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514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先对大田土地灌溉浇水,隔天均匀铺撒厩肥与饼肥组成的复合肥1,然后整地、打穴;甘青青兰种子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生长调节剂1浸泡,然后清洗、播种、喷水、控制湿度;在长出新叶30天后在大田土地中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组成的复合肥2,并在隔天喷洒生长调节剂2,在第一次施用复合肥2后每隔30天追施复合肥2,共两次。本发明专利技术以“2穴1行”的穴位分布方式结合生长调节剂浸泡、喷洒,同时辅以最佳追肥方案,在获得高出苗率的同时甘青青兰亩产量提高近50%,且生长周期明显缩短。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Cabbage Blue Blu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cabbage broccoli.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first irrigates the field land, spreads compound fertilizer 1 composed of stable manure and cake fertilizer evenly every other day, then prepares the ground and makes holes; soaks the seeds of Glycyrrhiza glabra with growth regulator 1 composed of gibberellin and cytokinin, then cleans, sows, sprays water and controls humidity; sprays nitrogen fertilizer, phosphorus fertilizer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 in the field soil after 30 days of new leaves growing. Compound fertilizer 2 was sprayed with growth regulator 2 every other day. After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fertilizer 2, compound fertilizer 2 was applied every 30 days, twice in all. The acupoint distribution mode of \2 acupoints and 1 row\ combined with soaking and spraying of growth regulators, and supplemented by the best fertilization scheme, can increase the yield of Ganqinglan mu by nearly 50% while obtaining high seedling rate, and the growth period is obviously short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甘青青兰系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tanguticumMaxim),以全草入药。产于西藏东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及甘肃南部海拔1900~4000m的地方,常在干燥河谷的河岸、田野、草滩或松林边缘生长。甘青青兰是藏药常用药材之一,藏语叫“知羊格”,《晶珠本草》中记载:“知羊格味甘、苦,清胆热,止血,愈疮,燥黄水,阴阳两坡均生,花及叶皆兰色。”藏医用甘青青兰的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肝热、干黄水、愈疮、止血等作用,治肝胃热、黄水疮口不愈、出血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等有效成分,药理作用表明本品具有抗氧化和抗缺氧、抑菌、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由于其疗效确切,甘青青兰作为药材在藏区应用非常普遍,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收录的200个制剂中就有21个制剂使用了甘青青兰,充分说明本品具有良好的医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但目前传统栽培的甘青青兰产量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甘青青兰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方面能对药材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给甘青青兰人工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弥补了野生甘青青兰资源匮乏的不足,改善甘青青兰濒危的现状,从而使种植甘青青兰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药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使得所述栽培方法能够提高甘青青兰的产量;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青青兰的栽培方法,使得所述栽培方法能够缩短甘青青兰的生长周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甘青青兰的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大田土地灌溉浇水,隔天均匀铺撒厩肥与饼肥(菜籽饼)组成的复合肥1,然后整地、打穴;甘青青兰种子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生长调节剂1浸泡;步骤2、浸泡后的甘青青兰种子清洗,然后播种、喷水、控制湿度;步骤3、长出新叶25-35天后在大田土地中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组成的复合肥2,并在隔天喷洒生长调节剂2,在第一次施用复合肥2后每隔25-35天追施复合肥2,共两次;所述生长调节剂2由赤霉素、赤霉素炼乳油、细胞分裂素、酒精和通用型水溶性复合肥组成。针对现有栽培方法存在低产和生长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穴位分布方式,配合生长调节剂并采用最佳的施肥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中,大田土地优选土壤层较厚、酸碱度适中、粘土成分在35~45%、砂度在40~60%的壤土,甘青青兰种子优选贮藏时间1年以内饱满一致无病虫害的甘青青兰种子;播种后喷水用量为2kg/m2,然后整个步骤2的育苗期控制湿度为50-65%;在步骤3中,整个生长期的湿度控制在30-50%。作为优选,所述整地具体为:对地块进行深翻,深度30-45cm,打碎土块,石灰粉消毒整平,以10m为单位,挖掘排水沟,沟深10-20cm,沟宽20-30cm,并除去杂草、石块、宿根及其它杂物,暴晒。