的端部302上,从而,在所述两者间不产生间隙等。根据本技术之二所述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是如上所述的构成,因此,本技术之二的技术除了具有上述本技术之一所述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所具有的效果之外,还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即在所述本技术之二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中,尤其将位于所述额缘的开口端面42侧的端面部欠缺深度a设成与所述侧面用盖32的壁厚t大致相等,且将位于所述欠缺段部43的里端的段部431的段部欠缺深度b设成比所述端面部欠缺深度a还要大,由此,将所述欠缺段部43的背面壁作为倾斜壁432,因此,不仅能够在所述侧面用盖32的折曲角度为直角时,即便在比直角大时,也能将所述侧面用盖32的折曲角部和所述欠缺段部43的入口部之间的间隙最小限度地保持。附图说明图1是将门扇安装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沿A-A线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俯视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其他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俯视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6是将门扇安装到以往例1中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上时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7是将门扇安装到以往例2中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上时的局部俯视剖面图。图中,1-开口部、2-构成开口部的框、21-框的开口端面、22-框侧面、23-内侧基底合成板、24-表面侧基底合成板、3-装饰板盖、31-装饰板盖的端面用盖、32-装饰板盖的侧面用盖、300-树脂盖框架、301-树脂盖框架的突起部、302-树脂盖框架的端部、4-额缘、41-额缘的内面、42-额缘的开口端面、43-形成在额缘的欠缺段部、431-欠缺段部的段部、432-欠缺段部的倾斜壁、5-紧固销、D-门扇、S-停止器、a-欠缺段部的端面部欠缺深度、b-欠缺段部的段部的段部欠缺深度、t-侧面用盖的壁厚、g-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将门扇安装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状态的立体图,1是本技术的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开口部,D是门扇,且该门扇D是以其右端自由摆动地贴在该开口部1的右侧的框2上而被轴支撑。4是固定在框2的室内外侧上的额缘。图2是图1的沿A-A线的局部俯视剖面图,框2构成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的开口部1,在该实施例中的框2在其开口部1侧的端面紧贴有内侧基底合成板23及表面侧基底合成板24。构成框2的表面侧基底合成板24的表面构成框2的开口端面21。在图2的实施例中,框2的俯视剖面形状是,框2的开口端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扇安装用开口框架,其特征在于,    将构成用于安装门扇的开口部(1)的框(2)的开口端面(21)、和以大致垂直相交的状态连接在所述框(2)的开口端面(21)上的框侧面(22),用装饰板盖(3)覆盖,    将覆盖了所述框侧面(22)的装饰板盖(3)的侧面用盖(32)用额缘覆盖的同时,将所述侧面用盖(32)收容在形成于所述额缘(4)的内面(41)的角部的欠缺段部(43),    并且,将所述欠缺段部(43)的欠缺量设成随着靠近位于所述欠缺段部(43)的里端的段部(431)逐渐增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小清村嶋义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