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737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液混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容积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和出水口,出水口的一端与喷嘴的一端连通,喷嘴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内,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气液混合器的另一端与叶轮泵一侧的进水口Ⅱ连通。该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设置防回流弹簧、封口板和密封环,当气体源内供气不足,使得封口板上下两侧的负压差变小或消失,封口板在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密封环的底端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阻止了气液混合器内液体的回流,当气体源内气体供给正常后,封口板的上下侧产生的负压差达到顶开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后,便自动打开封口板。

A Gas-liquid Mixing System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s-liquid mixing, and discloses a gas-liquid mixing system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olume pump.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volume pump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let I and an outlet. One end of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nozzle, the other end of the nozzle is extended into the gas-liquid mixer,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nozzle extending into one end of the gas-liquid mixer decreases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gas-liquid mixing is carried out in turn. The other end of the combi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II on one side of the impeller pump. By installing anti-reflux spring, sealing plate and sealing ring, the neg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ealing plate decreases or disappears due to insufficient gas supply in the gas source. Under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anti-reflux spring, the sealing plate closely fits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sealing ring, thus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liquid reflux in the gas-liquid mixer. When the gas supply in the gas source is normal, the neg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ealing plate becomes smaller or disappears. When the negativ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ealing plate reaches the elastic force of the top anti-reflux spring, the sealing plate will be opened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液混合
,具体为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气液混合系统主要用于气体与相容性液体的混合,利用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即理想流体中,气流流速与气流压强成反比,利用高流速液体对气体吸入,使得气液自动混合,微气泡发生装置也多采用此原理制成,但现有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气泡发生效率低,能耗高、气泡尺寸大、设备造价高、控制技术复杂的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1420448050.1提出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结合分散空气法和溶气释气法,具有低能耗、气泡发生效率高、气泡尺寸小且可控、设备造价低等优点,但是,由于其气体源与气液混合器之间的气体流道未设置液体防倒吸装置,在气体源供气不足时或气液混合器内腔积液时,易造成液体流道内的液体回流入气体流道中并进入气体源设备,因此提出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具备防止液体逆流、气液混合更加充分等优点,解决了由于其气体源与气液混合器之间的气体流道未设置液体防倒吸装置,在气体源供气不足时或气液混合器内腔积液时,易造成液体流道内的液体回流入气体流道中并进入气体源设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止液体逆流和气液混合更加充分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所述容积泵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与喷嘴的一端连通,所述喷嘴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内,所述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另一端与叶轮泵一侧的进水口Ⅱ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与气体源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板,所述底撑板的顶端与防回流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回流弹簧的顶端与封口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内壁且位于封口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环。优选的,所述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腔的一端位于进气管的正下方。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三段,分别为吸入腔、加压腔、释气腔,其中吸入腔的截面从左到右依次递减,加压腔截面大小恒定且与喷嘴伸入气液混合器内一端的截面大小相同,释气腔的截面从左到右依次递增。优选的,所述底撑板为空心圆环,底撑板的外壁与进气管的内壁采用埋弧焊密封焊接。优选的,所述封口板的顶端且位于密封环的底端粘接有密封橡胶垫圈。