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6146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将铜镉渣进行酸性浸出,得到置换前液;B、向置换前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一次置换,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C、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二次置换,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过程,充分利用了电化学原理,根据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控制置换反应终点,有效降低了锌粉单耗,提高了海绵镉含镉,降低了生产成本。

A Potentially Controlled Method for Replacement and Sedimentation of Cadmium with Zinc Pow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otential control of zinc powder replacement for cadmium precipitation, which includes steps: A. acid leaching of copper and cadmium residue to obtain pre-replacement liquid; B. adding zinc powder to pre-replacement liquid for one time to obtain sponge cadmium and post-replacement liquid; in which potential is used to control the amount of zinc powder added in the primary replacement process; C. adding zinc powder to the post-replacement liquid for one time. Secondary displacement slag and cadmium-poor liquid were obtained by secondary displacement, in which zinc powder addition was controlled by potential. The process of cadmium precipitation by zinc powder displacement is controlled by potential. The electrochemical principle is fully utilized. The end point of displacement reaction is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of metal. The unit consumption of zinc powder is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cadmium content of sponge cadmium is increas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锌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
技术介绍
湿法炼锌净化过程焙矿中的镉与锌一起进入浸出液,经过净化工序后,溶液中的镉作为湿法炼锌的中间产物,以铜镉渣的形式富集起来,含镉5%~20%左右。通常情况下,铜镉渣经酸性浸出后,镉被浸出到溶液当中,铜则留在浸出渣,针对铜镉渣浸出后的高镉溶液,一般采用锌粉置换的方法提取海绵镉。国内某锌厂海绵镉置换过程采用锌粉二次置换工艺,先对置换前液镉浓度进行分析,一次置换锌粉加入量为溶液中总镉量的80%~90%,海绵镉含镉80%以上;二次置换锌粉加入量为余镉量的2.5~3倍,可将镉降到0.01g/L以下,二次置换海绵镉经氧化后重新浸出。该工艺不仅锌粉单耗高,二次置换产出的海绵镉还需要再次浸出,工艺流程复杂,锌粉利用率低,而且一次置换产出的海绵镉含镉只能达到80%左右。云南某厂海绵镉置换工艺,锌粉用量为理论量的1.2倍,海绵镉含镉仅能达到78.7%。由此可见,虽然锌粉置换沉镉工艺使用广泛,操作相对简单,但是该工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锌粉利用率低、锌粉单耗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2、海绵镉品位仅能达到80%左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工艺锌粉单耗高、锌粉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海绵镉含镉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将铜镉渣进行酸性浸出,得到置换前液;B、向置换前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一次置换,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C、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二次置换,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一次置换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700~900mv。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二次置换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900~1000mv。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控制一次置换温度50~80℃,调节pH为2~4,向置换前液中均匀加入锌粉,并搅拌,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700~900mv,待终点电位保持10min不变后停搅拌,静置3min后放槽,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步骤C具体包括:控制二次置换温度50~80℃,调节pH在2~4,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均匀加入锌粉,并搅拌,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900~1000mv,待终点电位保持10min不变后停搅拌,静置3min后放槽,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将二次置换渣返回一次置换。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采用分步置换,利用电位控制实现了置换过程的实时监控、准确控制,避免了锌粉过量加入,这主要是利用了电化学原理,根据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控制置换反应终点。本工艺过程控制直观简便,无需对置换前液镉浓度进行分析后计算锌粉加入量,有效降低了锌粉单耗,提高锌粉利用率,提高了海绵镉含镉。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A、将铜镉渣进行酸性浸出,得到置换前液;B、向置换前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一次置换,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C、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二次置换,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本实施例中,针对置换前液利用电位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针对一次置换后液利用电位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本实施例提供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采用分步置换,利用电位控制实现了置换过程的实时监控、准确控制,避免了锌粉过量加入,这主要是利用了电化学原理,根据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控制置换反应终点。本工艺过程控制直观简便,无需对置换前液镉浓度进行分析后计算锌粉加入量,有效降低了锌粉单耗,提高锌粉利用率,提高了海绵镉含镉。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一次置换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700~900mv。进一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B具体包括:控制一次置换温度50~80℃,调节pH为2~4,向置换前液中均匀缓慢加入锌粉,并搅拌,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700~900mv,待终点电位保持10min不变后停搅拌,静置3min后放槽,得到被锌粉置换出来含镉量较高的海绵镉与残留少量镉的一次置换后液。在本实施例上述置换条件下,得到的海绵镉含镉90%左右,具体反应如下:Zn(s)+Cd2+=Zn2++Cd(s)本实施例中,向置换前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一次置换,利用锌粉将溶液中的镉置换出来形成高质量的海绵镉并得到残留少量镉的一次置换后液;其中,一次置换过程无需对置换前液镉浓度进行分析,不必根据镉置换量提前计算锌粉添加量,而是根据电位变化判断置换过程反应情况,利用电位变化更加直观地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从而避免分析误差与人为主观判断对置换过程与海绵镉质量的影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步骤C中,二次置换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900~1000mv。进一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C具体包括:控制二次置换温度50~80℃,调节pH在2~4,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均匀缓慢加入锌粉,并搅拌,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900~1000mv,待终点电位保持10min不变后停搅拌,静置3min后放槽,得到镉含量较低的二次置换渣与镉浓度较低的贫镉液。本实施例中,得到的二次置换渣可返回一次置换,贫镉液含镉小于50mg/L。本实施例中,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二次置换,利用锌粉将溶液中残留的镉置换出来,形成含镉较低的二次置换渣,并得到镉浓度较低的贫镉液;其中,二次置换过程无需对置换前液镉浓度进行分析,不必根据镉置换量提前计算锌粉添加量,而是根据电位变化判断置换过程反应情况,利用电位变化更加直观地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从而避免分析误差与人为主观判断造成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过量造成的成本增加或锌粉加量不足导致的贫镉液镉浓度高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置换过程锌粉添加由传统的干加锌粉优化改造为调浆后湿加,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作业过程中锌粉飞扬带来的环境与职业健康问题,更避免了锌粉干加时,锌粉容易漂浮于溶液表面,造成锌粉利用率低的问题。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针对置换前液利用电位控制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针对一次置换后液利用电位控制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一次置换温度60℃,调节pH为2.5,均匀缓慢加入锌粉,控制反应终点电位780mv,待终点电位保持10min不变后停搅拌,静置3min后放槽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二次置换过程温度55℃,调节pH在2.5,均匀缓慢加入锌粉,控制反应终点电位930mv,待终点电位保持10m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铜镉渣进行酸性浸出,得到置换前液;B、向置换前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一次置换,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C、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二次置换,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铜镉渣进行酸性浸出,得到置换前液;B、向置换前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一次置换,得到海绵镉与一次置换后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一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C、向一次置换后液中加入锌粉进行二次置换,得到二次置换渣与贫镉液;其中,利用电位控制二次置换过程锌粉加入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一次置换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700~900m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二次置换控制反应终点电位为900~1000mv。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位控制锌粉置换沉镉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峰曾鹏陈国木邱伟佳王娜周中华盛俊刘迅吴海艳张少博王秋银姜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