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育志专利>正文

铝门/窗的外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35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铝门/窗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框上横料的室内侧及室外侧的内上方,分别设有嵌置槽供内、外门/窗防拆止风块组配,而下横料供内、外扇门/窗安装的内、外导轨间设成一高低落差,在内导轨的外侧壁面下段设一内凹的回风腔;在下横料内导轨和纱门/窗导轨间塞置一能产生横向顶置内扇门/窗,使内扇门/窗无法位移的制动杆。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内外扇门/窗防拆、防开回风腔供用风力自动向外迅速吹赶内、外导轨间积水的功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铝门/窗,尤其是针对先前提出专利申请第982474075号「铝门/窗的外框结构」(以下简称先申请)予以再改进设计,在先申请设计上,主要在设计一具有防止铝门/窗上抬拆卸的外框上横料以及防拆止风块的设计,使铝门/窗组装后能由室内侧轻易移动防拆止风块来达到内扇铝门/窗的上缘防风与防拆的安全,外框下横料设计一具有运用气流自动向外吹赶积水的回风腔,具有迅速排水的效用。虽然本技术申请人的先申请在设计功能上和使用效果上均能依设计的预期予以达成,但基于专利创作力求更理想、更进步的精神,申请人再针对先申请予以改进,提供铝门/窗的外框结构,以达到以下更好的实用效益及产业利用价值(1)改善先申请上横料仅具备内扇门/窗防拆的设计,进而使内、外扇门/窗均能达到上缘防风及防拆的安全效果。(2)利用内、外扇门/窗上缘均可塞置防拆止风块的设计,产生门/窗受风时,门/窗能防晃、防发出噪音的效果。(3)改善先申请下横料内扇门/窗导轨室外侧壁向外伸设构成回风腔的倒L形板,使L形板上缘的积水不会因风大而向内倒流。(4)提供一可塞入下横料内导轨与纱门/窗导轨门的内扇门/窗制动杆,施予塞入后内扇门/窗的顶置固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门/窗的外框结构,包含上横料、下横料,左直料和右直料,其特点是上横料的下料面以分隔板区隔出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及内扇门/窗上缘组配槽和纱门/窗上缘组配槽,于内、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的内上方分别设有嵌置槽供防拆止风块嵌置,并使该防拆止风块可定位位移于嵌置槽中;防拆止风块系定位嵌置位移于外框上横料下料面的内、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中的嵌置槽内;下横料的上料面设有供内、外扇门/窗安装的内外两导轨及纱门/窗导轨,其中外导轨的高度低于内导轨的高度,且于内导轨的外侧壁面下段设一内凹的回风腔;可塞置于下横料内导轨与纱门/窗导轨间产生横向顶置内扇门/窗的制动杆断面为П形,于其上缘一边具有突出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室外侧立面图。图2是图1的纵断面图。图3是图1的横断面图。图4是本技术上横料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下横料断面图。图6是本技术防拆止风块实施例。图7是图6的左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左直料断面图。图9是本技术右直料断面图。图10是本技术的制动杆断面图。图1~3所示为本技术门/窗的实施例,其中该门/窗可为铝门或铝窗,于周边以外框上横料1、外框下横料2、外框左直料3、外框右直料4组成铝门/窗外框,于该外框中再安装可左右横拉位移的内拆式内扇门/窗5和外扇门/窗6、纱门/窗7。上横料1如图4所示,在上横料的下料面以分隔板11区隔出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12及内扇门/窗上缘组配槽13和纱门/窗上缘组配槽14,于外扇门/窗的上缘组配槽12、内扇门/窗的上缘组配槽13的内上方分别设有嵌置槽15,可供一防拆止风块8嵌置定位并可位移于嵌置槽15中,该防拆止风块8厚度约等于门/窗上缘与嵌置槽15间之间距,而防拆止风块8下缘设成弹性止风毛刷81,如图6、图7所示。