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820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面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内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两根所述进料管上均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箱体上设有搅拌机构、辅助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箱体的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箱体的右端内壁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培养液混合均匀,对微生物的培养效果较佳;通过设置紫外线灭菌灯,可消除箱体内残存的微生物,避免残存微生物影响下次微生物的培养。

A Microbial Cultur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bial cultiv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universal wheels.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box body.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ox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feed port and a second feed port. The first feed port and the second feed port are fixed with a feed pipe, and the two feed pipes are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trol valve.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mechanism, an auxiliary mechanism and an air intake mechanism. The left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ultraviolet sterilizing lamp,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ntrol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culture liquid mix evenly, and has better effect on the cultivation of microorganisms; by setting the 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 lamp, the residual microorganisms in the box can be eliminated, and the residual microorganisms can avoid affecting the next microorganism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目前,水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采用微生物处理污水是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现有的,大部分微生物培养装置中培养液的混合不均匀,对微生物的培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面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内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两根所述进料管上均连接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箱体上设有搅拌机构、辅助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箱体的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箱体的右端内壁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有箱体上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设置于箱体内,所述连接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箱体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箱体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内壁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之相配的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分别与移动板的左右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连接有滑块下端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端与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的下端和滑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右端侧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箱体的右端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进气管穿过第二安装孔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第三控制阀。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左端内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辅助机构,移动板恰好抵住第一通孔,使培养液不会直接流至箱体的底部,然后,移动板在培养液的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运动,培养液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至箱体的底部,搅拌杆同时对培养液进行搅拌,使培养液混合均匀,对微生物的培养效果较佳;2、通过设置紫外线灭菌灯,可消除箱体内残存的微生物,避免残存微生物影响下次微生物的培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万向轮、3箱体、4第一进料口、5第二进料口、6进料管、7第一控制阀、8搅拌机构、9辅助机构、10进气机构、11紫外线灭菌灯、12第一安装孔、13连接管、14第二控制阀、15驱动电机、16连接轴、17搅拌杆、18安装板、19第一通孔、20移动板、21第二通孔、22滑槽、23滑块、24弹性件、25伸缩杆、26弹簧、27固定板、28鼓风机、29进气管、30第二安装孔、31第三控制阀、32开口、33密封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2,使装置可以移动,以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3,箱体3的顶面设有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以便于进料,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内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6,两根进料管6上均连接有第一控制阀7,可控制培养液的进出,箱体3上设有搅拌机构8、辅助机构9和进气机构10,搅拌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有箱体3上端的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型号为Y80M1-2,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6,连接轴16的下端设置于箱体3内,连接轴16位于箱体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7,以便于使培养液混合均匀;辅助机构9包括设置于箱体3内的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箱体3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18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9,箱体3内设有移动板20,移动板20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具体的,第二通孔21与第一通孔19不连通设置,箱体3的左右两端内壁均设有滑槽22,滑槽22内设有与之相配的滑块23,两块滑块23分别与移动板20的左右的两端固定连接,以便于移动板20运动,且可以限制移动板20的运动范围,滑块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的下端与滑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弹性件24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移动板20进行复位;弹性件24包括固定连接有滑块23下端的伸缩杆25,伸缩杆25的下端与滑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25上套设有弹簧26,弹簧2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23的下端和滑槽22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26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移动板20复位;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板20恰好抵住第一通孔19,使培养液不会直接流至箱体3的底部,然后,移动板20在培养液的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运动,培养液由第一通孔19和第二通孔21流至箱体3的底部,搅拌杆17同时对培养液进行搅拌,使培养液混合均匀,对微生物的培养效果较佳;进气机构10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3右端侧壁上的固定板27,固定板2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鼓风机28,可以对箱体3进行供氧,以便于微生物的培养,鼓风机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9,箱体3的右端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30,进气管29穿过第二安装孔30并延伸至箱体3的内部,以便于将空气传至箱体3内,进气管29上连接有第三控制阀31,以便于控制进气管29内的压强,避免培养液进入鼓风机28;箱体3的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1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紫外线灭菌灯11,可消除箱体3内残存的微生物,避免残存微生物影响下次微生物的培养,箱体3的右端内壁设有第一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以便于收紧微生物,连接管13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14,以便于控制连接管13内培养液的流动,箱体3的左端内壁设有开口32,开口32内转动连接有密封门33,具体的,密封门33关闭时可锁紧,可在清理箱体3时使用(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14、鼓风机28和第三控制阀31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5,连接轴16随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转动,多根搅拌杆17随之运动,打开两个第一控制阀7,向箱体3内加入培养液,多根搅拌杆17对培养液进行搅拌,移动板20在培养液的重力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顶面设有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所述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内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6),两根所述进料管(6)上均连接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箱体(3)上设有搅拌机构(8)、辅助机构(9)和进气机构(10),所述箱体(3)的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11),所述箱体(3)的右端内壁设有第一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安装有多个万向轮(2),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顶面设有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所述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内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6),两根所述进料管(6)上均连接有第一控制阀(7),所述箱体(3)上设有搅拌机构(8)、辅助机构(9)和进气机构(10),所述箱体(3)的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灯(11),所述箱体(3)的右端内壁设有第一安装孔(12),所述第一安装孔(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有箱体(3)上端的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的下端设置于箱体(3)内,所述连接轴(16)位于箱体(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9)包括设置于箱体(3)内的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箱体(3)的左右两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8)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9),所述箱体(3)内设有移动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锋耿科英李芳张振谯修效友葛德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