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641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系统,包括依次复合的透光防水层、第一封装胶膜、发电层、第二封装胶膜、柔性防水层及耐候层;透光防水层的边缘与耐候层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防水封装条,第一封装胶膜、发电层、第二封装胶膜、柔性防水层均设置在透光防水层、耐候层及防水封装条围成的封装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柔性防水层与耐候层取代现有的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瓦的背板钢化玻璃或树脂背板,柔性防水层及耐候层能与前曲面钢化玻璃完美结合,降低太阳能组件的重量和厚度,同时透光防水层、柔性防水层及耐候层、防水封装条能够实现很好的阻水性,保护太阳能组件并延长使用寿命,解决现有的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阻水性差的问题。

A Solar Module and Sola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ar energy component and a solar energy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uccessively composite light-transmitting waterproof layer, a first packaging film, a power generation layer, a second packaging film, a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and a weatherproof layer; a waterproof packaging stri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edges of the light-transmitting waterproof layer and the edges of the weatherproof layer; the first packaging film, a power generation layer, the second packaging film and a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are all arranged in the light-transmitting layer. Light and waterproof layer, weatherproof layer and waterproof encapsulation strip enclosed the encapsulation spac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and weatherproof layer to replace the toughened glass or resin backplane of the existing curved surface thin film solar photovoltaic tile. The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and weatherproof layer can be perfectly combined with the front curved surface toughened glass to reduce the weight and thickness of solar modul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parent waterproof layer,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weatherproof layer and waterproof packaging strip can achieve good water resistance. To protect solar modules and extend their service lif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water resistance of existing curved surface thin film solar cell photovoltaic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由于洁净环保、可再生、普遍等特点而受到能源科技的青睐,而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组件,例如光伏瓦片在建筑行业中应运而生。目前,太阳能组件的结构通常包括曲面钢化玻璃或者树脂背板,而采用树脂背板来制作防水性差,难以满足双面阻水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伏组件的大规模应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含铝树脂背板替代普通树脂背板,制作成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这虽然可以降低自身重量,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阻水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组件。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组件,包括:依次复合的透光防水层、第一封装胶膜、发电层、第二封装胶膜、柔性防水层及耐候层;所述透光防水层的边缘与所述耐候层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防水封装条,所述第一封装胶膜、所述发电层、所述第二封装胶膜、所述柔性防水层均设置在所述透光防水层、所述耐候层及所述防水封装条围成的封装空间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防水层上设置有非减反射膜或彩色镀膜,所述非减反射膜或彩色镀膜朝向所述第一封装胶膜的一面,所述第一封装胶膜的另一面朝向所述发电层的向光面;和/或,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和/或所述第二封装胶膜采用彩色胶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封装条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发电层的正负极线缆从所述开口引出;和/或,所述正负极线缆与所述开口之间通过防水胶条封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水层为柔性化学钢化玻璃,厚度为20-300微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耐候层包括耐候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厚度为0.05-0.3微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耐候层远离所述柔性防水层的一侧复合含氟薄膜,所述含氟薄膜包括:聚氟乙烯薄膜、聚偏氟乙烯薄膜、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聚合物薄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薄膜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耐候层朝向所述柔性防水层的一侧复合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乙烯-辛烯共聚物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电层包括衬底层,所述衬底层的厚度为20-200微米;和/或所述衬底层采用:不锈钢衬底、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衬底、聚萘二酸乙二醇酯衬底、聚酰亚胺衬底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和所述第二封装胶膜的厚度为20-600微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和所述第二封装胶膜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膜、聚乙烯醇缩丁醛共聚物胶膜、乙烯-辛烯共聚物胶膜、或聚乙烯共聚物胶膜中的任一种。