图5所示下横料2设有供内、外扇门/窗安装的两导轨21、22以及供纱门/窗安装的纱门/窗导轨25,外导轨21低于内导轨22,并于内导轨22的外侧壁面下段设一内凹的回风腔24,利用该回风腔24能使吹入的气流产生翻转而自动向外迅速吹赶内、外导轨间的积水。图8、图9所示分别为外框的左、右侧直料3、4,于左直料3的内料面以分隔板31区隔出外扇门/窗侧边容置槽32信内扇门/窗侧边容置槽33如图3、图8所示,而右直料4的内料面则以分隔板41区隔出一内扇门/窗侧边容置槽42,如图3、9所示。图6所示,于门/窗关闭时,将防拆止风块8推塞入门/窗5、6上缘与嵌置槽15间的组配槽12、13中,即能轻易的达到向下压制门/窗的效果,不但产生防止内、外扇门/窗上抬拆卸的防拆效益,亦能产生门/窗受风时,防晃、防发出噪音的效用,进而达到整体防盗卸的安全与消除晃动噪音的功效。图2所示,当雨水流落于下横料2内导轨22与外导轨21间时,直接利用内导轨22室外侧壁面所设有内凹回风腔24将吹入的气流自动翻转向外,达到利用气流自动向外吹排吹水的快速排水效益。图10所示为可塞置于下横料内导轨22和纱门/窗导轨25间产生横向顶置内扇门/窗,使内扇门/窗无法位移的制动杆9,如图中所示其断面为П形,于其上缘一边具有突出缘91,以利塞置后的易于拆除,当然,此制动杆系塞置于内扇门/窗6与纱门窗间,所以制动杆的塞置和拆除均须由室内来达到。本技术的铝门/窗的外框结构,不但能有效提高先申请内、外扇门/窗的安全防拆功能以及内、外门/窗上缘的防风效果,而且能利用内导轨外壁面的内凹回风腔使气流自动向外吹排积水的快速排水,有效地改善了先申请的倒L形板上缘积水可能因风大而向内倒流的问题,本技术确属实用、进步的设计。权利要求1.一种铝门/窗的外框结构,包含上横料、下横料,左直料及右直料,其特征在于上横料的下料面以分隔板区隔出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及内扇门/窗上缘组配槽和纱门/窗上缘组配槽,于内、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的内上方分别设有嵌置槽供防拆止风块嵌置,并使该防拆止风块可定位位移于嵌置槽中;防拆止风块系定位嵌置位移于外框上横料下料面的内、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中的嵌置槽内;下横料的上料面设有供内、外扇门/窗安装的内外两导轨及纱门/窗导轨,其中外导轨的高度低于内导轨的高度,且于内导轨的外侧壁面下段设一内凹的回风腔;可塞置于下横料内导轨与纱门/窗导轨间产生横向顶置内扇门/窗的制动杆断面为П形,于其上缘一边具有突出缘。专利摘要一种铝门/窗的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框上横料的室内侧及室外侧的内上方,分别设有嵌置槽供内、外门/窗防拆止风块组配,而下横料供内、外扇门/窗安装的内、外导轨间设成一高低落差,在内导轨的外侧壁面下段设一内凹的回风腔;在下横料内导轨和纱门/窗导轨间塞置一能产生横向顶置内扇门/窗,使内扇门/窗无法位移的制动杆。该技术具有内外扇门/窗防拆、防开回风腔供用风力自动向外迅速吹赶内、外导轨间积水的功能。文档编号E06B3/14GK2409307SQ0021635公开日2000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育志 申请人:李育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门/窗的外框结构,包含上横料、下横料,左直料及右直料,其特征在于:上横料的下料面以分隔板区隔出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及内扇门/窗上缘组配槽和纱门/窗上缘组配槽,于内、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的内上方分别设有嵌置槽供防拆止风块嵌置,并使该 防拆止风块可定位位移于嵌置槽中;防拆止风块系定位嵌置位移于外框上横料下料面的内、外扇门/窗上缘组配槽中的嵌置槽内;下横料的上料面设有供内、外扇门/窗安装的内外两导轨及纱门/窗导轨,其中外导轨的高度低于内导轨的高度,且于内导轨的外侧壁面下 段设一内凹的回风腔;可塞置于下横料内导轨与纱门/窗导轨间产生横向顶置内扇门/窗的制动杆断面为∏形,于其上缘一边具有突出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志
申请(专利权)人:李育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