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491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属于电力施工工程领域。现有的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支撑结构不稳定,修检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且许多电力检修施工辅助装置不能方便的伸缩和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汽车载体和驾驶控制室,可方便地将检修施工管理装置进行移动,通过设置有伸缩驱动装置和升降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电力检修施工辅助装置稳定性更好,提高了电力检修高空作业的工作效率,设置有绝缘攀爬装置,在绝缘攀爬装置上端设置锁扣和弹力安全带,施工者在施工时穿上弹力安全衣可以防止高空坠落,设置有绝缘攀爬杆,降低了施工者在施工时触电的隐患,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的普通的电力检修施工辅助装置设计更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势。近年来,电力工程发展迅速,且为推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电力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技术,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技术上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电力工程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电力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以电力检修施工技术的问题为主,主要表现在电力检修施工技术水平落后,电力检修施工技术的安全意识匮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由于电力检修以及电力施工的特殊工作性质,其工作内容存在危险性,所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十分必要的。在电力检修施工实际作业过程中,一些电力检修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严重匮乏,经常出现作业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仅仅依赖于自身以往的经验,进行电力检修与施工。在电力检修与施工过程中,这种危险的作业方式,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伤亡,因此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作为电力检修施工时的辅助装置时很有必要的。现有的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存在支撑结构不稳定,修检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且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包括汽车载体(3)、支撑框架(4)、升降装置(18)和绝缘工作框(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攀爬装置(20),所述汽车载体(3)右侧与驾驶控制室(1)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汽车载体(3)与驾驶控制室(1)底部均活动安装有车轮(2),所述汽车载体(3)内部中间设置有电源箱(14),所述汽车载体(3)上表面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轴承A(13),所述汽车载体(3)上表面右侧前后对称安装有轴承B(15),所述轴承A(13)上侧与支撑框架(4)底部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4)底部中间设置有方形槽(22),所述方形槽(22)下侧活动安装有倍力气缸(16),所述倍力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包括汽车载体(3)、支撑框架(4)、升降装置(18)和绝缘工作框(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攀爬装置(20),所述汽车载体(3)右侧与驾驶控制室(1)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汽车载体(3)与驾驶控制室(1)底部均活动安装有车轮(2),所述汽车载体(3)内部中间设置有电源箱(14),所述汽车载体(3)上表面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轴承A(13),所述汽车载体(3)上表面右侧前后对称安装有轴承B(15),所述轴承A(13)上侧与支撑框架(4)底部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4)底部中间设置有方形槽(22),所述方形槽(22)下侧活动安装有倍力气缸(16),所述倍力气缸(16)下侧与轴承B(15)上侧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倍力气缸(16)与电源箱(14)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框架(4)外侧前后壁面上均设置有伸缩驱动装置(17),所述支撑框架(4)前后壁内部均设置有滑槽A(5),所述支撑框架(4)内侧壁面与绝缘工作框(19)外侧壁面活动连接,所述绝缘工作框(19)左端前后外侧壁面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块(6),所述螺纹块(6)中部贯穿滑槽A(5)并与伸缩驱动装置(17)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框架(4)左壁面内侧与升降装置(18)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18)右侧与绝缘工作框(19)内侧活动连接,所述绝缘工作框(19)内部右侧设置有电力修检工具箱(39),所述电力修检工具箱(39)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隔板(41),所述没两个隔板(41)之间形成一个储物格(40),所述绝缘工作框(19)右侧壁面顶端与绝缘攀爬装置(2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攀爬装置(20)顶端设置有电力修检探测仪(21),所述电力修检探测仪(21)与电源箱(1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检修施工安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圆柱凸起(11),所述圆柱凸起(11)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A(12),所述转轴A(11)前后两端与轴承A(13)内侧轴心位置活动连接,所述倍力气缸(16)上端内部活动套接有转轴C(2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源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凯承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