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盘下料机构及绕线盘下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777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盘下料机构,包括纵轨、绕线盘分开机构和出料端设有挡块的动力轨道,绕线盘分开机构包括顶块和顶块升降缸,纵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通过悬挂座升降缸悬挂有悬挂座,悬挂座上连接有同顶块对齐的第一竖梁和沿横向分布在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第一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第一横向伸缩缸,第二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都横向设置有第二横向伸缩缸,第一横向伸缩缸位于第二竖梁位于第一竖梁一侧的所述第二横向伸缩缸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二横向伸缩缸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一次转移两个绕线盘且绕线盘不容易产生掉落现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绕线盘下料时一次只能移取走一个绕线盘且容易产生滑落现象的问题。

Winding disc cutting mechanism and winding disc cut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inding disc feed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longitudinal rail, a winding disc separating mechanism and a power track with a block at the discharging end. The winding disc separ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op block and a jack lifting cylinder. A slid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seat on the longitudinal rail, a suspension seat is suspended through a suspension seat lifting cylinder, and a first vertical beam aligned with the jack block is connected on the suspension seat and distributed in the first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The second vertical beam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first transverse telescopic cylinder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vertical beam. The second transverse telescopic cylinder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vertical beam. The first transverse telescopic cylinder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transverse telescopic cylinder in the second transverse telescopic cylinder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vertical bea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wo winding coils can be transferred at one time and the winding coils are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winding coils can only remove one winding coil at a time and easily slide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盘下料机构及绕线盘下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盘生产技术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盘下料机构的绕线盘下料方法。
技术介绍
绕线盘是用于供电线盘绕在其上而进行存储运输的装置。绕线盘的构造为包括圆筒形的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两个端板,端板和主体之间形成绕线空间。在绕线盘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输送线输送来的绕线盘转移走即进行绕线盘下料。现有的绕线盘下料机构一次只能移走一个绕线盘而且容易产生打滑而导致绕线盘掉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一次转移两个绕线盘且绕线盘不容易产生掉落现象的绕线盘下料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绕线盘下料时一次只能移取走一个绕线盘且容易产生滑落现象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绕线盘下料机构,包括纵轨和位于纵轨下发的横向输送的动力轨道,所述动力轨道的出料端设有挡板和绕线盘分开机构,所述绕线盘分开机构包括顶块和驱动顶块从动力轨道的相邻的两根滚筒之间向上输出的顶块升降缸,所述纵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通过悬挂座升降缸悬挂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上连接有同顶块对齐第一竖梁和沿横向分布在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朝远离第一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一横向伸缩缸,所述第二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都横向设置有朝远离第二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二横向伸缩缸,所述第一横向伸缩缸位于第二竖梁位于第一竖梁一侧的所述第二横向伸缩缸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二横向伸缩缸的下方。作为优选,位于第一竖梁同一侧的第二竖梁有两根且沿纵向分布。使用时,位于第一竖梁同一侧的两个第二竖梁位于绕线盘的径向两侧而进行双侧受力提升,从而使得提升绕线盘时不会产生转动的趋势而导致固定可靠性差。作为优选,所述顶块沿动力轨道输送方向的后端上设有顶升部,所述顶升部上设有顶升滚轮。能够降低磨损。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将绕线盘支撑在动力轨道上的托板。能够防止绕线盘在动力轨道上移动时产生卡住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托板沿动力滚动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下表面上设有导向斜面。能够使得顶块可靠地将相邻的两个绕线盘分开。作为优选,第二横向伸缩缸的缸体同第二竖梁连接在一起,第二横向伸缩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朝向绕线盘的端部的突齿。