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21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流架,底座一侧还设有多层阶梯,阶梯搭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梁,横支撑梁与调节机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调节机构包括前横板和后横板,前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前支撑梁上,后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后支撑梁上,前横板和后横板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左层板两侧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右层板连接在第三滑块上,右层板能由动力机构驱动相对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物流架,设计合理,物料装载量大,上、下料方便、快捷。

A Logistics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ogistics frame, one side of th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ulti-layer staircase, which is overlapped on one of the supporting frames; the supporting frame includes a front support beam and a rear support beam, and a cross support beam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support beam and the rear support beam, and the number of cross support beams is the same as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s one by one;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ront cross plate and a rear cross plate, and the front cross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wo branches. On the front support beam of the bracket, the rear transverse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back support beam of the two brackets. The front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rear transverse plate are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e block, the second slide block and the third slide block. The two sides of the left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e block and the second slide block respectively. The righ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slide block, and the right plate can move horizontally relative to the bracket driven by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logistics frame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large material loading capacity, convenient and fast loading and un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架
本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架。
技术介绍
物流货架是用于物流周转中心的货架,一般有仓储货架和贯通式货架,具体应用则视要求而定,物流架的种类多种多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但是,传统的物流架的层板多是固定的,存在上、下料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物流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物流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多个层状布置的层板,所述层板包括左层板和右层板,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均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均通过卡合方式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的上表面为用于承载物料的平面,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的长度和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底座一侧还设有多层阶梯,所述阶梯搭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梁,所述横支撑梁与所述调节机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前横板和后横板,所述前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前支撑梁上,所述后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后支撑梁上,所述前横板和后横板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左层板两侧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所述右层板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块上,所述右层板能由动力机构驱动相对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丝杆和手轮,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支撑架的横支撑梁上,所述第三滑块穿设于所述丝杆内,并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配合,所述手轮套装在所述丝杆外周。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第三滑块上均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左层板、右层板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三滑块为“U”形板,所述第三滑块的两个横向部分分别滑动连接在前横板和后横板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层板能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承,由于层板在支撑架上成层状布置,极大了节省了横向空间,搬运与运输更加的方便。层板由左层板和右层板构成,在工作人员进行下料时,工作人员先将左层板由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取下,再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三滑块运动,第三滑块运动带动右层板向靠近工作人员的方向运动,在右层板运动到工作人员能够着的范围内后,工作人员将右层板由第三滑块上取下,完成整个下料过程。在工作人员进行上料时,工作人员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三滑块运动,第三滑块运动靠近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将右层板放置在第三滑块上,并将物料放置在右层板上,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三滑块带动右层板向远离工作人员的方向运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左层板的两侧分别卡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并将物料放置在左层板上,从而完成整个上料过程。在工作人员够不着位于支撑架上部的层板时,工作人员能够站立在支撑架一侧的阶梯上,设计更加人性化。本技术提出的物流架,设计合理,物料装载量大,上、下料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物流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物流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物流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万向轮13,所述底座1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多个层状布置的层板,所述层板包括左层板6和右层板7,所述左层板6和右层板7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层板6和右层板7均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所述左层板6和右层板7均通过卡合方式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左层板6和右层板7的上表面为用于承载物料的平面,所述左层板6和右层板7的长度和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指的是两个支撑架相对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1一侧还设有多层阶梯4,所述阶梯4搭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梁2和后支撑梁3,所述前支撑梁2和后支撑梁3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梁5,所述横支撑梁5与所述调节机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前横板8和后横板9,所述前横板8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前支撑梁2上,所述后横板9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后支撑梁3上,所述前横板8和后横板9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和第三滑块12,所述左层板6两侧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上,所述右层板7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块12上,所述右层板7能由动力机构驱动相对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层板能用于对物料进行支承,由于层板在支撑架上成层状布置,极大了节省了横向空间,搬运与运输更加的方便。层板由左层板6和右层板7构成,在工作人员进行下料时,工作人员先将左层板6由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上取下,再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三滑块12运动,第三滑块12运动带动右层板7向靠近工作人员的方向运动,在右层板7运动到工作人员能够着的范围内后,工作人员将右层板7由第三滑块12上取下,完成整个下料过程。在工作人员进行上料时,工作人员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三滑块12运动,第三滑块12运动靠近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将右层板7放置在第三滑块12上,并将物料放置在右层板7上,通过动力机构驱动第三滑块12带动右层板7向远离工作人员的方向运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左层板6的两侧分别卡装在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上,并将物料放置在左层板6上,从而完成整个上料过程。在工作人员够不着位于支撑架上部的层板时,工作人员能够站立在支撑架一侧的阶梯4上,设计更加人性化。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丝杆和手轮,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相对的两个支撑架的横支撑梁5上,所述第三滑块12穿设于所述丝杆内,并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配合,所述手轮套装在所述丝杆外周。在对右层板7的位置进行调节时,转动手轮,手轮转动使丝杆同步转动,丝杆转动使第三滑块12进行水平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三滑块12上的右层板7的运动。在有的实施例中,为提高左层板6与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并提高右层板7与第三滑块12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时,所述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以及第三滑块12上均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左层板6、右层板7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凸起。进一步,为使右层板7能够稳定动作,在设计时,所述第三滑块12为“U”形板,所述第三滑块12的两个横向部分分别滑动连接在前横板8和后横板9上。本技术提出的物流架,设计合理,物料装载量大,上、下料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多个层状布置的层板,所述层板包括左层板和右层板,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均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均通过卡合方式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的上表面为用于承载物料的平面,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的长度和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底座一侧还设有多层阶梯,所述阶梯搭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梁,所述横支撑梁与所述调节机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前横板和后横板,所述前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前支撑梁上,所述后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后支撑梁上,所述前横板和后横板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左层板两侧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所述右层板连接在所述第三滑块上,所述右层板能由动力机构驱动相对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多个层状布置的层板,所述层板包括左层板和右层板,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均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能相对所述支撑架进行水平移动,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均通过卡合方式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的上表面为用于承载物料的平面,所述左层板和右层板的长度和与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底座一侧还设有多层阶梯,所述阶梯搭接在其中一个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横支撑梁,所述横支撑梁与所述调节机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前横板和后横板,所述前横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前支撑梁上,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梅李东辉张成福庞得文朱遨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