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588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包括污泥老化区、污泥调节区、污泥减量区三个功能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能够提供后生动物合适的溶解氧环境,同时进一步加速了污泥老化,实现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剩余污泥处理过程,环保生态,无二次污染,处理过后的污泥可以实现单位污泥量减少60%以上,并且该装置的整体节奏紧凑,基建及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简单,稳定性较好,可实现连续运行及无人值守功能。

A Reaction Device for Reducing Surplus Sludge by Metazoan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ludge treatment by bio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reaction device for reducing excess sludge by metazoan. The reactor for reducing excess sludge by metazoan includes three functional areas: sludge aging area, sludge regulating area and sludge reduction area. The reactor for reducing excess sludge by metazoan provides a suitable dissolved oxygen environment for metazoan, and further accelerates sludge aging, thus realizing the predominance of metazoan. Excess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y,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fter treatment of sludge can achieve a reduction of more than 60% of the sludge volume per unit, and the overall rhythm of the device is compact, the cost of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 is low, small footprint, simple operation, good stability, can achieve continuous operation and unattended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泥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的处理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有基建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它一直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每降解1kgBOD5(BiochemicalOxygenDemand,五日生化需氧量)会产生大约15-100L的剩余污泥,用于处理或处置剩余污泥的费用约占污水处理总费用的25%-65%,欧洲国家每年用于处理剩余污泥的费用就高达28亿人民币。显而易见,任何有利于减少剩余污泥的措施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次,各种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需要的资金巨大,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应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如在欧美,污泥处理基建费用占污水处理厂总基建费用的比例高达60-70%。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厂急剧增多,相应的剩余污泥量也在增加,而我国的剩余污泥处置手段主要是填埋、焚烧以及堆肥或他用,这几种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污泥处置能力远远落后于污泥处置的实际需要,特别是今年,随着一些新环境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污水处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幅增加,必然会导致剩余污泥的产量越来越大,同时,国家收紧严控剩余污泥处置,从污泥装车-运输及处置各阶段都实现严格监控,污泥运输处置市场供不应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大幅度提高,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将成为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面对这迫切的需求,亟需开发出一种污泥减量化工艺,实现污泥源头削减。目前已有多种技术用于污泥减量化,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主要是破坏细胞结合水或融胞技术,后续仍需加大量的药剂和压滤机脱水。其中值得关注的,直接利用后生生物(污泥生物链顶端)的捕食消化作用,从食物链金字塔可得知,能量在从底层到食物链顶端传递的过程中,90%以上都以热量形式散发掉,从而从源头减少了污泥产量。在实际运行中,猪吻轮虫和红斑瓢体虫均被报道会大量噬食污泥,甚者在它们的作用下,一天时间内污泥浓度从10000mg/L降至3000mg/L。但目前这种方法只是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工程应用较少。因此,根据这些后生动物代谢特点,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了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工程应用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能够提供后生动物合适的溶解氧环境,同时进一步加速了污泥老化,实现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剩余污泥处理过程,环保生态,无二次污染,处理过后的污泥可以实现单位污泥量减少60%以上,同时该装置的整体节奏紧凑,基建及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简单,稳定性较好,可实现连续运行及无人值守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包括污泥老化区、污泥调节区、污泥减量区三个功能区域;所述污泥老化区为环状结构,作为整个装置的外壁,所述污泥调节区和污泥减量区分别位于所述污泥老化区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老化区设置有进水管,进泥管以及污泥老化区隔断面;所述进泥管从污泥老化区的上部与污泥老化区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并与污泥减量区相连接;所述污泥老化区隔断面的一侧靠近进泥管,另一侧靠近污泥调节区进泥口;所述污泥老化区以一定坡度设置成螺旋状区域,通过坡度推流作用,保证污泥进入污泥老化区后能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并从污泥调节区的进泥管进入污泥调节区,在此过程中,通过延长污泥龄及减少溶解氧快速让污泥老化。