优选的,所述防回流弹簧的初始长度为底撑板与密封环之间间距的1.5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设置防回流弹簧、封口板和密封环,当气体源内供气不足,使得封口板上下两侧的负压差变小或消失,封口板在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与密封环的底端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阻止了气液混合器内液体的回流,当气体源内气体供给正常后,封口板的上下侧产生的负压差达到顶开防回流弹簧的弹力作用后,便自动打开封口板。2、该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设置气液混合器,使得气液混合在进入进水口Ⅱ之前先进行混合、加速、释气三个阶段的溶气处理,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撑板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容积泵;2、进水口Ⅰ;3、出水口;4、喷嘴;5、气液混合器;6、进水口Ⅱ;7、叶轮泵;8、进气管;9、气体源;10、底撑板;11、防回流弹簧;12、封口板;13、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1,容积泵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2和出水口3,出水口3的一端与喷嘴4的一端连通,喷嘴4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喷嘴4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腔的一端位于进气管8的正下方,保证喷嘴4的一端高速喷射出的流体不会直接喷射至进气管8的底端,喷嘴4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气液混合器5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三段,分别为吸入腔、加压腔、释气腔,其中吸入腔的截面从左到右依次递减,加压腔截面大小恒定且与喷嘴4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一端的截面大小相同,释气腔的截面从左到右依次递增,使得气液混合后的液体依次经过加压混合与释气混合,在进入叶轮泵7之前,气液进行一次预混合过程,从而提高气液混合效率,气液混合器5的另一端与叶轮泵7一侧的进水口Ⅱ6连通,气液混合器5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8,进气管8的顶端与气体源9的内腔连通,进气管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板10,底撑板10为空心圆环,底撑板10的外壁与进气管8的内壁采用埋弧焊密封焊接,保证气体源9处的气体能够顺利通过底撑板10,底撑板10的顶端与防回流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防回流弹簧11的初始长度为底撑板10与密封环13之间间距的1.5倍,保证防回流弹簧11始终处于受压回弹状态,防回流弹簧11的刚度选用,需要依据伯努利方程和喷嘴4进入气液混合器5的流体流速进行计算确定,确保封口板12上下两侧的负压差大于防回流弹簧11对封口板12的弹力,喷嘴4进入气液混合器5的流体流速由容积泵1给出的额定出口流速经断面换算获得,防回流弹簧11的顶端与封口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封口板12的顶端且位于密封环13的底端粘接有密封橡胶垫圈,在防回流弹簧11将封口板12与密封环13顶紧时,密封橡胶垫圈可提高二者间的密封性能,进气管8的内壁且位于封口板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3。工作时,由容积泵1液体从进水口Ⅰ2的一端加速送入出水口3的一端并进入喷嘴4中,由喷嘴4内截面积的递减,在液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流量增加,即液体流速进一步增肌,进入气液混合器5内腔的一端,使得气液混合器5内嵌位于喷嘴4的一端处气压降低,进气管8位于封口板12上下两侧的内腔产生负压腔,顶开防回流弹簧11,气体源9内气体被吸入进气管8并进入气液混合器5内混合,初步混合后的气液再经由气液混合器5的中部进一步加速,液体内的气泡受压进一步缩小体积,再在气液混合器5内腔的另一端释气降压,再进入叶轮泵7内,当气体源9内供气不足时,进气管8位于封口板12处的内腔产生的负压腔消失,在防回流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封口板12与密封环13紧闭,气液混合器5内的液体不会进入气体源9内。综上所述,该气液混合系统装置,通过设置防回流弹簧11、封口板12和密封环13,当气体源9内供气不足,使得封口板12上下两侧的负压差变小或消失,封口板12在防回流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与密封环13的底端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阻止了气液混合器5内液体的回流,当气体源9内气体供给正常后,封口板12的上下侧产生的负压差达到顶开防回流弹簧11的弹力作用后,便自动打开封口板12;通过设置气液混合器5,使得气液混合在进入进水口Ⅱ6之前先进行混合、加速、释气三个阶段的溶气处理,使得气液混合更加充分;解决了由于其气体源与气液混合器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泵(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2)和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的一端与喷嘴(4)的一端连通,所述喷嘴(4)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所述喷嘴(4)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所述气液混合器(5)的另一端与叶轮泵(7)一侧的进水口Ⅱ(6)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5)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的顶端与气体源(9)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板(10),所述底撑板(10)的顶端与防回流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回流弹簧(11)的顶端与封口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8)的内壁且位于封口板(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包括容积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泵(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Ⅰ(2)和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的一端与喷嘴(4)的一端连通,所述喷嘴(4)的另一端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所述喷嘴(4)伸入气液混合器(5)内一端的截面积从左至右依次递减,所述气液混合器(5)的另一端与叶轮泵(7)一侧的进水口Ⅱ(6)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5)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的顶端与气体源(9)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8)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撑板(10),所述底撑板(10)的顶端与防回流弹簧(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回流弹簧(11)的顶端与封口板(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8)的内壁且位于封口板(1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胡滨李志华于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恒量子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