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疗仪,包括右箱体和左箱体,其特征在于,左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电疗仪本体,电疗仪本体一侧连接有导电管,右箱体内设置有导电管收纳组件,导电管收纳组件包括涡簧卷和缠绕于涡簧卷的导电管放置槽,导电管放置槽设置有入槽口、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涡簧卷的一端靠近入槽口处设置有引管端,导电管与引管端固定连接并设置于导电管放置槽内,导电管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引出。不仅解决了实际使用电疗仪中导电管放置、收纳非常不便、各个连接线绵长,容易因磕碰、碾压、折叠等出现断裂、损坏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导电管容易造成污染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疗仪
本技术涉及电疗仪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疗仪。
技术介绍
电疗仪是现代电学原理与传统经络学原理的完善结合,电疗根据疾病走向和疾病所在的部位运用相应的手法,借助电疗仪器将电传导到被保健者身上,使电流沿经络迅速传导,打通经络,调理气血,祛除体内病邪,电疗的作用有促进体液,电解质的平衡和代谢,调节体液钾,钙、镁、离子的平衡和代谢,改善睡眠,消除疲劳等,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市面上的电疗仪的导电管较长,且没有配套有相应收纳装置,使用过程中导电管放置、收纳非常不便。各个连接线绵长,容易因磕碰、碾压、折叠等出现断裂、损坏;此外,导电管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与地板、治疗床等患者周围环境、血液、黏液、尿液等患者分泌、排泄物有接触,是医疗环境中重要的污染源,如果不清洁、不消毒,容易带来交叉感染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电管收纳不便和未及时清洁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疗仪,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疗仪,包括右箱体和左箱体,右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电疗仪本体,电疗仪本体一侧连接有导电管,左箱体内设置有导电管收纳组件,导电管收纳组件包括涡簧卷和缠绕于涡簧卷的导电管放置槽,导电管放置槽设置有入槽口、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涡簧卷的一端靠近入槽口处设置有引管端,导电管的中部与引管端固定连接并将导电管设置于导电管放置槽内,导电管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引出。凭借电疗仪本体和导电管收纳组件的相互配合有效地解决了电疗仪导电管收纳不便和使用过程中交叉污染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电管收纳组件还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下盖体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轴,上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二制动按钮,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二制动按钮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上方。固定轴、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二制动按钮的设置行便于实现导电管两端实现双向拉伸和收缩的操作。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涡簧卷另一端固定缠绕于固定轴的外部。固定轴使得涡簧卷的一端被固定于下盖体的中部。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上盖体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与下盖体连接的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使得上盖体和下盖体可拆卸地组合成导电管收纳组件外壳。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出槽口和/或第二出槽口的出口端设置有海绵块。凭借海绵块的设置,便于每次使用电疗仪后对导电管进行清洗消毒。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海绵块为半开放活瓣结构。半开放活瓣结构使得清洁消毒更加全面。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电管与电疗仪本体的内部电源电性连接。导电管可将电疗仪控制下的电流传递到电极板。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疗仪本体包括显示屏、调节键和电极板,显示屏与内部电源连接,电极板与导电管通过接头插板电性连接。使用者通过操控调节键,可控制电流的强度和频率,并通过显示屏进行确认。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右箱体和左箱体通过铰链连接,左箱体还设置有中隔层。凭借中隔层的设置,一方面实现导电管收纳组件的收纳,另一方面,可以保护电疗仪本体上设备装置。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左箱体还设置有至少二个固定卡扣,右箱体设置有与固定卡扣配合的固定卡槽和固定把手。固定卡槽、固定卡扣和固定把手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携带和使用电疗仪。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疗仪,包括电疗仪本体和导电管收纳组件,通过在导电管收纳组件中设置涡簧卷和缠绕于涡簧卷的导电管放置槽,将导电管收纳进导电管放置槽,利用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二制动按钮和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的结构,实现导电管双向自由被拉出或者自动被收纳的效果,此外,在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设置海绵块,实现对导电管的清洗和消毒。不仅解决了实际使用电疗仪中导电管放置、收纳不便、各个连接线绵长,容易因磕碰、碾压、折叠等出现断裂、损坏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导电管容易造成污染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展开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的导电管收纳组件上盖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的导电管收纳组件下盖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的海绵块的结构示意图;关于附图标记的描述:1.右箱体,2.左箱体,3.导电管,11.显示屏,12.指示灯,13.调节键,14.固定卡槽,15.固定把手,16.充电孔,21.中隔层,22.电极板,23.导电管收纳组件,24.固定卡扣,231.上盖体,232.下盖体,2311.第一制动按钮,2312.第二制动按钮,2313.固定螺栓,2321.固定轴,2322.涡簧卷,2323.导电管放置槽,23221.引管端,23231.第一出槽口,23232.第二出槽口,23233.棉花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疗仪展开的俯视图,如图所示,电疗仪包括右箱体1和左箱体2,右箱体1的内部嵌入固定设置有电疗仪本体,电疗仪本体表面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显示屏11、指示灯12、调节键13和设置在侧边的充电端和导电管3,左箱体2内设置有前后镂空的中隔层21,电极板22和导电管收纳组件23被收纳在中隔层21和左箱体2内。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电管3与电疗仪本体的内部电源电性连接,导电管3通过导电管收纳组件23与电极板22接头插板电性连接。将内部电源经过电疗仪本体的调控,由导电管3流向电极板2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右箱体1和左箱体2通过铰链连接,右箱体1内部边缘设置有固定卡槽14,左箱体2设置有固定卡槽14配合使用的固定卡扣24,当然,固定卡槽14和固定卡扣24可以替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联想到的磁力吸附或者密码锁等其他连接方式。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右箱体1或者左箱体2的外部侧边设置有固定把手15。固定把手15可设置与电疗仪箱体外侧,便于使用者操作。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右箱体1的侧边开设有充电孔16,充电孔16的位置应该与电疗仪本体的充电端对应,便于使用者对电疗仪进行充电操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疗仪,包括右箱体和左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电疗仪本体,所述电疗仪本体一侧连接有导电管,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导电管收纳组件,所述导电管收纳组件包括涡簧卷和缠绕于所述涡簧卷的导电管放置槽,所述导电管放置槽设置有入槽口、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所述涡簧卷的一端靠近所述入槽口处设置有引管端,所述导电管的中部与所述引管端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导电管设置于所述导电管放置槽内,所述导电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出槽口和所述第二出槽口引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疗仪,包括右箱体和左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电疗仪本体,所述电疗仪本体一侧连接有导电管,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导电管收纳组件,所述导电管收纳组件包括涡簧卷和缠绕于所述涡簧卷的导电管放置槽,所述导电管放置槽设置有入槽口、第一出槽口和第二出槽口,所述涡簧卷的一端靠近所述入槽口处设置有引管端,所述导电管的中部与所述引管端固定连接并将所述导电管设置于所述导电管放置槽内,所述导电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出槽口和所述第二出槽口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管收纳组件还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下盖体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上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二制动按钮,第一制动按钮和第二制动按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槽口和所述第二出槽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簧卷另一端固定缠绕于所述固定轴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疗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滨,李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恒量子厦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