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显示屏的应用无论是在个人行动装置,如手机或平板电脑,或是大尺寸的显示器件,目前都为硬屏设计,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为主流。而为了提高显示效果,进而发展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na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并在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上被使用。OLED面板具有自发光、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块、视角广、重量轻等一系列有点,更是由于其可绕折性备受关注。有别于传统硬屏,柔性OLED面板的外观可以具有更多样化的设计,可以提供不同于硬屏平直画面的视觉感受。然而,无论是硬屏或是柔性显示屏,目前改良的趋势都着重在显示效果的提升,对于显示器件的显示形态却少见有任何改变,尤其目前的柔性显性屏并未透过不同的显示形态表现其柔性特性,在用户体验上和现在的LCD屏,差异不大。有鉴于此,有必要改进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形态,以有效表现出柔性显示屏的柔性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显示部、一第二显示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及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以供弯折,使所述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位于不同的平面;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内,所述传感器用以感测所述弯折部是否弯折;及一控制模组,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内,并电性连接于所述传感器;其中所述控制模组于所述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弯折部弯折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部显示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部显示第二画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显示部、一第二显示部,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部及所述第二显示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以供弯折,使所述第一显示部及第二显示部位于不同的平面;一传感器,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内,所述传感器用以感测所述弯折部是否弯折;及一控制模组,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内,并电性连接于所述传感器;其中所述控制模组于所述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弯折部弯折时,控制所述第一显示部显示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部显示第二画面。2.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显示部及所述第二显示部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显示部、所述第二显示部,及所述弯折部共同显示一全画面,且所述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画面的尺寸分别小于所述全画面,所述第一画面相同于所述第二画面。3.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一应变传感器,设于所述弯折部的一端部,所述应变传感器包括一弯曲部及一连接所述弯曲部的布线部,所述控制模组电性连接所述布线部,其中所述控制模组存储有一预定电阻值,所述弯曲部于所述弯折部弯折时产生一改变电阻值,当所述改变电阻值不同于所述预定电阻值时,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一显示部显示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部显示第二画面。4.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其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的发射元件,及一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接收元件,所述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元件发出的信号,所述控制模组存储有一预定距离阀值,并电性连接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且所述控制模组依据所述信号产生一对应所述发射元件及接收元件之间的距离值;其中当所述距离值不同于所述预定距离阀值,所述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第一显示部显示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显示部显示第二画面。5.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更用于显示第三画面,其不同于所述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画面。6.如权利要求5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更包括一触控膜层,设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月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