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411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包括第一电杆、第二电杆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为内设空腔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盘的顶端和底端中部均焊接有固定桶,所述固定桶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个固定筋肋,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部均开有圆孔,且靠近底部圆孔内嵌装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内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圆周内壁螺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设有限位圆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紧紧地将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结合在一起,并且减小了半圆环内壁与电杆的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因此抱箍与电杆之间的受力面积变小,受力变得集中,摩擦力增大减小了打滑的可能性。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le holding hoop with reinforcing function at a pole connecting joi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e holding hoop with reinforcing function at the pole connection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ole, a second pole and a fixing plate. The fixing plate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with an inner cavity, and a fixing barrel is weld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middle parts of the fixing plate. The circumferential outer wall of the fixing barrel has four fixing ribs, and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xing plate are both middle. A circular hole is opened and a sliding bearing is embedded in the circular hole near the bottom. The sliding bearing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n inner threaded pipe.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threaded pipe is screwed with a transmission rod, and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ring. The invention can tightly combine the first pole and the second pole, and reduce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mi-ring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pole, so that the force area between the hoop and the pole becomes smaller, the force becomes concentrated, and the friction force increases, thus reducing the possibility of sli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杆抱箍
,尤其涉及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
技术介绍
水泥电线杆按照截面可以分为方形、八角形、工字形、环形或其他一些异型截面电线杆,其中在国内比较常用的为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环形混凝土电杆又可以分为锥形杆和等径杆。对电杆进行对接时需要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抱箍。且在现有技术中,抱箍一般采用与电杆配合的圆弧形设计,因此当抱箍合拢之后,抱箍的内圈与固定杆之间为面接触,因此抱箍与固定杆之间的受力面积较大,受力较为分散,因此容易因摩擦力不够大而出现打滑的情况,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包括第一电杆、第二电杆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为内设空腔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盘的顶端和底端中部均焊接有固定桶,所述固定桶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个固定筋肋,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部均开有圆孔,且靠近底部圆孔内嵌装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内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圆周内壁螺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设有限位圆环,且传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根开口向下的C型钢滑轨,且C型钢滑轨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底端均焊接有楔形插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的圆周外壁靠近接口处卡接有两个半圆环,且半圆环的圆周内壁卡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凸块。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圆环的中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盘的圆周外壁上,且两个半圆环铰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下表面的固定桶圆周外壁的固定筋肋与第一电杆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五毫米,且固定筋肋的顶端远离固定桶的一侧设有倒角。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固定桶和固定桶周边的固定筋肋构成芯棒,且T形滑块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嵌装有滚珠。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管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焊接有转动盘,且固定桶的圆周内壁开有与转动盘相适配的环形槽,内螺纹管的圆周外壁靠近中部套接有从动齿轮环。优选的,所述固定盘侧面开有矩形缺口,且矩形缺口内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中间插接有轴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铰接在一起的两个半圆环,配合橡胶凸块可以紧紧地将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结合在一起,并且减小了半圆环内壁与电杆的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因此抱箍与电杆之间的受力面积变小,受力变得集中,摩擦力增大减小了打滑的可能性。2.