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68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木板自动上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自动翻板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除尘加热机构、上胶装置、塑料软板复合机构和压合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木板自动上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自动翻板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除尘加热机构、上胶装置、塑料软板复合机构和压合装置,实现了木塑板复合工艺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木板上料、木板翻转、木板涂胶、塑料软板上料以及木板与塑料软板复合的自动化,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

An Automatic Composite Production Line for Wood-Plastic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composite production line of wood-plastic board, which compri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a first conveying device, an automatic turning device, a second conveying device, a third conveying device, a dust removing heating mechanism, a gluing device, a plastic floppy board composite mechanism and a pressing device arranged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s follow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various links in the wood-plastic board composite process by adopting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irst conveying device, automatic turning device, second conveying device, third conveying device, dust-removing heating mechanism, gluing device, plastic floppy board composite mechanism and pressing device, including wood board material, wood board turnover, wood board gluing, plastic floppy board material, wood board and wood board with gluing device. The automation of plastic sheet composite greatly saves labor cost, improves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s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
技术介绍
木塑复合板材是一种主要由木材、木纤维素或植物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由热熔胶粘接复合而成的高新型装饰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是能替代木材和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国内木塑板复合生产设备大多为老式设备,其木板、塑料板的上料均有人工操作,木板的翻转、除尘等工序大多也是有人工完成,不但整个生产工艺存在用工较多、效率低下等缺陷,还常常因人工操作出现失误而使各工序不能有机统一,从而导致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解决了向右木塑板生产线用工多、效率低以及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木板自动上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自动翻板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除尘加热机构、上胶装置、塑料软板复合机构和压合装置;所述木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的台面水平设置,且第一支撑台上均布有四个第一伺服升降机,四个所述第一伺服升降机的上端安装有木板放置件,所述木板放置件与第一支撑台之间,且木板放置件的左端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杆气缸,所述推杆气缸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推杆气缸活塞杆向右设置,且推杆气缸的活塞杆右端设有推杆;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左端设有牵引辊组,所述牵引辊组通过支架与第一工作台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装置包括第三工作台,所述第三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第三输送带;所述除尘加热机构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设有除尘装置和烘箱;所述上胶装置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的中部设有下胶辊,所述下胶辊与设置在第二机架下部的第一驱动轮配合连接,所述下胶辊的上方设有上胶辊,所述上胶辊的左侧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调节辊,所述上胶辊与调节辊之间的上方设有粘胶下料装置;所述塑料软板复合机构包括第三机架,所述第三机架上设有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右端设有预压合装置,所述第三机架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第六输送带、同步牵引装置和滑台,所述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三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台的台面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三支撑台上均布有四个第二伺服升降机,四个所述第二伺服升降机的上端安装有塑料软板放置件,所述塑料软板放置件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其底面与第三支撑台的台面平行,所述塑料软板放置件的右端配合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所述第六输送带以及滑台的台面均与塑料软板放置件的底面平行设置,且第六输送带的上表面与滑台的台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预压合装置包括三角支撑台,所述三角支撑台设置在第三机架的右端,且三角支撑台上设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第七输送带,两第七输送带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底部配合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挡板的右侧设有架体,架体上配合安装有从左往右向上倾斜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左下方设置,所述挡板的上方设有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的转杆,转杆可转动的支承在架体上,且转杆的左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预压辊,右端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压合装置包括第四机架,所述第四机架上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压合机,所述压合机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由设置在第四机架上部的升降装置控制升降,两压合机的下压辊与设置在第四机架下部的第二驱动轮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木板放置件和塑料软板放置件的截面均呈“凵”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架的右端以及第三机架的左端分别设有摆动输送带,两所述摆动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机架的右端以及第三机架的左端铰接,且两摆动运输带的底部均分别通过升缩杆与第一机架和第三机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和第七输送带的上表面均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线速度为30m/min。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带的线速度不大于60m/min。进一步的,所述第五输送带的线速度为30m/min。进一步的,所述第六输送带的线速度为30m/min。