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718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动力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轮椅座上的靠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端的靠枕以及处理器;所述靠背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靠枕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所述靠枕的正面用于放置用户的头部,所述靠枕的反面上安装有脑波控制机构;所述处理器能够在用户选择进入脑控模式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旋转所述靠枕并收缩所述靠背以将所述脑波控制机构佩戴于用户的头上,并基于用户的眼球运动和脑波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轮椅座进行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旨在提供一种即使残疾用户手脚都不方便也能够操控的智能轮椅,且残疾用户可自由切入或切出脑控模式。

Intelligent Wheelchair Based on Brain Wave Contro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 Based on brainwave control, which comprises a wheelchair seat, a power mechanism, a backrest retractably arranged on the wheelchair seat, a pillow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ackrest and a processor; the expansion direction of the backrest and the rotation axis of the pillow are parallel to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backrest; the front face of the pillow is used for placing users. Brain wave control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reverse side of the pillow, and the processor can rotate the pillow and contract the back through the power mechanism when the user chooses to enter the brain control mode to wear the brainwave control mechanism on the user's head, and control the wheelchair seat to move through the power mechanism based on the user's eye movement and brain wave. The Intelligent Wheelchair Based on brainwave control of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n intelligent wheelchair which can be operated even though the hands and feet of the disabled user are inconvenient, and the disabled user can freely enter or cut out the brainwave control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
技术介绍
脑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类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在大脑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就是脑波,主要是由皮层内大量神经元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所形成的,是许多神经元共同活动的结果。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波。大脑的可塑性就是神经之间可以产生新的连接,丢掉旧的连接。简单来讲,人们之所以可以把事物联系起来,是因为当神经同时活动时,它们就会联系在一起,反之亦然。当人根据设备要求产生特定的脑波时,就会不自觉的强化有益的大脑状态相关的神经群之间的联系。然而现有的用于脑波诱发的视觉刺激器大都采用黑白闪烁板块诱发,诱发频段单一,而且黑白闪烁板块中黑块和白块的闪烁时长相等,不仅容易引起使用者的视觉疲劳,长时间使用还会造成使用者视力损伤,降低了脑波诱发的灵敏性。随着脑波技术的兴起,脑波采集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通过放置在头部的传感器来测量脑波信号,并根据脑波信号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通过脑波信号来控制设备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在轮椅领域中能够智能行走并上下楼梯的的轮椅通过设置在轮椅上的按键控制,只能用于方便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但是不适用于手部也不灵活的残疾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该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旨在提供一种即使残疾用户手脚都不方便也能够操控的智能轮椅,且残疾用户可自由切入或切出脑控模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动力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轮椅座上的靠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端的靠枕以及处理器;所述靠背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靠枕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所述靠枕的正面用于放置用户的头部,所述靠枕的反面上安装有脑波控制机构;所述处理器能够在用户选择进入脑控模式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旋转所述靠枕并收缩所述靠背以将所述脑波控制机构佩戴于用户的头上,并基于用户的眼球运动和脑波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轮椅座进行移动。优选地,所述靠背通过滑槽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轮椅座上,所述靠背上还设置有齿条,所述轮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条的驱动电机。优选地,所述脑波控制机构上设置有头顶接触感应器,所述头顶接触感应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优选地,所述脑波控制机构设置有充气靠垫,所述轮椅本体设置有与所述充气靠垫连接的风机,所述风机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优选地,所述靠背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所述靠枕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优选地,所述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记录用户的属性信息。优选地,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包括脑波采集器和设置于所述脑波采集器上的虚拟控制眼镜,所述虚拟控制眼镜包括具有多个以不同频率闪烁的功能选择区域的电子显示屏和用于确认眼睛注视方向的红外拍摄装置;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红外拍摄装置的人眼图像信息确认用户注视的功能选择区域;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脑波采集器传输的脑波信号并计算出脑波信号的频率,并根据所述脑波信号的频率与所述功能选择区域的频率进行比对以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轮椅本体进行移动。优选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记录用户注视所述功能选择区域是否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当满足注视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才开始计算用户注视的功能选择区域。优选地,所述红外拍摄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微型相机,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和微型相机朝向用户的瞳孔。优选地,所述红外拍摄装置包括2个红外线发射器和2个微型相机,所述电子显示屏的左眼区设置有1个红外线发射器和1个微型相机,所述电子显示屏的右眼区设置有1个红外线发射器和1个微型相机。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由于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可伸缩地设置于轮椅座上的靠背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靠背上端的靠枕;在非脑控模式中,靠枕的正面面向用户,用户可以躺在轮椅上正常休息;当用户需要活动时,可以使智能轮椅进入脑控模式,比如只需触碰设置在扶手上的一个感应触扭,智能轮椅将自动进入脑控模式,具体为:控制靠枕旋转度使装有脑波控制机构的一面面向用户,然后靠背沿自身长度方向收缩将脑波控制机构戴到用户头上,用户可以通过脑波控制机构控制轮椅座的行走、转向、急停等机构。由此,本申请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即使残疾用户手脚都不方便也能够操控的智能轮椅,且残疾用户可自由切入或切出脑控模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的功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510、动力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轮椅座510上的靠背520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靠背520上端的靠枕530;靠背520的伸缩方向与靠枕530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靠背530的长度方向;靠枕530的正面用于放置用户的头部,靠枕530的反面上安装有脑波控制机构200,处理器能够在用户选择进入脑控模式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旋转靠枕530并收缩靠背520时将脑波控制机构200佩戴于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动力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轮椅座上的靠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端的靠枕以及处理器;所述靠背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靠枕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所述靠枕的正面用于放置用户的头部,所述靠枕的反面上安装有脑波控制机构;所述处理器能够在用户选择进入脑控模式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旋转所述靠枕并收缩所述靠背以将所述脑波控制机构佩戴于用户的头上,并基于用户的眼球运动和脑波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轮椅座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包括轮椅座、动力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轮椅座上的靠背、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靠背上端的靠枕以及处理器;所述靠背的伸缩方向与所述靠枕的旋转轴线均平行于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所述靠枕的正面用于放置用户的头部,所述靠枕的反面上安装有脑波控制机构;所述处理器能够在用户选择进入脑控模式时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旋转所述靠枕并收缩所述靠背以将所述脑波控制机构佩戴于用户的头上,并基于用户的眼球运动和脑波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控制所述轮椅座进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通过滑槽机构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轮椅座上,所述靠背上还设置有齿条,所述轮椅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齿条的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脑波控制机构上设置有头顶接触感应器,所述头顶接触感应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脑波控制机构设置有充气靠垫,所述轮椅本体设置有与所述充气靠垫连接的风机,所述风机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波控制的智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靠背的长度方向,所述靠枕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璧丞张之萧凯中李莹儒杨钊祎吴默雷胡彦涛黄琦孙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