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4899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位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对位板以及对位机构,所述基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对位板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区域;所述对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通过所述对位机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对位板处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对位板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受到从所述对位板向所述基座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对位机构将所述第二区域对准所述第一区域,以将所述对位板处在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终态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位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对位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留给配件的容置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小,这就要求配件的尺寸足够小,以使配件能够容纳在电子设备的容置空间内。而配件在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和与其匹配的其他配件进行功能性测试,尺寸小的配件和与其匹配的其他配件在连接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目测确定是否对位。例如:公座尺寸小,在公座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公座和母座连接以实现对公座进行功能性测试,在公座和母座连接的过程中,是通过目测确定公座和母座是否对位,目测对位后将公座和母座连接,然后进行测试进程。专利技术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位不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位辅助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对位不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位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对位板以及对位机构,所述基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对位板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区域;所述对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通过所述对位机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对位板处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对位板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受到从所述对位板向所述基座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对位机构将所述第二区域对准所述第一区域,以将所述对位板处在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终态位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机构包括:限位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转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转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对位板限定在所述初始位置,在所述对位板受到所述外力时,所述对位板绕所述转动组件向所述基座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将所述第二区域对准所述第一区域。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并和所述第一柱体平行;所述对位板夹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对位板面向所述第一柱体的表面并和所述第一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对位板面向所述第二柱体的表面并和所述第二柱体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自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对位板方向延伸有一凸块;所述对位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对位板和所述凸块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对位板受到所述外力后并处在所述终态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凸块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一助力组件和第二助力组件,所述第一助力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所述第二助力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在所述对位板受到所述外力时,所述第一助力组件工作并提供给所述对位板与所述外力方向相同的力;在所述对位板从所述终态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恢复的过程中,所述对位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受到和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力时,所述第二助力组件工作并提供给所述对位板和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力。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助力组件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在所述对位板上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的位置相对;在所述对位板受到所述外力时,所述第二磁吸件靠近所述第一磁吸件后,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一磁吸件吸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助力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对位板处于所述终态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对位板在从所述终态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恢复的过程中,所述对位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受到和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力,所述弹性件形变恢复给予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外力方向相反的力。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一区域固设有第一连接器,所述对位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时,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对位板的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装配孔和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装配孔和所述对位板边缘;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装配孔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尾部卡合在所述缺口。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在对位板从初始位置向终态位置活动的过程中,对位机构将第二区域对准第一区域,从而实现了第二表面贴合于第一表面时,第二区域精准对位于第一区域。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A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2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位辅助装置,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基座10、对位板20以及对位机构30;基座10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包括:第一区域111;对位板20具有第二表面21,第二表面21包括:第二区域211;对位机构30分别连接基座10和对位板20,对位板20通过对位机构30可活动的连接基座10;对位板20处在初始位置时,基座10和对位板20之间具有间隙,且第一表面11面向第二表面21;在对位板20背离第二表面21的表面受到从对位板20向基座10方向的外力时,对位机构30将第二区域211对准第一区域111,以将对位板20处在第二表面21贴合于第一表面11的终态位置。其中,基座10用于连接第一待对位件,且第一待对位件连接在第一表面11的第一区域111;基座10可以放置在承载面,而承载面一般为平面,因此,基座10背离第一表面11的表面可以为一个平整的表面,以此来实现将基座10放置在承载面后基座10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确保了对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对位板,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区域;对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通过所述对位机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对位板处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对位板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受到从所述对位板向所述基座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对位机构将所述第二区域对准所述第一区域,以将所述对位板处在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终态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对位板,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第二区域;对位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通过所述对位机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对位板处在初始位置时,所述基座和所述对位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对位板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受到从所述对位板向所述基座方向的外力时,所述对位机构将所述第二区域对准所述第一区域,以将所述对位板处在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终态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机构包括: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转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和所述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通过所述转动组件转动的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对位板限定在所述初始位置,在所述对位板受到所述外力时,所述对位板绕所述转动组件向所述基座的方向转动,所述转动组件将所述第二区域对准所述第一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柱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并和所述第一柱体平行;所述对位板夹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对位板面向所述第一柱体的表面并和所述第一柱体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对位板面向所述第二柱体的表面并和所述第二柱体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自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对位板方向延伸有一凸块;所述对位板处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对位板和所述凸块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对位板受到所述外力后并处在所述终态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贴合于所述凸块面向所述第二表面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山周昱
申请(专利权)人: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