通过设置四个滑动连接在C型钢滑轨内的楔形插板,配合螺旋下降的传动杆可以将四个楔形插板慢慢地插接入固定筋肋和第二电杆的内壁之间,从而让第二电杆与芯棒的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防止其顶端产生晃动,保证了对接后电杆的垂直。3.通过设置在固定筋肋边缘处倒角,从而在安装过程中更加方便将中间的芯棒插接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的端部。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芯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杆、2-从动齿轮、3-橡胶凸块、4-半圆环、5-主动齿轮、6-固定筋肋、7-固定桶、8-C型钢滑轨、9-T形滑块、10-传动杆、11-楔形插板、12-第二电杆、13-固定盘、14-环形槽、15-转动盘、16-内螺纹管、17-滑动轴承、18-耐磨环、19-矩形缺口、20-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包括第一电杆1、第二电杆12和固定盘13,固定盘13为内设空腔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盘13的顶端和底端中部均焊接有固定桶7,固定桶7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个固定筋肋6,固定盘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部均开有圆孔,且靠近底部圆孔内嵌装有滑动轴承17,滑动轴承17内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6,内螺纹管16的圆周内壁螺接有传动杆10,传动杆10的顶端设有限位圆环,且传动杆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耐磨环18,耐磨环18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根开口向下的C型钢滑轨8,且C型钢滑轨8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9,T形滑块9的底端均焊接有楔形插板11。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杆1和第二电杆12的圆周外壁靠近接口处卡接有两个半圆环4,且半圆环4的圆周内壁卡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凸块3。其中,两个半圆环4的中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盘13的圆周外壁上,且两个半圆环4铰接在一起,配合橡胶凸块3可以紧紧地将第一电杆1和第二电杆12结合在一起,并且减小了半圆环4内壁与电杆的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抱箍与电杆之间的受力面积变小,受力变得集中,摩擦力增大减小了打滑的可能性。其中,固定盘13下表面的固定桶7圆周外壁的固定筋肋6与第一电杆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五毫米,且固定筋肋6的顶端远离固定桶7的一侧设有倒角,从而在安装过程中更加方便将中间的芯棒插接第一电杆1和第二电杆12的端部。其中,固定盘13、固定桶7和固定桶7周边的固定筋肋构成芯棒,且T形滑块9的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嵌装有滚珠,配合螺旋下降的传动杆10可以将四个楔形插板11慢慢地插接入固定筋肋6和第二电杆12的内壁之间,从而让第二电杆12与芯棒的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防止其顶端产生晃动,保证了对接后电杆的垂直。其中,内螺纹管16的圆周外壁靠近顶端焊接有转动盘15,且固定桶7的圆周内壁开有与转动盘15相适配的环形槽14,内螺纹管16的圆周外壁靠近中部套接有从动齿轮环2。其中,固定盘13侧面开有矩形缺口19,且矩形缺口19内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互相啮合的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的中间插接有轴杆20。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由固定盘13、固定桶7和固定桶7周边的固定筋肋构成的芯棒插入第一电杆1的顶端,之后再将第二电杆12的底端插入到芯棒的顶端,之后再从固定盘13的侧面慢慢拨动主动齿轮5,从而带动传动杆10慢慢旋转下降,从而将四个楔形插板11慢慢地插接入固定筋肋6和第二电杆12的内壁之间,以让第二电杆12与芯棒的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防止其顶端产生晃动,保证了对接后电杆的垂直;最后再将两个半圆环配合橡胶凸块紧紧地将第一电杆和第二电杆箍在一起,并且减小了半圆环内壁与电杆的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抱箍与电杆之间的受力面积变小,受力变得集中,摩擦力增大减小了打滑的可能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包括第一电杆(1)、第二电杆(12)和固定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3)为内设空腔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盘(13)的顶端和底端中部均焊接有固定桶(7),所述固定桶(7)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个固定筋肋(6),所述固定盘(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部均开有圆孔,且靠近底部圆孔内嵌装有滑动轴承(17),所述滑动轴承(17)内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6),所述内螺纹管(16)的圆周内壁螺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顶端设有限位圆环,且传动杆(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耐磨环(18),所述耐磨环(18)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根开口向下的C型钢滑轨(8),且C型钢滑轨(8)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9),所述T形滑块(9)的底端均焊接有楔形插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包括第一电杆(1)、第二电杆(12)和固定盘(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13)为内设空腔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盘(13)的顶端和底端中部均焊接有固定桶(7),所述固定桶(7)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个固定筋肋(6),所述固定盘(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部均开有圆孔,且靠近底部圆孔内嵌装有滑动轴承(17),所述滑动轴承(17)内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管(16),所述内螺纹管(16)的圆周内壁螺接有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的顶端设有限位圆环,且传动杆(1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耐磨环(18),所述耐磨环(18)的圆周外壁均布有四根开口向下的C型钢滑轨(8),且C型钢滑轨(8)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块(9),所述T形滑块(9)的底端均焊接有楔形插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杆(1)和第二电杆(12)的圆周外壁靠近接口处卡接有两个半圆环(4),且半圆环(4)的圆周内壁卡接有等距离分布的橡胶凸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杆连接缝处用具有加固功能的电杆抱箍,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献忠徐祖建苏平金丽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赞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