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调节区设置有污泥调节区进泥口和污泥调节区曝气盘;所述污泥调节区进泥口位于污泥调节区的底部,将污泥老化区与污泥调节区相连通;所述污泥调节区曝气盘位于污泥调节区底部;所述调节区曝气盘为旋混式曝气器,保证流入污泥调节区的污泥能得到一定的搅拌,混合均匀,同时能提高溶解氧的含量。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减量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平板膜控制,水位控制器,后生动物填料区,减量曝气管,排泥管;所述减量曝气管采用微孔曝气管,能保证污泥减量区得到充分曝气,大大增加了溶解氧的含量,适合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通过后生动物的代谢活动,剩余污泥得到减少;所述水位控制器和平板膜用来控制整个装置的水位。进一步地,所述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于污泥调节区的污泥调节曝气盘和污泥减量区的减量曝气管相连通,通过污泥减量区曝气管和污泥调节区曝气盘上的流量计进行风量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所述后生动物包括猪吻轮虫和红斑瓢体虫。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的运行过程为:污泥从进泥管流入污泥老化区,由于污泥老化区以一定坡度设置成螺旋状区域,所以污泥通过坡度推流,从污泥调节区进泥口进入污泥调节区,在污泥调节区曝气盘曝气作用下,流入的污泥得到一定的搅拌,溶解氧得到了提高,混合均匀的污泥从污泥调节区溢出到污泥减量区,通过减量区曝气管的充分曝气,溶解氧大大增加,后生动物的得到充分的生长繁殖,通过后生动物的代谢活动,剩余污泥得到减少,并且用水位控制器和平板膜控制整个反应器的水位。当污泥浓度过高,可通过进水管加入适量清水稀释污泥减量区的污泥。当污泥量过大或系统出现异常,可通过污泥减量区的排泥管排出污泥。减量区曝气管和污泥调节区曝气盘的风量由风机提供,且都配有流量计进行流量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用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设置有一定坡度的污泥老化区,通过坡度推流,污泥经过污泥老化区时,延长了污泥龄同时减少了溶解氧含量,可以让污泥快速老化,老化及解絮污泥易于被后生动物摄食,有利于后续污泥的处理。(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在污泥老化区和污泥减量区中间增加了污泥调节区,减少厌氧污泥对污泥减量区的溶解氧冲击使得老化的污泥进入污泥减量区后,虽然溶解氧增加,但无外加有机物,这不仅提供后生动物合适的溶解氧环境,同时进一步加速了污泥老化。(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极大地减少了混凝药剂投加量及压滤机的运行费用,运行简单,稳定性较好,同时实现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剩余污泥处理过程,环保生态,无二次污染,可实现连续运行及无人值守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进泥管,2、进水管,3、污泥老化区,4、后生动物填料区,5、污泥减量区,6、减量区曝气管,7、排泥管,8、污泥调节区曝气盘,9、风机,10、污泥调节区进泥口,11、污泥调节区,12、平板膜,13、污泥老化区隔断面,14、水位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主要包括污泥老化区3、污泥调节区11、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老化区、污泥调节区、污泥减量区三个功能区域,所述污泥老化区为环状结构,作为整个装置的外壁,所述污泥调节区和污泥减量区位于所述污泥老化区内部;所述污泥老化区设置有进水管,进泥管以及污泥老化区隔断面;所述进泥管从污泥老化区的上部与污泥老化区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并与污泥减量区相连接;所述污泥老化区隔断面的一侧靠近进泥管,另一侧靠近污泥调节区进泥口;所述污泥调节区设置有污泥调节区进泥口和污泥调节区曝气盘;所述污泥调节区进泥口位于污泥调节区的底部,将污泥老化区与污泥调节区相连通;所述污泥调节区曝气盘位于污泥调节区底部;所述污泥减量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平板膜控制,水位控制器,后生动物填料区,减量曝气管,排泥管;所述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于污泥调节区的污泥调节曝气盘和污泥减量区的减量曝气管相连通,通过污泥减量区曝气管和污泥调节区曝气盘上的流量计进行风量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污泥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老化区、污泥调节区、污泥减量区三个功能区域,所述污泥老化区为环状结构,作为整个装置的外壁,所述污泥调节区和污泥减量区位于所述污泥老化区内部;所述污泥老化区设置有进水管,进泥管以及污泥老化区隔断面;所述进泥管从污泥老化区的上部与污泥老化区连接;所述进水管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并与污泥减量区相连接;所述污泥老化区隔断面的一侧靠近进泥管,另一侧靠近污泥调节区进泥口;所述污泥调节区设置有污泥调节区进泥口和污泥调节区曝气盘;所述污泥调节区进泥口位于污泥调节区的底部,将污泥老化区与污泥调节区相连通;所述污泥调节区曝气盘位于污泥调节区底部;所述污泥减量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平板膜控制,水位控制器,后生动物填料区,减量曝气管,排泥管;所述用后生动物减量剩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群王国彬谢洁云闫晓满何庚砰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鹏凯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