进一步的,所述下压辊表面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为30m/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木板自动上料装置、第一输送装置、自动翻板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除尘加热机构、上胶装置、塑料软板复合机构和压合装置,实现了木塑板复合工艺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木板上料、木板翻转、木板涂胶、塑料软板上料以及木板与塑料软板复合的自动化,大大节省了用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第一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自动翻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除尘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上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塑料软板复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预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中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木板自动上料装置,11-第一支撑台,12-木板放置件,13-第一伺服升降机,14-第二支撑台,15-推杆气缸,16-推杆,2-第一输送装置,21-第一工作台,22-第一输送带,23-牵引辊组,3-自动翻板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41-第二工作台,42-第二输送带,5-第三输送装置,51-第三工作台,52-第三输送带,6-除尘加热机构,61-第一机架,62-第四输送带,63-除尘装置,64-烘箱,7-上胶装置,71-第二机架,72-下胶辊,73-第一驱动轮,74-上胶辊,75-调节辊,76-粘胶下料装置,8-塑料软板复合机构,81-第三机架,82-第五输送带,83-预压合装置,831-三角支撑台,832-第七输送带,833-挡板,834-第一气缸,835-架体,836-第二气缸,837-转杆,838-预压辊,84-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841-第三支撑台,842-第二伺服升降机,843-塑料软板放置件,844-摆动驱动装置,85-第六输送带,86-同步牵引装置,87-滑台,9-压合装置,91-第四机架,92-上压辊,93-下压辊,94-升降装置,95-第二驱动轮,10-摆动输送带,101-升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所示,一种木塑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木板自动上料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2)、自动翻板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第三输送装置(5)、除尘加热机构(6)、上胶装置(7)、塑料软板复合机构(8)和压合装置(9);所述木板自动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台(11),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台面水平设置,且第一支撑台(11)上均布有四个第一伺服升降机(13),四个所述第一伺服升降机(13)的上端安装有木板放置件(12),所述木板放置件(12)与第一支撑台(11)之间,且木板放置件(12)的左端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杆气缸(15),所述推杆气缸(15)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台(14),所述推杆气缸(15)活塞杆向右设置,且推杆气缸(15)的活塞杆右端设有推杆(16);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工作台(21),所述第一工作台(21)的台面上设有第一输送带(22),所述第一输送带(22)的左端设有牵引辊组(23),所述牵引辊组(23)通过支架与第一工作台(2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第二工作台(41),所述第二工作台(41)的台面上设有第二输送带(42);所述第三输送装置(5)包括第三工作台(51),所述第三工作台(51)的台面上设有第三输送带(52);所述除尘加热机构(6)包括第一机架(61),所述第一机架(61)上设有第四输送带(62),所述第四输送带(62)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设有除尘装置(63)和烘箱(64);所述上胶装置(7)包括第二机架(71),所述第二机架(71)的中部设有下胶辊(72),所述下胶辊(72)与设置在第二机架(71)下部的第一驱动轮(73)配合连接,所述下胶辊(72)的上方设有上胶辊(74),所述上胶辊(74)的左侧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调节辊(75),所述上胶辊(74)与调节辊(75)之间的上方设有粘胶下料装置(76);所述塑料软板复合机构(8)包括第三机架(81),所述第三机架(81)上设有第五输送带(82),所述第五输送带(82)的右端设有预压合装置(83),所述第三机架(81)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84)、第六输送带(85)、同步牵引装置(86)和滑台(87),所述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84)包括第三支撑台(841),所述第三支撑台(841)的台面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三支撑台(841)上均布有四个第二伺服升降机(842),四个所述第二伺服升降机(842)的上端安装有塑料软板放置件(843),所述塑料软板放置件(843)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其底面与第三支撑台(841)的台面平行,所述塑料软板放置件(843)的右端配合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844),所述第六输送带(85)以及滑台(87)的台面均与塑料软板放置件(843)的底面平行设置,且第六输送带(85)的上表面与滑台(87)的台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预压合装置(83)包括三角支撑台(831),所述三角支撑台(831)设置在第三机架(81)的右端,且三角支撑台(831)上设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第七输送带(832),两第七输送带(832)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挡板(833),所述挡板(833)底部配合安装有第一气缸(834),所述挡板(833)的右侧设有架体(835),架体(835)上配合安装有从左往右向上倾斜设置的第二气缸(836),所述第二气缸(836)的活塞杆向左下方设置,所述挡板(833)的上方设有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的转杆(837),转杆(837)可转动的支承在架体(835)上,且转杆(837)的左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预压辊(838),右端与第二气缸(836)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压合装置(9)包括第四机架(91),所述第四机架(91)上设有两左右对称设置的压合机,所述压合机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辊(92)和下压辊(93),所述上压辊(92)由设置在第四机架(91)上部的升降装置(94)控制升降,两压合机的下压辊(93)与设置在第四机架(91)下部的第二驱动轮(95)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塑板自动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的木板自动上料装置(1)、第一输送装置(2)、自动翻板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第三输送装置(5)、除尘加热机构(6)、上胶装置(7)、塑料软板复合机构(8)和压合装置(9);所述木板自动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支撑台(11),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台面水平设置,且第一支撑台(11)上均布有四个第一伺服升降机(13),四个所述第一伺服升降机(13)的上端安装有木板放置件(12),所述木板放置件(12)与第一支撑台(11)之间,且木板放置件(12)的左端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杆气缸(15),所述推杆气缸(15)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台(14),所述推杆气缸(15)活塞杆向右设置,且推杆气缸(15)的活塞杆右端设有推杆(16);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工作台(21),所述第一工作台(21)的台面上设有第一输送带(22),所述第一输送带(22)的左端设有牵引辊组(23),所述牵引辊组(23)通过支架与第一工作台(2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第二工作台(41),所述第二工作台(41)的台面上设有第二输送带(42);所述第三输送装置(5)包括第三工作台(51),所述第三工作台(51)的台面上设有第三输送带(52);所述除尘加热机构(6)包括第一机架(61),所述第一机架(61)上设有第四输送带(62),所述第四输送带(62)的左段和右段上分别设有除尘装置(63)和烘箱(64);所述上胶装置(7)包括第二机架(71),所述第二机架(71)的中部设有下胶辊(72),所述下胶辊(72)与设置在第二机架(71)下部的第一驱动轮(73)配合连接,所述下胶辊(72)的上方设有上胶辊(74),所述上胶辊(74)的左侧设有可左右移动的调节辊(75),所述上胶辊(74)与调节辊(75)之间的上方设有粘胶下料装置(76);所述塑料软板复合机构(8)包括第三机架(81),所述第三机架(81)上设有第五输送带(82),所述第五输送带(82)的右端设有预压合装置(83),所述第三机架(81)的上方从左往右依次设有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84)、第六输送带(85)、同步牵引装置(86)和滑台(87),所述塑料软板自动上料装置(84)包括第三支撑台(841),所述第三支撑台(841)的台面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且第三支撑台(841)上均布有四个第二伺服升降机(842),四个所述第二伺服升降机(842)的上端安装有塑料软板放置件(843),所述塑料软板放置件(843)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其底面与第三支撑台(841)的台面平行,所述塑料软板放置件(843)的右端配合安装有摆动驱动装置(844),所述第六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玲卞定华董寅雪卞梓诺董新民章建银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旭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