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327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它包括模具套,模具套是由上模套和下模套组成,上模套和下模套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在模具套内安装有模芯,模芯是由上模芯和下模芯构成,上模芯和下模芯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上模芯安装在上模套内,下模芯安装在下模套内,在模芯中心设有变径通道;在上模套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套槽和右上模套槽,在下模套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套槽和右下模套槽,在上模芯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芯槽和右上模芯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可拆卸式的开合结构,可以灵活选择拉拔的加工段,而且能够一次完成拉拔工序的操作,避免了反复的往返操作的繁琐。

A Open-close Profile Drawing Die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troduces an open-close profile drawing die, which includes a die sleeve. The die sleeve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die sleeve and a lower die sleeve. The upper die sleeve and a lower die sleeve are both semi-circular and matched. A die core is installed in the die sleeve. The die core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die core and a lower die core. The upper die core and a lower die core are both semi-circular and matched, and the upper die core are installed in the upper die sleeve. The lower die core is installed in the lower die sleeve, and there is a variable path in the center of the die core; the left upper die sleeve groove and the right upper die sleeve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pening ends of the upper die sleeve; the left lower die sleeve groove and the right lower die sleeve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pening ends of the lower die sleeve; the left upper die core groove and the right upper die core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outer side opening ends of the upper die core. The invention adopts a detachable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can flexibly select the drawing processing section, and can complete the operation of the drawing process at one time, thus avoiding the tedious repeated round trip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铜管型材的变径拉拔设备,具体为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属于铜管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高精度铜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对于管材的需求不在仅仅限于传统的铜盘管料,越来越多的需求也指向了型材,特别是对于变径管的需求日益增加。现目前,企业在生产变径管时,由于对同一根型材上要求管径的尺寸以及形状不同,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以及模具来生产制作,而现有的生产模具大多是一体式结构,这种模具通常只能从铜管的端头就开始进行拉拔变形操作,但如果是需要生产中间段管径较小的铜管型材或变径的异形管时,现有的模具则具有较大的操作难度,因此在生产时,经常需要将铜管在生产线上反向退回后再通过模具进行二次拉拔操作,才能制得不同管径和形状的管段,这样不仅使得生产时操作很不方便,而多次反复的操作也造成生产周期的延长和生产效率的降低,也正是由于这种模具不匹配的状况,使得生产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是目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生产铜管的变径管材时,现有模具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而介绍一种能够选择设定加工段位置,而且操作方便的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套,所述模具套是由上模套和下模套组成,所述上模套和下模套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在所述模具套内安装有模芯,所述模芯是由上模芯和下模芯构成,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所述上模芯安装在上模套内,所述下模芯安装在下模套内,在所述模芯中心设有变径通道;在所述上模套