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5944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预处理、微生物酶处理、产酸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有机肥成本低廉,颗粒结构均匀,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种植中病害的发生。

A Method of Preparing Organic Fertilizer from Bamboo Processing Was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mboo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organic fertilizer from bamboo processing wast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aw material pretreatment, microbial enzyme treatment and acid production treatment. The organic fertilizer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low cost, uniform particle structure, can improve soil, promote crop yield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in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竹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技术介绍
竹产品在加工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竹叶、竹枝、竹纤维等废料,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成分,直接焚烧利用效率极低,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如何充分利用竹废料,生产出高价值的附加产品,促进竹废料的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竹材加工产生的竹废料收集粉碎为粒度2-4cm的碎末,在阳光下暴晒5-8天,再用有机肥液浸泡1-2周;所述暴晒时每天在竹废料表面喷洒一次清水,清水的喷洒量为废料质量的10-15%,洒水之后将废料翻动一次;所述有机肥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20-30份牲畜尿液、50-80份豆制品加工废水、300-500份清水混合均匀即可;所述有机肥液与竹废料的质量比为5:3;(2)微生物酶处理将竹废料滤干水分,粉碎为0.1-1mm的粉末,按质量比5:1:0.2将粉末与苹果渣、膨润土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原料,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6-73%,加入复合酶,在40-45℃下放置5h,每隔2h搅拌30min,然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3-65%,接种酵母菌,在30-33℃下发酵5-8天,得到初级发酵产物备用;所述复合酶由质量比为1:3:2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混合而成;(3)产酸处理按质量比1:3:0.05将鲜鸡粪与初级发酵产物、乳酸菌混合,调节其含水量为73-75%,在35-38℃下发酵10-15天,在所得到的发酵终产物中加入土壤活化剂混合均匀即可,所述土壤活化剂为竹醋200倍稀释液,所述土壤活化剂与发酵终产物的质量比为1: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竹废料的预处理,利用阳光暴晒和洒水软化,促进竹废料中的纤维组织分离,再用有机肥液中牲畜尿液含有的氨、豆制品加工废水中的矿物离子,进一步促进竹废料组织中的晶体结构崩解,释放出其中的可溶性物质,然后结合微生物酶处理,直接将竹废料中的纤维分解为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后续接种乳酸菌发酵,进一步优化原料中的颗粒结构,促进降低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最后加入竹醋稀释液,进一步增强制得的有机肥对于致病微生物的抑制。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有机肥成本低廉,颗粒结构均匀,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种植中病害的发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竹材加工产生的竹废料收集粉碎为粒度2cm的碎末,在阳光下暴晒5天,再用有机肥液浸泡1周;所述暴晒时每天在竹废料表面喷洒一次清水,清水的喷洒量为废料质量的10%,洒水之后将废料翻动一次;所述有机肥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20份牲畜尿液、50份豆制品加工废水、300份清水混合均匀即可;所述有机肥液与竹废料的质量比为5:3;(2)微生物酶处理将竹废料滤干水分,粉碎为0.1mm的粉末,按质量比5:1:0.2将粉末与苹果渣、膨润土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原料,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6%,加入复合酶,在40℃下放置5h,每隔2h搅拌30min,然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3%,接种酵母菌,在30℃下发酵5天,得到初级发酵产物备用;所述复合酶由质量比为1:3:2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混合而成;(3)产酸处理按质量比1:3:0.05将鲜鸡粪与初级发酵产物、乳酸菌混合,调节其含水量为73%,在35℃下发酵10天,在所得到的发酵终产物中加入土壤活化剂混合均匀即可,所述土壤活化剂为竹醋200倍稀释液,所述土壤活化剂与发酵终产物的质量比为1:15。实施例2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竹材加工产生的竹废料收集粉碎为粒度4cm的碎末,在阳光下暴晒8天,再用有机肥液浸泡2周;所述暴晒时每天在竹废料表面喷洒一次清水,清水的喷洒量为废料质量的15%,洒水之后将废料翻动一次;所述有机肥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30份牲畜尿液、80份豆制品加工废水、500份清水混合均匀即可;所述有机肥液与竹废料的质量比为5:3;(2)微生物酶处理将竹废料滤干水分,粉碎为1mm的粉末,按质量比5:1:0.2将粉末与苹果渣、膨润土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原料,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73%,加入复合酶,在45℃下放置5h,每隔2h搅拌30min,然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3-65%,接种酵母菌,在33℃下发酵8天,得到初级发酵产物备用;所述复合酶由质量比为1:3:2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混合而成;(3)产酸处理按质量比1:3:0.05将鲜鸡粪与初级发酵产物、乳酸菌混合,调节其含水量为75%,在38℃下发酵15天,在所得到的发酵终产物中加入土壤活化剂混合均匀即可,所述土壤活化剂为竹醋200倍稀释液,所述土壤活化剂与发酵终产物的质量比为1:15。试验例2017年,在贵州遵义市湄潭县茶叶种植基地选取6亩采摘春茶的茶园进行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亩。其中对照组施用常规腐熟鸡粪为基肥,每亩施用800kg,对照组施用本专利技术有机肥作为基肥,每组施用800kg;其他管理措施一致,春茶开采后记录每次采摘茶叶的产量,并采集晚春茶样一份,统计其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整个试验周期类炭蛆病的发病率。试验结果试验组对照组鲜叶亩产量52.19kg43.77kg炭蛆病发病率0.24%2.74%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使用本专利技术有机肥显著促进茶叶的生长,提高了茶叶的产量,降低了病害发生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竹材加工产生的竹废料收集粉碎为粒度2‑4cm的碎末,在阳光下暴晒5‑8天,再用有机肥液浸泡1‑2周;所述暴晒时每天在竹废料表面喷洒一次清水,清水的喷洒量为废料质量的10‑15%,洒水之后将废料翻动一次;所述有机肥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20‑30份牲畜尿液、50‑80份豆制品加工废水、300‑500份清水混合均匀即可;所述有机肥液与竹废料的质量比为5:3;(2)微生物酶处理将竹废料滤干水分,粉碎为0.1‑1mm的粉末,按质量比5:1:0.2将粉末与苹果渣、膨润土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发酵原料,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6‑73%,加入复合酶,在40‑45℃下放置5h,每隔2h搅拌30min,然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调节发酵原料的含水量为63‑65%,接种酵母菌,在30‑33℃下发酵5‑8天,得到初级发酵产物备用;所述复合酶由质量比为1:3:2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混合而成;(3)产酸处理按质量比1:3:0.05将鲜鸡粪与初级发酵产物、乳酸菌混合,调节其含水量为73‑75%,在35‑38℃下发酵10‑15天,在所得到的发酵终产物中加入土壤活化剂混合均匀即可,所述土壤活化剂为竹醋200倍稀释液,所述土壤活化剂与发酵终产物的质量比为1: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材加工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竹材加工产生的竹废料收集粉碎为粒度2-4cm的碎末,在阳光下暴晒5-8天,再用有机肥液浸泡1-2周;所述暴晒时每天在竹废料表面喷洒一次清水,清水的喷洒量为废料质量的10-15%,洒水之后将废料翻动一次;所述有机肥液的制作方法为:以质量份计,将20-30份牲畜尿液、50-80份豆制品加工废水、300-500份清水混合均匀即可;所述有机肥液与竹废料的质量比为5:3;(2)微生物酶处理将竹废料滤干水分,粉碎为0.1-1mm的粉末,按质量比5:1:0.2将粉末与苹果渣、膨润土粉末混合均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奇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