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组件。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组件,采用复合的超薄柔性玻璃与耐候PET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瓦的背板钢化玻璃或者树脂背板,柔性玻璃及耐候PET能够与前曲面钢化玻璃完美结合,并可降低组件的重量和厚度,同时实现较好的阻水性,保护太阳能组件并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曲面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阻水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第二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第三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耐候层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太阳能组件可以包括:依次复合在一起的透光防水层1、第一封装胶膜2、发电层3、第二封装胶膜4、柔性防水层5以及耐候层6;如图2所示,所述透光防水层1的边缘与所述耐候层6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防水封装条7,所述第一封装胶膜2、所述发电层3、所述第二封装胶膜4、所述柔性防水层5均设置在所述透光防水层1、所述耐候层6及所述防水封装条7围成的封装空间内。由于所述透光防水层1、所述耐候层6、所述柔性防水层5及所述防水封装条7均具备很好的防水性能,发电层3位于所述透光防水层1、所述耐候层6及所述防水封装条7围成的封装空间内,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水进入上述封装空间内,进而避免水对发电层3的损害,提高太阳能组件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所述防水封装条7上设置有开口8,所述发电层3的正负极线缆9从所述开口8引出;和/或,所述正负极线缆9与所述开口8之间通过防水胶条10封装。通过防水胶条10封装正负极线缆9与开口8,从而避免水从正负极线缆9与开口8之间的缝隙进入上述封装空间内,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组件的防水性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防水层1上设置有非减反射膜或彩色镀膜,所述非减反射膜或所述彩色镀膜朝向所述第一封装胶膜2的一面,所述第一封装胶膜2的另一面朝向所述发电层3的向光面;和/或,所述第一封装胶膜2和/或所述第二封装胶膜4采用彩色胶膜。通过在透光防水层1上设置非减反射膜或彩色镀膜,或者通过彩色的第一封装胶膜2或彩色的第二封装胶膜4,实现太阳能组件的彩色外观效果,使得太阳能组件的装饰性能更好。其中,透光防水层1位于太阳能组件的最外层,其厚度可以为3-6mm,由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及防水性的板材制成,例如曲面钢化玻璃。在一实施例中,透光防水层1为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超白玻璃的表面旋涂二氧化硅溶胶,然后将该玻璃送入钢化炉进行干燥、固化处理所制得。第一封装胶膜2用于粘接透光防水层1和发电层3,第二封装胶膜4用于粘接发电层3和柔性防水层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封装胶膜2和第二封装胶膜4的厚度可以为20-600微米的任意值,可选为20微米、50微米、100微米、200微米、300微米、400微米、500微米、600微米。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封装胶膜2和第二封装胶膜4的材料可以选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此外,还可以选择聚乙烯共聚物薄膜。由于本技术的太阳能组件采用柔性防水层5和耐候层6,柔性防水层5由于可以制作的更薄,因而重量更轻,因而第一封装胶膜2和第二封装胶膜4也相应地可以制作的较薄。因而本技术中的封装胶膜能够使得太阳能组件整体厚度变薄。发电层3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发电层3包括发电层本体以及衬底层。在一实施例中,发电层本体可以选择:铜铟镓硒、砷化镓、碲化镉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例中,衬底层的厚度可以为20-200微米,可选为20微米、50微米、100微米、150微米、200微米。在一实施例中,衬底层采用:不锈钢衬底、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衬底、聚萘二酸乙二醇酯(PEN)衬底或聚酰亚胺(PI)衬底。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比曲面钢化玻璃薄的柔性防水层5和耐候层6,因而发电层3的衬底层也可以制作的较薄,本技术的衬底层使得太阳能组件的整体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复合的透光防水层、第一封装胶膜、发电层、第二封装胶膜、柔性防水层及耐候层;所述透光防水层的边缘与所述耐候层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防水封装条,所述第一封装胶膜、所述发电层、所述第二封装胶膜、所述柔性防水层均设置在所述透光防水层、所述耐候层及所述防水封装条围成的封装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复合的透光防水层、第一封装胶膜、发电层、第二封装胶膜、柔性防水层及耐候层;所述透光防水层的边缘与所述耐候层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防水封装条,所述第一封装胶膜、所述发电层、所述第二封装胶膜、所述柔性防水层均设置在所述透光防水层、所述耐候层及所述防水封装条围成的封装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防水层上设置有非减反射膜或彩色镀膜,所述非减反射膜或所述彩色镀膜朝向所述第一封装胶膜的一面,所述第一封装胶膜的另一面朝向所述发电层的向光面;和/或,所述第一封装胶膜和/或所述第二封装胶膜采用彩色胶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封装条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发电层的正负极线缆从所述开口引出;和/或,所述正负极线缆与所述开口之间通过防水胶条封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层为柔性化学钢化玻璃,厚度为20-300微米;和/或,所述耐候层包括耐候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PET,厚度为0.05-0.3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涛方振雷武振羽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