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651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可以迅速识别纱棒的大小头,识别准确率可达100%,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所述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压管件、箱体和挡接装置;升降装置和压管件连接,带动压管件上下移动;挡接装置与箱体连接;压管件位于挡接装置上方。

A Reversing Mechanism for the Big and Small Heads of Yarn Ba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yarn rod size head turnover mechanism, which can quickly identify the yarn rod size head,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can reach 100%,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cost is low. The yarn rod large and small head turnover mechanism includes lifting device, pressure pipe fittings, box body and blocking device; lifting device and pressure pipe fittings are connected to drive pressure pipe fittings to move up and down; block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box body; and pressing pipe fittings are located above the bloc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区分纱棒大小头通常采用传感技术。在设备上设置传感器,当纱棒位于待测部位后,传感器检测纱管大头的金属底圈,分辨哪端是大头,哪端是小头。在分辨之后,利用机械结构翻转,将大头朝下,小头朝上,在利用抓取装置抓取纱棒。利用传感技术,识别纱棒大小头,成本偏高,结构复杂。当系统出现问题时,会发生识别错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可以迅速识别纱棒的大小头,识别准确率可达100%,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压管件、箱体和挡接装置;升降装置和压管件连接,带动压管件上下移动;挡接装置与箱体连接;压管件位于挡接装置上方。作为优选例,使用时,待翻转纱棒初始位置位于挡接装置上,压管件向下移动抵压纱棒大头端,将纱棒大头朝下、小头朝上,从箱体落出。作为优选例,所述压管件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上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延伸至第一连接体的底部;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二槽,第二槽延伸至第二连接体的底部;第一槽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的大头直径;第二槽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的大头直径。作为优选例,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为整体式结构。作为优选例,所述压管件还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体通过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体连接。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还包括挡管件,挡管件位于箱体中,且与箱体固定连接;挡管件位于挡接装置下方,挡管件与挡接装置相对;在纱棒下落过程中,挡管件为纱棒下落旋转的支点。作为优选例,所述挡接装置包括两个挡接单元,每个挡接单元包括挡板和复位件,挡板和箱体可转动连接,复位件和挡板连接,复位件用于将移动后的挡板复位至初始位置;两个挡接单元相对布设;使用时,待翻转的纱棒位于相对的两块挡板上。作为优选例,所述挡接装置包括两个挡接单元,每个挡接单元包括挡板,挡板由柔性材料制成;挡板和箱体连接;两个挡接单元相对布设;使用时,待翻转的纱棒位于相对的两块挡板上。作为优选例,所述两个挡接单元中,挡板倾斜布设,两个挡板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挡板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例,所述两个挡接单元中,挡板水平布设。作为优选例,所述挡接装置包括一个挡接单元,挡接单元包括挡板和复位件,挡板和箱体可转动连接,复位件和挡板连接,复位件用于将移动后的挡板复位至初始位置;使用时,待翻转的纱棒位于挡板和箱体内壁之间。作为优选例,所述挡接装置包括一个挡接单元,挡接单元包括挡板,挡板和箱体连接;挡板由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待翻转的纱棒位于挡板和箱体内壁之间。作为优选例,所述箱体的下部横截面面积从上向下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翻转机构中,可以迅速识别纱棒的大小头,识别准确率可达100%,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翻转机构包括升降装置、压管件、箱体和挡接装置。升降装置提供动力,带动压管件上下移动,实现对纱棒的翻转。挡接装置用于承载待翻转纱棒。当翻转之后,纱棒落入箱体下部。本实施例的翻转机构,没有采用传感技术是识别纱棒的大小头,而是采用机械机构进行识别并完成翻转。这确保了识别准确率达到100%。