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94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属于电磁元件技术领域。所述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包括磁钢底座、空心圆柱形永磁钢、外磁极片、圆柱形永磁钢、内磁极片、线圈骨架和线圈;空心圆柱形永磁钢和圆柱形永磁钢粘接在磁钢底座上,且两者均与磁钢底座共轴;外磁极片粘接在空心圆柱形永磁钢上表面,内磁极片粘接在圆柱形永磁钢上表面。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构成线圈结构悬挂于内磁极片之上,缠绕线圈的侧壁嵌入外磁极片和内磁极片之间的气隙之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永久磁钢结构,能在气隙区域产生很高的磁感应强度,在产生同样电磁力时磁力矩器消耗的功耗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元件
,涉及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该力矩器以永久磁钢做激磁磁场源,线圈通电后受力在磁场中运动,该结构的特点是:采用双永久磁钢结构,能在气隙区域产生很高的磁感应强度,在产生同样电磁力时磁力矩器消耗的功耗较低。
技术介绍
在一些高精密惯性仪表中,如挠性加速度计,需要力矩器作为系统的反馈执行器。现有的磁力矩器通常为单永久磁铁结构,气隙区域磁感应强度低,驱动指定力时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流,因此功耗较大;同时较大的功耗会产生较大的焦耳热,从而使磁力矩器产生更大的温度漂移,降低磁力矩器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永磁力矩器,提高气隙的磁感应强度,降低磁力矩器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基于双永久磁钢结构的低功耗磁力矩器,解决现有磁力矩器气隙区域磁感应强度低,驱动功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包括磁钢底座(1)、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外磁极片(3)、圆柱形永磁钢(4)、内磁极片(5)、线圈骨架(6)和线圈(7);磁钢底座(1)上设置环形凸台,凸台两侧槽口分别放置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粘接在磁钢底座(1)上,且两者均与磁钢底座(1)共轴;外磁极片(3)为空心圆柱形磁极片,粘接在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上表面,且与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共轴,内径和外径分别相等;内磁极片(5)为圆柱体,粘接在圆柱形永磁钢(4)上表面,且与圆柱形永磁钢(4)共轴,直径相等。线圈(7)缠绕在线圈骨架(6)上构成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与内磁极片(5)共轴,且悬挂于内磁极片(5)之上。所述线圈骨架(6)为中空圆柱体,线圈(7)缠绕在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且缠绕线圈(7)的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嵌入外磁极片(3)和内磁极片(5)之间的气隙之中。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是一种25~85℃温度范围内的低温度系数永磁材料,其剩磁均沿中心轴线方向,两者剩磁方向相反,如约定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靠近外磁极片(3)一侧为N极,靠近磁钢底座(1)一侧为S极,则柱形永磁钢(4)靠近内磁极片(5)一侧为S极,靠近磁钢底座(1)一侧为N极。外磁极片(3)和内磁极片(5)的内间距为0.5mm~1.2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低功耗永磁力矩器,所采用的双永久磁钢结构,实现了更大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在驱动一定力时降低了磁力矩器的功耗,减小了气隙工作区域的温度漂移,提高了磁力矩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磁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线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力矩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力矩器与图4所示的力矩器在气隙中轴线上径向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示意图。图中:1.磁钢底座;2.空心圆柱形永磁钢;3.外磁极片;4.圆柱形永磁钢;5.内磁极片;6.线圈骨架;7.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包括磁钢底座1、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外磁极片3、圆柱形永磁钢4、内磁极片5、线圈骨架6和线圈7。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均采用钐钴磁钢,其剩磁均沿中心轴线方向,两者剩磁方向相反,剩磁大小为0.8T~1.2T,其中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靠近上方外磁极片3一侧为N极,靠近下方磁钢底座1一侧为S极;则圆柱形永磁钢4靠近上方内磁极片5一侧为S极,靠近下方磁钢底座1一侧为N极。