能够提高气缸固定端板时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绕线盘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使绕线盘以轴线沿横向延伸的方式放在动力轨道上进行输送,当第一个绕线盘被挡板挡住而停止前进时顶块顶升缸驱动顶块上升而阻挡在第一个绕线盘和第二个绕线盘之间而形成间隔空间;第二步、悬挂座升降缸驱动悬挂座下降,使得第一竖梁插入间隔空间内和使得位于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分别插入第一个绕线盘的两个端板之间与第二绕线盘的两根端板之间;第三步、第二竖梁横向两侧的第二横向伸缩缸伸长而一一对应地顶住绕线盘的两个端板;第四步、悬挂座升降缸收缩而驱动悬挂座上升设定距离,使得如果端板同伸第二横向伸缩缸缩筒接触的部位有附着物时附着物从端板上剥离;第五步、悬挂座升降缸下降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同第四步中的设定距离相等;第六步、第二横向伸缩缸收缩而同端板分开,使得端板上于第四步中被剥离下的附着物掉落;第七步,第一横向伸缩缸伸长和位于第一竖梁与第二竖梁之间的第二横向伸缩缸都升长而从端板的轴向两侧顶端板,从而使得绕线盘产生倾斜;第八步、位于第二竖梁上的远离第一竖梁一侧的第二横向伸缩缸伸长而顶紧在端板上;第久步、悬挂座升降缸收缩而驱动悬挂座上升从而同时将两个绕线盘提起到设定的高度;第十步、使滑动座在纵轨上纵向移动而将绕线盘转移走。作为优选,第一步中绕线盘搁置在托板上而在动力轨道上被输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次可以移取两个绕线盘,绕线盘提升起后处于倾斜状态,从而使得绕线盘不容易滑落,转移是的可靠性好;转移时先将端板上的容易脱离的附着物剥离,能够避免转移过程中因为附着物脱落而导致的光纤盘掉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盘下料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沿左右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局部示意图。图中:纵轨1、滑动座11、悬挂座升降缸12、悬挂座13、第一竖梁14、第二竖梁15、第一横向伸缩缸16、第二横向伸缩缸17、第二横向伸缩缸171、压板18、突齿181、动力轨道2、挡板21、滚筒22、绕线盘分开机构3、顶块31、顶块升降缸32、顶升部33、顶升滚轮34、绕线盘4、主体41、端板42、托板5、导向斜面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绕线盘下料机构,包括纵轨1和位于纵轨下发的横向(即图1中的左右方向)输送的动力轨道2。动力轨道的出料端设有挡板21和绕线盘分开机构3。绕线盘分开机构包括顶块31和驱动顶块从动力轨道的相邻的两根滚筒22之间向上输出的顶块升降缸32。纵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1。滑动座上通过悬挂座升降缸12悬挂有悬挂座13。悬挂座上连接有同顶块对齐的第一竖梁14和沿横向分布在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15。第一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朝远离第一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一横向伸缩缸16。第二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都横向设置有朝远离第二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二横向伸缩缸17。第一横向伸缩缸位于第二竖梁位于第一竖梁一侧的所述第二横向伸缩缸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二横向伸缩缸171的下方。位于第一竖梁同一侧的第二竖梁有两根且沿纵向分布。顶块沿动力轨道输送方向的后端上设有顶升部33。顶升部上设有顶升滚轮34。绕线盘下料机构还包括将绕线盘4支撑在动力轨道上的托板5。绕线盘包括圆筒形的主体41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两个端板42。托板沿动力滚动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下表面上设有导向斜面51。挡块顶升托板时通过顶升滚轮去同导向斜面接触而驱动托板后退。第二横向伸缩缸的缸体同第二竖梁连接在一起,第二横向伸缩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板18。压板上设有朝向绕线盘的端部的突齿18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绕线盘下料机构去进行绕线盘下料的方法为,第一步、使绕线盘以轴线沿横向延伸的方式放在动力轨道上进行输送,当第一个绕线盘被挡板挡住而停止前进时顶块顶升缸驱动顶块上升而阻挡在第一个绕线盘和第二个绕线盘之间而形成间隔空间;第二步、悬挂座升降缸驱动悬挂座下降,使得第一竖梁插入间隔空间内和使得位于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分别插入第一个绕线盘的两个端板之间与第二绕线盘的两根端板之间;第三步、第二竖梁横向两侧的第二横向伸缩缸伸长而一一对应地顶住绕线盘的两个端板;第四步、悬挂座升降缸收缩而驱动悬挂座上升设定距离,使得如果端板同伸第二横向伸缩缸缩筒接触的部位有附着物时附着物从端板上剥离;第五步、悬挂座升降缸下降设定距离,该设定距离同第四步中的设定距离相等;第六步、第二横向伸缩缸收缩而同端板分开,使得端板上于第四步中被剥离下的附着物掉落;第七步,第一横向伸缩缸伸长和位于第一竖梁与第二竖梁之间的第二横向伸缩缸都升长而从端板的轴向两侧顶端板,从而使得绕线盘产生倾斜;第八步、位于第二竖梁上的远离第一竖梁一侧的第二横向伸缩缸伸长而顶紧在端板上;第久步、悬挂座升降缸收缩而驱动悬挂座上升从而同时将两个绕线盘提起到设定的高度;第十步、使滑动座在纵轨上纵向移动而将绕线盘转移走。第一步中绕线盘搁置在托板上而在动力轨道上被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轨和位于纵轨下发的横向输送的动力轨道,所述动力轨道的出料端设有挡板和绕线盘分开机构,所述绕线盘分开机构包括顶块和驱动顶块从动力轨道的相邻的两根滚筒之间向上输出的顶块升降缸,所述纵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通过悬挂座升降缸悬挂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上连接有同顶块对齐第一竖梁和沿横向分布在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朝远离第一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一横向伸缩缸,所述第二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都横向设置有朝远离第二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二横向伸缩缸,所述第一横向伸缩缸位于第二竖梁位于第一竖梁一侧的所述第二横向伸缩缸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二横向伸缩缸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轨和位于纵轨下发的横向输送的动力轨道,所述动力轨道的出料端设有挡板和绕线盘分开机构,所述绕线盘分开机构包括顶块和驱动顶块从动力轨道的相邻的两根滚筒之间向上输出的顶块升降缸,所述纵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通过悬挂座升降缸悬挂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上连接有同顶块对齐第一竖梁和沿横向分布在第一竖梁两侧的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各设有一个横向设置的朝远离第一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一横向伸缩缸,所述第二竖梁的下端的横向两侧都横向设置有朝远离第二竖梁的方向伸缩的第二横向伸缩缸,所述第一横向伸缩缸位于第二竖梁位于第一竖梁一侧的所述第二横向伸缩缸中位于最下方的第二横向伸缩缸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竖梁同一侧的第二竖梁有两根且沿纵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沿动力轨道输送方向的后端上设有顶升部,所述顶升部上设有顶升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绕线盘支撑在动力轨道上的托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沿动力滚动输送方向的前端的下表面上设有导向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盘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横向伸缩缸的缸体同第二竖梁连接在一起,第二横向伸缩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朝向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未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跟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