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套槽和右上模套槽,在下模套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套槽和右下模套槽,在所述上模芯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芯槽和右上模芯槽,在所述下模芯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芯槽和右下模芯槽;所述左上模套槽和左上模芯槽结合后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右上模套槽和右上模芯槽结合后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左下模套槽和左下模芯槽结合后形成第三安装槽,所述右下模套槽和右下模芯槽结合后形成第四安装槽;在第一安装槽内固定有第一压紧块,在第二安装槽内固定有第二压紧块,在第三安装槽内固定有第三压紧块,在第四安装槽内固定有第四压紧块,所述的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分别通过螺钉与上模套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压紧块和第四压紧块分别通过螺钉与下模套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固定后将所述上模芯定位在上模套内,所述第三压紧块和第四压紧块固定后将所述下模芯定位在下模套内;在所述上模套的两侧还各设有一个上定位孔,在所述下模套的两侧对应的也各设有一个下定位孔,所述的上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一压紧块的外侧和第二压紧块的外侧,所述的下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三压紧块的外侧和第四压紧块的外侧,定位销分别穿过对应的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后将上模套和下模套连接锁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分体式的模具套结构,通过可开合式的结构,来控制对于不同管段的加工位置,同时还可以方便更换不同的模芯,从而可以生产出不同管径的变径管,只需一条生产线即可满足需求。优化地,在所述上模套的两侧还各设有2个上螺栓孔,在下模套的两侧还各设有2个下螺栓孔,其中位于上模套左侧的2个上螺栓孔分别沿轴向分布于左侧上定位孔的两端,位于上模套右侧的2个上螺栓孔分别沿轴向分布于右侧上定位孔的两端,位于下模套左侧的2个下螺栓孔分别沿轴向分布于左侧下定位孔的两端,位于下模套右侧的2个下螺栓孔分别沿轴向分布于右侧下定位孔的两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栓孔来进一步的提高上、下模套连接后的稳定性,这样在定位销和螺栓的共同作用下,模具套就具有很好的工作可靠性,不会打滑或移位。优化地,所述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均为矩形槽。这里采用了矩形槽的结构是为了更好了获得安装精度,使得压紧块能够在安装后,不影响模芯的开合。优化地,所述的上定位孔、下定位孔、上螺栓孔和下螺栓孔均为通孔。这里采用通孔的设计是为了更加便于装配,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在工作中会经常打开和闭合,因此方便的装配结构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地,所述下定位孔的内径小于上定位孔的内径。这里通过控制下定位孔的公差尺寸来控制定位销的安装状态,使得定位销的下端能够始终卡紧在下定位孔内,这样就不需要每次开模时都将定位销取下,从而节省了操作时间。优化地,所述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的下端面均与上模芯的开口端面平齐,所述第三压紧块和第四压紧块的上端面均与下模芯的开口端面平齐。本专利技术通过高精度的设计来满足高精度铜管的拉拔需求,通过控制压紧块的位置使得上模芯和下模芯始终能够结合并贴紧,这样就避免了在模芯上产生缝隙,保障了铜管的生产品质。优化地,所述的螺钉均为十字槽沉头紧固螺钉。优化地,所述变径通道的内壁为渐进分布的弧面结构,由前向后依次为第一圆弧面、第二斜面、第三水平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第一圆弧面的圆弧夹角为60-85°,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0-165°,所述第三水平面与水平方向平齐,所述第四斜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210-240°。本专利技术中,创造性的采用了四级结构的渐进弧面结构的变径通道,使得铜管在受力拉拔过程中不易被划伤,而且变形过程相对平缓,避免了造成铜管的凹陷,保障了产品品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拉拔模具首先采用了可拆卸式的开合结构,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灵活控制模具的开合,来选择和调整需要拉拔的加工段,这样就不需要每次必须从管段的端头开始拉拔,而且能够一次完成拉拔工序的操作,避免了反复的往返操作的繁琐,能够满足不同样式变径管的生产加工需求。2、可靠性较好,在拉拔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工艺精度,能够保障铜管表面不被划伤,特别是由于不需要反复进行二次操作,因此降低了铜管被划伤的几率。3、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由于采用了可方便更换芯头的结构,因此可以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更换不同形状的芯头,这样就可以制得不同样式的变径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下模套的侧视图。