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纱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部表示小头,B部表示大头;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管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压管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挡接装置与箱体的装配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挡接装置与箱体的装配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种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四种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五种挡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有:升降装置1、压管件2、第一连接体201、第一槽2011、第二连接体202、第二槽2021、连接件203、箱体3、挡接装置4、挡接单元401、挡板4011、复位件4012、纱棒5、挡管件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包括升降装置1、压管件2、箱体3和挡接装置4。升降装置1和压管件2连接,带动压管件2上下移动。挡接装置4与箱体3连接。压管件2位于挡接装置4上方。使用时,待翻转纱棒5初始位置位于挡接装置4上;压管件2与纱棒5相对,压管件2向下移动抵压纱棒5两端,将纱棒5大头朝下、小头朝上,落入箱体3下部。上述结构的翻转机构中,升降装置1提供动力,带动压管件2上下移动,实现对纱棒5的翻转。升降装置1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气缸、电缸、同步带机构、齿轮齿条结构、链轮结构等,只要其能够实现带动压管件2上下移动即可。挡接装置4用于承载待翻转的纱棒5。当翻转之后,纱棒5落入箱体3下部。上述结构的翻转机构在工作时,如图2和图11所示,待翻转纱棒5初始位置位于挡接装置4上。利用升降装置1带动压管件2向下移动。压管件2向下移动抵压纱棒5大头端,将纱棒5大头朝下、小头朝上,从箱体3落出。然后,升降装置1带动压管件2向上移动,回至初始位置,对下一个待翻转纱棒5进行翻转。上述实施例的翻转机构,没有采用传感技术是识别纱棒的大小头,而是采用机械机构进行识别并完成翻转。这确保了识别准确率达到100%。上述实施例中,压管件2用于识别纱棒大小头,并完成对纱棒的翻转。压管件2的结构有多种,本实施例中优选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优选结构:如图3和图5所示,压管件2包括第一连接体201和第二连接体202。第一连接体201上设有第一槽2011,第一槽2011延伸至第一连接体201的底部。第二连接体202上设有第二槽2021。第二槽2021延伸至第二连接体202的底部。第一槽2011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直径。第二槽2021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直径。上述结构中,在第一连接体201上设有第一槽2011,在第二连接体202上设有第二槽2021。第一槽2011的宽度可以和第二槽2021的宽度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第一槽2011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直径。第二槽2021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直径。这样,当第一槽2011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相对,第二槽2021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相对时,升降装置1带动压管件2向下移动时,纱棒5的小头进入第二槽2021,纱棒5的大头抵在第二槽2021的外侧。随着压管件2进一步向下移动,纱棒5的大头向下移动,纱棒5的小头向上移动,最终使得纱棒5的大头朝下,纱棒5的小头朝上,从而完成翻转。当第一槽2011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相对,第二槽2021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相对时,翻转过程与前相同,使得纱棒5的大头朝下,纱棒5的小头朝上,从而完成翻转。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体201和第二连接体202为整体式结构。第一连接体201和第二连接体202连接后,整体呈倒V形。整体式结构,压管件2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1)、压管件(2)、箱体(3)和挡接装置(4);升降装置(1)和压管件(2)连接,带动压管件(2)上下移动;挡接装置(4)与箱体(3)连接;压管件(2)位于挡接装置(4)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1)、压管件(2)、箱体(3)和挡接装置(4);升降装置(1)和压管件(2)连接,带动压管件(2)上下移动;挡接装置(4)与箱体(3)连接;压管件(2)位于挡接装置(4)上方。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待翻转纱棒(5)初始位置位于挡接装置(4)上,压管件(2)向下移动抵压纱棒(5)大头端,将纱棒(5)大头朝下、小头朝上,从箱体(3)落出。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件(2)包括第一连接体(201)和第二连接体(202),第一连接体(201)上设有第一槽(2011),第一槽(2011)延伸至第一连接体(201)的底部;第二连接体(202)上设有第二槽(2021),第二槽(2021)延伸至第二连接体(202)的底部;第一槽(2011)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直径;第二槽(2021)的宽度大于待翻转纱棒(5)的小头直径,且小于待翻转纱棒(5)的大头直径。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01)和第二连接体(202)为整体式结构。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管件(2)还包括连接件(203),第一连接体(201)通过连接件(203)和第二连接体(202)连接。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管件(6),挡管件(6)位于箱体(3)中,且与箱体(3)固定连接;挡管件(6)位于挡接装置(4)下方,挡管件(6)与挡接装置(4)相对;在纱棒(5)下落过程中,挡管件(6)为纱棒(5)下落旋转的支点。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棒大小头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接装置(4)包括两个挡接单元(401),每个挡接单元(401)包括挡板(4011)和复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晔王冲周鹏查国庆陈银王讲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