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nnel anch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tunnel anchor drainag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transverse catchment ditch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rear anchor chamber, a rear anchor chamber catchment well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verse catchment ditch, and a vertical drainage hole connecting the rear anchor chamber catchment well with the tunnel drainage system. The entrance end of the vertical drainage hole is higher tha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rear anchor chamber catchment well and the tunnel drainage system. The angle between the vertical drainage hole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an acute angle. The drainage system of the tunnel anchor ingeniously uti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nnel located below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tunnel anchor, and introduces the accumulated water of the back anchor chamber into the tunnel drainage system for treatment, which ensures the dry environment of the back anchor chamber, avoids the long-term wet environment of the tunnel anchor, and is conducive to maintaining the service life and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tunnel anch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锚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锚工程技术,特别是一种隧道锚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悬索桥隧道锚的受力模式决定了隧道锚必须设计为倾斜向下的结构。因此在跨河悬索桥工程中,大多数隧道锚的后锚室位于水面以下。由于重力作用和隧道锚结构特点,隧道锚范围内的渗水会汇集到后锚室。由于地形和河流水位限制,积水无法从后锚室直接排出,因此只能通过在后锚室集水井内安装水泵、再通过水泵排出洞,由于水量大、抽水机易堵塞损坏,需要长时间职守,运营资本和人力投入都很大。虽然建于山区的悬索桥隧道锚高程可能会高于水面,但由于没有对后锚室的积水排出系统进行专门设计,因此经过长时间的渗水和积水后,还是会使后锚室长期处于潮湿的水环境中,影响整个隧道锚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给悬索桥结构带来潜在安全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用于河道的悬索桥的隧道锚由于后锚室低于水平面,造成后锚室积水严重,抽水方式成本高,而对于山地地区的悬索桥隧道锚的后锚室没有设计排水系统,让后锚室长期处于潮湿的水环境中,影响隧道锚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隧道锚排水系统,该隧道锚排水系统巧妙利用隧道位于隧道锚相对位置下方的特点,将后锚室的积水引入隧道排水系统进行处理,保证了后锚室的干燥环境,避免隧道锚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利于保持隧道锚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锚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后锚室底部的横向集水沟,并与横向集水沟对应设有后锚室集水井,还设有将后锚室集水井与隧道排水系统连通的竖向排水孔,所述竖向排水孔的入口端高于其与隧道排水系统的接口端,所述竖向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后锚室底部的横向集水沟,并与横向集水沟对应设有后锚室集水井,还设有将后锚室集水井与隧道排水系统连通的竖向排水孔,所述竖向排水孔的入口端高于其与隧道排水系统的接口端,所述竖向排水孔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后锚室底部的横向集水沟,并与横向集水沟对应设有后锚室集水井,还设有将后锚室集水井与隧道排水系统连通的竖向排水孔,所述竖向排水孔的入口端高于其与隧道排水系统的接口端,所述竖向排水孔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为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集水沟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其倾斜坡度为1%,后锚室集水井设置在横向集水沟的最低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孔内设有PVC排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排水管与隧道侧壁的检查井连通,并通至隧道的中央排水沟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锚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排水管与隧道的纵向排水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5之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兴,吴再新,彭伟,杨智,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