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529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抗反射结构以及多个触控电极。抗反射结构包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导电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三绝缘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以及第四绝缘层位于第三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或氮化硅,且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或氧化锶,且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且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这些触控电极位于第三绝缘层与第四绝缘层之间。

Anti-reflection Integrated Touch Display Pa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reflection integrated touch display panel, which comprises an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 and a plurality of touch electrodes.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the conductive layer, the third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fourth insulating layer are located on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The material of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includes silicon oxide or silicon nitrid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is 0.1 micron to 2 micron. The material of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includes silicon oxide or strontium oxid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is 0.001 micron to 0.1 micron. The material of conductive layer contains molybdenum, and the thickness of conductive layer is from 0.01 micron to 0.05 micron. The fourth insulating layer consists of silicon nitrid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fourth insulating layer is 0.001 micron to 0.3 micron. These touch electrodes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third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fourth insulating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
中,主动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被广泛应用于显示装置中。其中,上发光式主动有机发光二极管(top-viewOLED)的结构中,因其开口率较高,且不受薄膜晶体管数目增加的影响,故较为常见。但因其结构中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层,而需于封装盖板外贴附圆偏光片(circularpolarizer)降低外界光反射,以防止影响对比。然而,圆偏光片的价格昂贵,因此使得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也跟着提高,且目前市面上的圆偏光片的光穿透率不佳,因而使发光二极管的亮度降低,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降低。此外,圆偏光片的厚度还会导致显示面板的中性轴偏移,因此降低显示面板的可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抗反射结构以及多个触控电极。抗反射结构包含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上、导电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第三绝缘层位于第二绝缘层上、以及第四绝缘层位于第三绝缘层上。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氧化锶(SrO),且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SiNx),且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这些触控电极位于第三绝缘层与第四绝缘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更包含主动元件以及电致发光元件。电致发光元件包含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主动元件、第二电极、以及发光层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第一绝缘层位于第二电极并与该第二电极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更包含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保护层以及接合胶层。抗反射结构、这些触控电极、主动元件、电致发光元件位于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的垂直距离为7.5微米至15微米。结合胶层位于保护层以及第二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中,由于可通过将触控电极整合进抗反射结构之中,再将抗反射结构整合进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因此,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可以达成内建式触控的需求以及轻薄化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效果,更能减少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中性轴的偏移,以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可挠性。图案化的触控电极还能应用为遮光层、降低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光反射率、防止影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对比、以及降低噪声对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干扰。此外,抗反射结构还能同时减少外界光的反射并提升光穿透率,进而能够防止外界光影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对比并提升电致发光元件出光的亮度,以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此外,更可通过抗反射结构以取代传统的圆偏光片,进一步降低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抗反射结构的光穿透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降低抗反射结构的光反射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电致发光元件的亮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防止影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对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降低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供轻薄化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减少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中性轴的偏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可挠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降低噪声对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干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对噪声的屏蔽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提升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品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区域R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4A为可见光波段长及抗反射结构的光穿透率关系图。图4B为可见光波段长及抗反射结构的光反射率关系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10A: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100:第一基板120:像素定义层122:容置区200:第二基板220:接合胶层240:保护层300、300A:抗反射结构310:第一绝缘层320、320A:第二绝缘层330、330A:第三绝缘层332、332A:第一子绝缘层334、334A:第二子绝缘层340:第四绝缘层360、360A:导电层362A:区块400:电致发光元件410:第一电极420:第二电极A-A’:剖面线CH:通道层D:漏极EL:发光层G:栅极H1、H2:垂直距离IC:驱动电路O1:开口PS:间隙物R:区域S:源极T:主动元件TL:触控信号线TP:触控电极V1:接触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为方便说明及观察,图1省略绘制部分构件。图2为图1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区域R的局部放大上视示意图,为方便说明及观察,图2省略绘制部分构件。图3为图2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图2及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10包含抗反射结构300以及多个触控电极TP。在本实施例中,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包含第一基板100、抗反射结构300、多个触控电极TP、第二基板200、保护层240以及接合胶层220。抗反射结构300以及触控电极TP位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接合胶层220位于保护层240以及第二基板200之间。举例而言,保护层240通过接合胶层220配置于第二基板200的一侧上,以提供第二基板200防止刮伤或冲击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层240的材质可包括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亚酰胺(polyimide,PI)或三乙酰基纤维(triacetylcellulose,TAC),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200的垂直距离H1为7.5微米至15微米,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触控电极TP以阵列方式排列于第一基板100上。第一基板1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其他可以透光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例如用于承载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的阵列基板,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10更包含多条触控信号线TL。这些触控电极TP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触控信号线TL。在本实施例中,这些触控信号线TL分别电性连接各触控电极TP以及驱动电路IC。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抗反射结构,包含;一第一绝缘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氧化锶(SrO),且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一导电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该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一第三绝缘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以及一第四绝缘层位于该第三绝缘层上,其中该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SiNx),且该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以及多个触控电极,位于该第三绝缘层与该第四绝缘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4 TW 1071283851.一种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抗反射结构,包含;一第一绝缘层,其中该第一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一第二绝缘层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二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氧化锶(SrO),且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1微米;一导电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其中该导电层的材料包含钼,且该导电层的厚度为0.01微米至0.05微米;一第三绝缘层位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以及一第四绝缘层位于该第三绝缘层上,其中该第四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氮化硅(SiNx),且该第四绝缘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至0.3微米;以及多个触控电极,位于该第三绝缘层与该第四绝缘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主动元件;以及一电致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主动元件;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二电极上并与该第二电极接触;以及一发光层位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反射整合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绝缘层包含:一第一子绝缘层位于该些触控电极与该导电层之间,其中该第一子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氮化硅(SiNx),且该第一子绝缘层的厚度为0.1微米至2微米;以及一第二子绝缘层位于该第一子绝缘层与该第二绝缘层之间,其中该第二子绝缘层的材料包含氧化硅(SixOy)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濬成李文仁黄彦士陈加明柯婷玮叶佳元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