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780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成型鼓组件包括:成型鼓,成型鼓具有第一贴合部;辅助贴合装置,设置在成型鼓的一端,辅助贴合装置具有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组件上的物料贴合精度和质量不好且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Forming drum assembly and air spring production system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rming drum assembly and an air spring production system with it. The forming drum assembly includes: the forming drum has a first fitting part; the auxiliary fitt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orming drum; the auxiliary fitting device has a second fitting part, and the first fit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fitting part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complete the fitting process.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poor material fitting accuracy, poor quality and cumbersome operation on the forming drum assembly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气弹簧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的长度小于内衬层和帘布层的长度。当成型鼓在工作时,内衬层首先贴合在成型鼓上,由于内衬层的长度大于成型鼓的长度,这样会使得部分内衬层处于悬空状态。当内衬层贴合完成后,成型鼓继续工作以使帘布层贴合在内衬层上,由于帘布层首先与悬空处的内衬层相接触,为了保证贴合精度和质量,往往需要手动处理以使帘布层的起始端与内衬层接触良好。但是,这样的操作并不能保证在内衬层的悬空处部分与帘布层贴合完全,在悬空处部分内衬层和帘布层之间仍然会存在气泡,从而影响到胎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组件上的物料贴合精度和质量不好且操作繁琐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鼓组件,包括:成型鼓,成型鼓具有第一贴合部;辅助贴合装置,设置在成型鼓的一端,辅助贴合装置具有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进一步地,第一贴合部的端部与第二贴合部的端部相抵接。进一步地,辅助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成型鼓连接,第二贴合部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进一步地,成型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第一连接件为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连接孔内。进一步地,辅助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待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贴合部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第二贴合部的转轴中心线与第一贴合部的转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地,辅助贴合装置还包括:连接套,套设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一连接件通过连接套与第二连接件连接;轴承,设置在连接套和第一连接件之间,以使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进一步地,辅助贴合装置还包括:垫圈,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贴合部之间和/或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套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生产系统,空气弹簧生产系统包括:成型鼓组件,成型鼓组件为上述提供的成型鼓组件,成型鼓组件具有贴合部,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组合形成贴合部;第一供料机,第一供料机用于给成型鼓组件运送内衬层;第二供料机,第二供料机用于给成型鼓组件运送帘布层;压辊,压辊用于将内衬层或帘布层滚压至与贴合部贴合。进一步地,压辊设置在成型鼓组件的上方,压辊的轴线与成型鼓组件的成型鼓的轴线平行设置。进一步地,第一供料机具有第一送料面,第一送料面为倾斜设置,第二供料机具有第二送料面,第二送料面为水平设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成型鼓组件包括:成型鼓和辅助贴合装置。其中,成型鼓具有第一贴合部。辅助贴合装置设置在成型鼓的一端,辅助贴合装置具有第二贴合部,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成型鼓组件,由于增设了辅助贴合装置,当成型鼓组件工作时,内衬层的一部分与成型鼓的第一贴合部相贴合,内衬层的另一部分与辅助贴合装置的第二贴合部相贴合。这样,内衬层不存在悬空部分,当内衬层贴合完毕后,帘布层将首先与和第二贴合部相贴合的内衬层相贴合,由于设置有辅助贴合装置,因而不需要手动操作使帘布层的起始端与内衬层相接触,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自动化效果。同时,由于辅助贴合装置的存在,通过第二贴合部能够使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贴合紧密,避免二者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精度和质量,进而提高了胎体质量。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组件上的物料贴合精度和质量不好且操作繁琐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成型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辅助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成型鼓;11、第一贴合部;20、辅助贴合装置;21、第二贴合部;22、第一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4、连接套;25、轴承;26、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成型鼓组件,该成型鼓组件包括:成型鼓10和辅助贴合装置20。其中,成型鼓10具有第一贴合部11。辅助贴合装置20设置在成型鼓10的一端,辅助贴合装置20具有第二贴合部21,第一贴合部11与第二贴合部21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优选地,可以使第一贴合部11和第二贴合部21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内衬层的长度,以使第一贴合部11与第二贴合部21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成型鼓组件,由于增设了辅助贴合装置20,当成型鼓组件工作时,内衬层的一部分与成型鼓10的第一贴合部11相贴合,内衬层的另一部分与辅助贴合装置20的第二贴合部21相贴合。这样,内衬层不存在悬空部分,当内衬层贴合完毕后,帘布层将首先与和第二贴合部21相贴合的内衬层相贴合,由于设置有辅助贴合装置20,因而不需要手动操作使帘布层的起始端与内衬层相接触,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自动化效果。同时,由于辅助贴合装置20的存在,通过第二贴合部21能够使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贴合紧密,避免二者之间产生气泡,提高了贴合精度和质量,进而提高了胎体质量。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成型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弹簧生产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鼓组件上的物料贴合精度和质量不好且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贴合部11和第二贴合部21均包括圆柱表面。为了保证贴合的一致性,优选地将第一贴合部11的外径尺寸和成型鼓10的外径尺寸设置相同,从而保证了贴合精度和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贴合精度和质量,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贴合部11的端部与第二贴合部21的端部相抵接。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贴合部11和第二贴合部21之间存在悬空处,保证了内衬层全部设置在第一贴合部11和第二贴合部21上,进而保证了帘布层和内衬层的贴合紧密。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辅助贴合装置20与成型鼓10的连接可靠,本实施例中的辅助贴合装置2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2用于与成型鼓10连接,第二贴合部21设置在第一连接件22上。相应地,在成型鼓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第一连接件22为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连接孔内,以使辅助贴合装置20与成型鼓10的连接稳定。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贴合装置2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2连接,第二连接件23的另一端与待连接件连接,以使第二连接件23固定设置在待连接件上。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贴合部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23上,第二贴合部21的转轴中心线与第一贴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鼓(10),所述成型鼓(10)具有第一贴合部(11);辅助贴合装置(20),设置在所述成型鼓(10)的一端,所述辅助贴合装置(20)具有第二贴合部(21),所述第一贴合部(11)与所述第二贴合部(21)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鼓(10),所述成型鼓(10)具有第一贴合部(11);辅助贴合装置(20),设置在所述成型鼓(10)的一端,所述辅助贴合装置(20)具有第二贴合部(21),所述第一贴合部(11)与所述第二贴合部(21)相互配合以完成贴合工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部(1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贴合部(21)的端部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贴合装置(2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2),所述第一连接件(22)用于与所述成型鼓(10)连接,所述第二贴合部(2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22)为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贴合装置(2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另一端与待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贴合部(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上,所述第二贴合部(21)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贴合部(11)的转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贴合装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守涛孙明新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