图中,1—模具套,11—上模套,12—下模套,2—模芯,21—上模芯,22—下模芯,3—变径通道,31—第一圆弧面,32—第二斜面,33—第三水平面,34—第三斜面,41—左上模套槽,42—右上模套槽,43—左下模套槽,44—右下模套槽,51—左上模芯槽,52—右上模芯槽,53—左下模芯槽,54—右下模芯槽,61—第一安装槽,62—第二安装槽,63—第三安装槽,64—第四安装槽,71—第一压紧块,72—第二压紧块,73—第三压紧块,74—第四压紧块,81—上定位孔,82—下定位孔,91—上螺栓孔,92—下螺栓孔,10—定位销,13—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包括模具套1,所述模具套1是由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组成,所述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在所述模具套1内安装有模芯2,所述模芯2是由上模芯21和下模芯22构成,所述上模芯21和下模芯22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套(1),所述模具套(1)是由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组成,所述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在所述模具套(1)内安装有模芯(2),所述模芯(2)是由上模芯(21)和下模芯(22)构成,所述上模芯(21)和下模芯(22)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所述上模芯(21)安装在上模套(11)内,所述下模芯(22)安装在下模套(12)内,在所述模芯(2)中心设有变径通道(3);在所述上模套(11)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套槽(41)和右上模套槽(42),在下模套(12)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套槽(43)和右下模套槽(44),在所述上模芯(21)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芯槽(51)和右上模芯槽(52),在所述下模芯(22)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芯槽(53)和右下模芯槽(54);所述左上模套槽(41)和左上模芯槽(51)结合后形成第一安装槽(61),所述右上模套槽(42)和右上模芯槽(52)结合后形成第二安装槽(62),所述左下模套槽(43)和左下模芯槽(53)结合后形成第三安装槽(63),所述右下模套槽(44)和右下模芯槽(54)结合后形成第四安装槽(64);在第一安装槽(61)内固定有第一压紧块(71),在第二安装槽(62)内固定有第二压紧块(72),在第三安装槽(63)内固定有第三压紧块(73),在第四安装槽(64)内固定有第四压紧块(74),所述的第一压紧块(71)和第二压紧块(72)分别通过螺钉(13)与上模套(11)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压紧块(73)和第四压紧块(74)分别通过螺钉(13)与下模套(1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压紧块(71)和第二压紧块(72)固定后将所述上模芯(21)定位在上模套(11)内,所述第三压紧块(73)和第四压紧块(74)固定后将所述下模芯(22)定位在下模套(12)内;在所述上模套(11)的两侧还各设有一个上定位孔(81),在所述下模套(12)的两侧对应的也各设有一个下定位孔(82),所述的上定位孔(81)分别位于第一压紧块(71)的外侧和第二压紧块(72)的外侧,所述的下定位孔(82)分别位于第三压紧块(73)的外侧和第四压紧块(74)的外侧,定位销(10)分别穿过对应的上定位孔(81)和下定位孔(82)后将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连接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式型材拉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套(1),所述模具套(1)是由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组成,所述上模套(11)和下模套(12)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在所述模具套(1)内安装有模芯(2),所述模芯(2)是由上模芯(21)和下模芯(22)构成,所述上模芯(21)和下模芯(22)均为半圆形结构且相互匹配,所述上模芯(21)安装在上模套(11)内,所述下模芯(22)安装在下模套(12)内,在所述模芯(2)中心设有变径通道(3);在所述上模套(11)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套槽(41)和右上模套槽(42),在下模套(12)的内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套槽(43)和右下模套槽(44),在所述上模芯(21)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模芯槽(51)和右上模芯槽(52),在所述下模芯(22)的外侧面开口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下模芯槽(53)和右下模芯槽(54);所述左上模套槽(41)和左上模芯槽(51)结合后形成第一安装槽(61),所述右上模套槽(42)和右上模芯槽(52)结合后形成第二安装槽(62),所述左下模套槽(43)和左下模芯槽(53)结合后形成第三安装槽(63),所述右下模套槽(44)和右下模芯槽(54)结合后形成第四安装槽(64);在第一安装槽(61)内固定有第一压紧块(71),在第二安装槽(62)内固定有第二压紧块(72),在第三安装槽(63)内固定有第三压紧块(73),在第四安装槽(64)内固定有第四压紧块(74),所述的第一压紧块(71)和第二压紧块(72)分别通过螺钉(13)与上模套(11)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三压紧块(73)和第四压紧块(74)分别通过螺钉(13)与下模套(1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压紧块(71)和第二压紧块(72)固定后将所述上模芯(21)定位在上模套(11)内,所述第三压紧块(73)和第四压紧块(74)固定后将所述下模芯(22)定位在下模套(12)内;在所述上模套(11)的两侧还各设有一个上定位孔(81),在所述下模套(12)的两侧对应的也各设有一个下定位孔(82),所述的上定位孔(81)分别位于第一压紧块(71)的外侧和第二压紧块(72)的外侧,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俊杰刘俊彪李红安张德志谢泳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