所述磁钢底座1为圆柱形,中间具有圆环形凸台,凸台两侧的槽口分别放置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且两者均与磁钢底座1共轴;外磁极片3为空心圆柱形磁极片,将其粘接在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上表面,且与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共轴,并且二者内径和外径分别相等;内磁极片5为圆柱状结构,将其一侧底面粘接在圆柱形永磁钢4上表面,且与圆柱形永磁钢4共轴;所述圆柱形永磁钢4和内磁极片5的直径相等。所述外磁极片3和内磁极片5的内间距(即外磁极片3的内壁和内磁极片5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0.5~1.2mm,优选0.9mm。所述凸台的厚度刚好就是所述内间距尺寸,也是所述磁力矩器的气隙尺寸。线圈7缠绕在线圈骨架6上构成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与内磁极片5共轴,且应用时悬挂于内磁极片5之上,线圈骨架6可和被驱动结构连接,对线圈7施加电流,可对被驱动结构产生沿磁铁轴线方向的电磁力。如图3所示,所述线圈骨架6为只有顶面没有底面的圆筒状结构,所述线圈7缠绕在所述圆筒状结构的侧壁上,并且在悬挂所述的线圈结构后,线圈7的部分伸入到气隙内。所述气隙设置凸台位置所对应的外磁极片3和内磁极片5的内间距部分。所述的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采用粘结的方式固定在磁钢底座1上。所述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的高度相同,外磁极片3的高度等于或高于内磁极片5的高度。图4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力矩器,与本专利技术的双磁钢设计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力矩器在气隙区域的径向磁感应强度更大。两种结构工作气隙中轴线上径向磁感应强度分布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磁感应强度峰值为传统结构的1.88倍。由于磁路结构能够提供给线圈的径向磁感应强度更大,使线圈在产生相同轴向力或电磁力时,驱动功耗更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钢底座(1)、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外磁极片(3)、圆柱形永磁钢(4)、内磁极片(5)、线圈骨架(6)和线圈(7);磁钢底座(1)上设置环形凸台,凸台两侧槽口分别放置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粘接在磁钢底座(1)上,且两者均与磁钢底座(1)共轴;外磁极片(3)为空心圆柱形磁极片,粘接在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上表面,且与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共轴,内径和外径分别相等;内磁极片(5)为圆柱体,粘接在圆柱形永磁钢(4)上表面,且与圆柱形永磁钢(4)共轴,直径相等;线圈(7)缠绕在线圈骨架(6)上构成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与内磁极片(5)共轴,且悬挂于内磁极片(5)之上;所述线圈骨架(6)为中空圆柱体,线圈(7)缠绕在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且缠绕线圈(7)的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嵌入外磁极片(3)和内磁极片(5)之间的气隙之中;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的剩磁均沿中心轴线方向,两者剩磁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永磁力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钢底座(1)、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外磁极片(3)、圆柱形永磁钢(4)、内磁极片(5)、线圈骨架(6)和线圈(7);磁钢底座(1)上设置环形凸台,凸台两侧槽口分别放置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粘接在磁钢底座(1)上,且两者均与磁钢底座(1)共轴;外磁极片(3)为空心圆柱形磁极片,粘接在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上表面,且与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共轴,内径和外径分别相等;内磁极片(5)为圆柱体,粘接在圆柱形永磁钢(4)上表面,且与圆柱形永磁钢(4)共轴,直径相等;线圈(7)缠绕在线圈骨架(6)上构成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与内磁极片(5)共轴,且悬挂于内磁极片(5)之上;所述线圈骨架(6)为中空圆柱体,线圈(7)缠绕在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且缠绕线圈(7)的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嵌入外磁极片(3)和内磁极片(5)之间的气隙之中;空心圆柱形永磁钢(2)和圆柱形永磁钢(4)的剩磁均沿中心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爽周震高山张宇刘迪李烁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