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铝-塑组合型材门窗,它包括门窗框、扇、窗玻璃,特征是门窗框、扇的外侧为铝型材,门窗框、扇的内侧为塑料型材,二者为两点式组合,既塑料型材的两个突出部分,分别嵌入铝型材的对应凹槽内,双层窗玻璃之间设计了最佳间距,其压条为共挤出塑料型材,其与玻璃接触部位为软质塑料,该新型的平开、推拉等形式的门窗均保温、防结露,强度、气密、水密性高,易于装饰、制作工艺简便、造价低,可广泛用于热带和寒带地区的建筑之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塑组合型材门窗。建筑业门窗用建材发展至今,已有多种建材和形式并存。传统的木制门窗强度好、隔热性能也较好,但易腐烂,且消耗大量的木材,已逐渐被其它建材所取代;继之而来的钢制门窗强度较高、造价低,但气密性、保温性较差、易腐蚀、不适宜高档建筑的需求;铝门窗强度高、气密性和耐候性好,但隔热性极差;塑料门窗隔热性极佳、色调丰富、密封性能好、原料充足、造价低,但其强度和耐候性不良,影响其发展;铝—塑—铝复合型材门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隔热问题,但其造价昂贵且色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各种门窗建材的优点于一身,使之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状态的铝—塑复合型材门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门窗框、扇、窗玻璃,主要特征是门窗框、扇的外侧为铝型材,门窗框、扇的内侧为塑料型材,铝—塑二者为两点式组合,既塑料型材的两个突出部分,分别嵌入铝型材的对应凹槽内,双层窗玻璃之间的压条为共挤出塑料型材,其与玻璃接触部位为软质塑料,双层门窗玻璃的最佳设计间距为21~24mm。本技术集铝门窗、塑料门窗的优点于一身,配以双层普通玻璃保温、防结露,强度、气密、水密性均高,以推拉式铝—塑组合型材门窗为例,经试验检测其传热系数为2.67W/m2.K,气密性为0.8m3/m.h,抗风压为3100Pa,防雨水渗透性为150Pa,隔声性能为26dB,在室内外温差40℃、室外模拟-20℃的条件下,门窗的框、扇及玻璃均没出现结露现象,其综合性能优于其它材质,此外,易于装饰、制作工艺简便、造价低,可广泛用于热带和寒带地区的建筑之上。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平开门、窗铝—塑型材组合节点结构图图2、本技术推拉门、窗铝—塑型材组合节点结构图图3、本技术两点式组合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详述其实施例它包括门窗框、扇、窗玻璃,主要特征是门窗框、扇的外侧为铝型材1,门窗框、扇的内侧为塑料型材2,铝—塑两者的组合方式为两点式组合,既塑料型材2的突出部分6呈牛蹄状、突出部分7呈45°角的“L”形,并分别嵌入铝型材与其对应形状的凹槽8、9内,然后经组合机轧辊轧合,使处于张口状态的铝型材凹槽8、9紧紧抠住塑料型材的突出部分6、7,将两者组合为一体(见图3),制成铝—塑组合型材门窗,按实际安装门窗的洞口尺寸,对组合型材下料冲切,再按平开门窗或推拉门窗等形式的设计要求进行组装,配以五金件,双层窗玻璃5之间的压条3为共挤出软质塑料型材,即起到固定玻璃的作用,又起到缓解玻璃周边压力的作用,门窗玻璃的室内侧玻璃压条4与普通窗玻璃压条类同,其制作安装工艺和其他种类材料门窗相同,双层门窗玻璃5之间的最佳设计间距根据所选用玻璃的厚度调整在21~2mm区间内。权利要求1.一种铝—塑组合型材门窗,它包括门窗框、扇、窗玻璃,其特征在于门窗框、扇(1)的外侧为铝型材,门窗框、扇(2)的内侧为塑料型材,铝—塑二者为两点式组合,既塑料型材的两个突出部分(6、7),分别嵌入铝型材的对应凹槽(8、9)内形成一体的组合型材,双层门窗玻璃(5)之间的压条(3)为共挤出塑料型材,其与玻璃接触部位为软质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塑组合型材门窗,其特征在于双层门窗玻璃(5)的最佳设计间距为21~24mm。专利摘要本技术的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铝-塑组合型材门窗,它包括门窗框、扇、窗玻璃,特征是门窗框、扇的外侧为铝型材,门窗框、扇的内侧为塑料型材,二者为两点式组合,既塑料型材的两个突出部分,分别嵌入铝型材的对应凹槽内,双层窗玻璃之间设计了最佳间距,其压条为共挤出塑料型材,其与玻璃接触部位为软质塑料,该新型的平开、推拉等形式的门窗均保温、防结露,强度、气密、水密性高,易于装饰、制作工艺简便、造价低,可广泛用于热带和寒带地区的建筑之上。文档编号E06B3/04GK2296916SQ9722293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高文斗 申请人:营口铝材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塑组合型材门窗,它包括门窗框、扇、窗玻璃,其特征在于门窗框、扇(1)的外侧为铝型材,门窗框、扇(2)的内侧为塑料型材,铝-塑二者为两点式组合,既塑料型材的两个突出部分(6、7),分别嵌入铝型材的对应凹槽(8、9)内形成一体的组合型材,双层门窗玻璃(5)之间的压条(3)为共挤出塑料型材,其与玻璃接触部位为软质塑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斗,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铝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