作为优选,所述打穴具体为:穴宽20-25cm,穴深为5-10cm,2行穴为一组,穴与穴间隔20cm,组间间隔为30cm。作为优选,所述厩肥与饼肥的质量比为(6-8):(2-4),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比例为7:3;所述复合肥1的用量为1000-2000kg/亩,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1500kg/亩。作为优选,所述生长调节剂1中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质量比为(1-3):(1-3),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1:1;所述生长调节剂1的浓度为150-400mg/kg,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175mg/kg、200mg/kg、300mg/kg或350mg/kg;所述浸泡的时间为1-4h,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为1h、2h、3h或4h。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肥2采用常规的氮磷钾复合肥,所述氮肥、磷肥和钾肥以元素含量计,质量比为(2-4):(1-3):(1-3),更具体地为3:2:2;其中,氮肥选自碳酸氢铵、硫酸铵、尿素等,磷肥选自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磷酸一钙类磷肥;钾肥选自硫酸钾等;步骤3每次施用复合肥2的用量为0.4-0.6kg/m2,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次为0.5kg/m2,第二次为0.4kg/m2,第三次为0.6kg/m2,每次间隔30天,第一次施肥距长出新叶为30天。作为优选,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生长调节剂2由65%赤霉素、3%的赤霉素炼乳油、20%的细胞分裂素、2%酒精和10%通用型水溶性复合肥(购于农丰益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组成,浓度为10-30mg/L,喷洒量为15-20L/亩。本专利技术栽培过程中可参照一般的田间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比如定期除草,尤其在育苗期间要及时拔出小草,同时防治病虫害;入秋前10天左右或秋季采收。此外,在育苗期长出新叶后,如发现有缺苗情况,在该缺苗穴内灌水湿润土壤,使其湿度在70%以上,并选择带叶甘青青兰的嫩枝,置于浓度为50-150mg/L(优选为100mg/L)的生长调节剂1中浸泡1-3h(优选为2h),将浸泡后的嫩枝扦插至穴内。采用本专利技术栽培方法和对照的栽培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甘青青兰亩产125-145kg/亩,生长周期为115-125天,而对照的栽培方法亩产在80-85kg/亩,生长周期为135-140天,两者相比,本专利技术栽培方法能够将甘青青兰亩产提高至近50%,生长周期缩短10-15天。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以“2穴1行”的穴位分布方式结合生长调节剂浸泡、喷洒,同时辅以最佳追肥方案,在获得高出苗率的同时甘青青兰亩产量提高近50%,且生长周期明显缩短。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栽培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以下就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甘青青兰栽培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甘青青兰的栽培方法①选种:优选贮藏时间1年以内饱满一致无病虫害的甘青青兰种子;②选地:优选土壤层较厚、酸碱度适中、粘土成分在35~45%、砂度在40~60%的壤土;③整地:整地前以2kg/m2的水灌溉,隔天以1500kg/亩的比例均匀铺撒复合肥1(厩肥:饼肥(菜籽饼)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例为7:3),并对地块进行深翻,深度30-45cm,打碎土块,石灰粉消毒整平,以10m为单位,挖掘排水沟,沟深10-20cm,沟宽20-30cm,并除去杂草、石块、宿根及其它杂物,暴晒。④打穴:穴宽20-25cm,穴深为5-10cm,2行穴为一组,穴与穴间隔20cm,组间间隔为30cm。⑤播种育苗:播种前,将甘青青兰种子用200mg/kg、比例为1:1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生长调节剂1浸泡1h,然后以水清洗2~3次,每穴2-3颗种子播种,播种完后以2kg/m2的用水量喷水,种子育苗期间的湿度控制在50-65%。长出新叶后,如发现有缺苗情况,在该缺苗穴内灌水湿润土壤,使其湿度在70%以上,并选择带叶甘青青兰的嫩枝,置于浓度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青青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大田土地灌溉浇水,隔天均匀铺撒厩肥与饼肥组成的复合肥1,然后整地、打穴;甘青青兰种子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生长调节剂1浸泡;步骤2、浸泡后的甘青青兰种子清洗,然后播种、喷水、控制湿度;步骤3、长出新叶25‑35天后在大田土地中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组成的复合肥2,并在隔天喷洒生长调节剂2,在第一次施用复合肥2后每隔25‑35天追施复合肥2,共两次;所述生长调节剂2由赤霉素、赤霉素炼乳油、细胞分裂素、酒精和通用型水溶性复合肥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青青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大田土地灌溉浇水,隔天均匀铺撒厩肥与饼肥组成的复合肥1,然后整地、打穴;甘青青兰种子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组成的生长调节剂1浸泡;步骤2、浸泡后的甘青青兰种子清洗,然后播种、喷水、控制湿度;步骤3、长出新叶25-35天后在大田土地中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组成的复合肥2,并在隔天喷洒生长调节剂2,在第一次施用复合肥2后每隔25-35天追施复合肥2,共两次;所述生长调节剂2由赤霉素、赤霉素炼乳油、细胞分裂素、酒精和通用型水溶性复合肥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厩肥与饼肥的质量比为(6-8):(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1的用量为1000-2000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调节剂1中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月王药诊生态藏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