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78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与前模仁相对设置的后模仁,设置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转写箔,所述前模仁的模腔表面开设有压条槽和用于吸真空的吸气槽,所述后模仁的模腔表面装设有与压条槽相对应的压条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气槽将转写箔与模腔内之间抽成真空,通过压条凸起挤压部分转写箔至压条槽内将转写箔拉紧,改善由于转写箔不紧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皱褶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具的生产制造,降低产品不良率。

An improved die structure for transcribing foil wrinkl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die structure for wrinkling of transfer foil,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die core and a rear die core set relative to the front die core, and a transfer foil set between the front die core and the rear die core. The die surface of the front di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 groove and an air suction groove for vacuum suction. The die surface of the rear die core is equipped with a strip bump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ip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evacuates the transfer foil into a vacuum between the die cavity and the transfer foil through the suction groove, and tightens the transfer foil from the convex extrusion part of the strip to the strip groove, so as to improve the wrinkle problem of the injection product caused by the lack of the transfer foil.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die and reduces the defective rat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写箔工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IMR(In-MouldDecorationbyRoller)模内装饰技术是将装饰图案及功能性图案通过高精度印刷机印刷在箔膜(film)上,通过高精密送箔装置将箔送入专用成型模具内进行精确定位后,透过射出塑胶原料的高温及高压.将箔膜上的图案转写至塑胶产品的表面。IMR薄膜具有质轻、透光性佳、鲜艳亮彩及高亮度的金属质感.可广泛应用于量大、高附加价值之产品,例如手机、数字相机、3C周边商品、MP3、mouse、DVD面板及化妆品盒等。目前的IMR工艺使用的模具采用在前模仁周圈设置吸气孔,将转写箔吸到前模腔,因所注塑产品面较平,无法将前模腔内的空气抽干净,形成不了真空,且即便模腔内能抽成真空,但是转写箔仍会存在皱褶,造成注塑成型后产品表面有皱褶,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无法满足产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其通过设置的吸气槽将转写箔与模腔内之间抽成真空,通过压条凸起挤压部分转写箔压至压条槽内将模腔内转写箔拉紧,改善由于转写箔不紧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皱褶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具的生产制造,降低产品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与前模仁相对设置的后模仁,设置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转写箔,所述前模仁的模腔表面开设有压条槽和用于吸真空的吸气槽,所述后模仁的模腔表面装设有与压条槽相对应的压条凸起,所述压条凸起的宽度小于压条槽的宽度。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写箔覆盖于前模仁表面。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写箔与前模仁之间装设有用于压紧并密封转写箔的密封圈和压板。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条槽,吸气槽和压条凸起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条凸起的材质为铝或软硅胶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前模仁,与前模仁相对设置的后模仁,设置于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的转写箔,所述前模仁的模腔表面开设有压条槽和用于吸真空的吸气槽,所述后模仁的模腔表面装设有与压条槽相对应的压条凸起。通过吸气槽将转写箔与模腔内之间抽成真空,通过压条凸起挤压部分转写箔至压条槽内将模腔内的转写箔拉紧,改善由于转写箔不紧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皱褶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具的生产制造,降低产品不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的后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请参考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1,与前模仁1相对设置的后模仁2,设置于前模仁1和后模仁2之间的转写箔4,所述前模仁1的模腔表面开设有压条槽11和用于吸真空的吸气槽12,所述后模仁2的模腔表面装设有与压条槽11相对应的压条凸起21,所述压条凸起21的宽度小于压条槽11的宽度,便于压条凸起21能够伸入压条槽11内。所述转写箔4覆盖于前模仁1模腔表面。所述转写箔4与后模仁2之间装设有用于压紧转写箔4的压板3和用于密封转写箔4的密封圈。工作时,通过吸气槽12将前模仁1与转写箔4之间的空气抽干净,转写箔4与前模仁1的模腔之间形成真空,使得转写箔4紧贴于前模仁1的模腔内,此时转写箔4与前模仁1之间虽然是真空状态,但转写箔4仍会存在皱褶。下一步,将工件5置于前模仁1与后模仁2之间的压板3内,压板3将转写箔4进行压紧,密封圈对转写箔4进行密封,使得工件5不会在前模仁1和后模仁2下发生移位,从而造成注塑位置不精确及漏真空。然后,前模仁1与后模仁2合模,转写箔4覆盖于工件5表面,同时后模仁2上的压条凸起21带着转写箔4压进压条槽11内,使得转写箔4被拉平整,从而改善由于模腔内转写箔不紧,造成注塑时的产品皱褶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具的生产制造,有效改良注塑时产品表面的皱褶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条凸起21的表面为圆形,不设置棱角,以避免与压条槽11配合时发生碰撞造成模具的损坏和转写箔被压破,所述压条槽11,吸气槽12和压条凸起21的形状为四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压条槽11,吸气槽12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压条凸起21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条凸起21的材质为铝或硅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为其他金属或合金。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改善由于转写箔不紧造成注塑产品出现皱褶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具的生产制造,降低产品不良率。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1),与前模仁(1)相对设置的后模仁(2),设置于前模仁(1)和后模仁(2)之间的转写箔(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的模腔表面开设有压条槽(11)和用于吸真空的吸气槽(12),所述后模仁(2)的模腔表面装设有与压条槽(11)相对应的压条凸起(21),所述压条凸起(21)的宽度小于压条槽(11)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1),与前模仁(1)相对设置的后模仁(2),设置于前模仁(1)和后模仁(2)之间的转写箔(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1)的模腔表面开设有压条槽(11)和用于吸真空的吸气槽(12),所述后模仁(2)的模腔表面装设有与压条槽(11)相对应的压条凸起(21),所述压条凸起(21)的宽度小于压条槽(11)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写箔皱褶改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写箔(4)覆盖于前模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艾尔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