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314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包括机架、移动装置、机械手、原料台、水准泡托盘、水准泡固定夹具和至少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在机架同一侧沿直线排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在机架上的运动方向与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排列方向一致,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原料台设置于相邻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之间,所述原料台上放置有水准泡托盘,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机械手夹持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从水准泡托盘取出水准泡并运送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加工区域,水准泡装入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加工区域后,将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取回进行下一次取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同时为多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上料,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

A Level Bubble Inside Wall Process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feeding level bubble inner wall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moving device, a manipulator, a raw material platform, a level bubble tray, a level bubble fixture and at least two level bubble inner wall processing devices. The level bubble inner wall process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a straight line along the same side of the frame, and the mobil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movement direc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rrangement direction of the processing device f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vel bubble, and a manipulator is arranged on the mobile device; the raw material table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processing devices f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vel bubble, and a level bubble tray is placed on the raw material table. Driven by the mobile device, the fixture for fixing the level bubble held by the manipulator takes out the level bubble from the level bubble tray and transports it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vel bubble. In the processing area of the processing device, after the level bubbles are loaded into the processing area of the processing device f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vel bubbles, the empty level bubbles fixture is retrieved for the next feeding. The automatic feeding level bubble inner wall processing device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feeds simultaneously for a plurality of level bubble inner wall processing devic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abor cost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准泡制造
,特别是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水平尺主要用来检测或测量水平和垂直度,可分为铝合金方管型、工字型、压铸型、塑料型、异形等多种规格。水平尺的重要部件水准泡包括普通式长水泡、隔室式长水泡、补偿式长水泡、玻璃圆水泡、金属圆水泡、电子水泡、电子补偿器、塑料水准泡等品种,部分种类的水准泡内壁需要进行车削和划线作业,目前已经出现自动化的水准泡车削和划线装置,但是仍然需要每天设备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上料和看护,生产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包括机架、移动装置、机械手、原料台、水准泡托盘、水准泡固定夹具和至少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在机架同一侧沿直线排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在机架上的运动方向与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排列方向一致,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原料台设置于相邻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之间,所述原料台上放置有水准泡托盘,在移动装置的带动下,机械手夹持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从水准泡托盘取出水准泡并运送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加工区域,水准泡装入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加工区域后,将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取回进行下一次取料。进一步的,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设置有8台,所述的原料台设置于第四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和第五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之间。进一步的,包括数控机床、设置在数控机床上的回转工作台和移动平台,所述回转工作台上方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的移动平台上横向并列固定设置有车刀装置和油墨划线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于回转工作台顶部的第一气缸固定架,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架前端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架一侧垂直向下设置有滑轨固定架,所述滑轨固定架垂直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有水准泡限位夹具,所述水准泡限位夹具与第一气缸顶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准泡限位夹具沿横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架,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架水平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顶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夹具固定板,所述夹具固定板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夹具固定槽,所述夹具固定槽内可适配安装水准泡固定夹具,所述水准泡限位夹具底部设置有水准泡容置箱,所述的水准泡容置箱内设置有水准泡容置腔,所述水准泡容置箱与水准泡限位夹具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准泡落下的通孔,所述的水准泡容置箱前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可伸入所述水准泡容置箱内部将水准泡顶入回转工作台的工件夹块中进行加工。进一步的,所述的夹具固定槽为燕尾槽,所述水准泡固定夹具与夹具固定槽适配插入,所述水准泡固定夹具平行设置有若干水准泡插入弹性柱,所述水准泡固定夹具背面设置有夹持槽。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准泡插入杆分为四根带倒刺的弹性柱。进一步的,所述水准泡托盘包括盘身以及盘沿,所述盘身包括盘底以及围绕设置在盘底周围的立壁,所述盘底设置在立壁中部,所述立壁与盘底之间具有拔模斜度;所述盘底设置有并列的容槽,所述容槽向立壁向内缩口的一端凸起,所述容槽的底部设有沿容槽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盘沿围绕设置在立壁向外扩口的一端,所述盘沿四周分布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一个侧面为斜面,所述支座的斜面两两面对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水准泡托盘采用分体结构,包括可拼接的第一盘体A以及第二盘体B,所述水准泡托盘还包括连接条,连接条设置在第一盘体A以及第二盘体B的两侧盘沿下方,连接条的一端与第一盘体A固定连接,连接条的另一端与第二盘体B固定连接。连接条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第一盘体A与第二盘体B的连接强度。水准泡托盘还包括连接螺钉,盘沿与连接条上设有螺孔,连接螺钉安装在螺孔中。进一步的,所述的移动装置在机架上的行程为18m,机架由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第三桁架依次拼接成直线型,所述移动装置在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第三桁架上移动,所述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通过第一链接点连接,所述第二桁架和第三桁架通过第二链接点连接,所述第一链接点下部设置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链接点下部设置有第三立柱,所述第一桁架另一端下部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三桁架另一端下部设置有第四立柱。一种利用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从左往右给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编号1、2、3、4、5、6、7、8,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机械手给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供料,按接到的供料信号及依次为4、5、3、6、2、7、1、8的顺序供料。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的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同时为多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上料,效率高,节省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水准泡固定夹具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水准泡托盘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机架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链接点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机械手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1、机架,101、第一桁架,102、第二桁架,103、第三桁架,104、第一链接点,105、第二链接点,106、第一立柱,107、第二立柱,108、第三立柱,109、第四立柱,2、移动装置,201、机械手,3、原料台,4、水准泡托盘,401、盘沿,402、盘底,403、立壁,404、容槽,405、定位凸起,406、支座,407、连接条,408、连接螺钉,5、水准泡固定夹具,6、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01、数控机床,602、回转工作台,603、第一气缸固定架,604、滑轨固定架,605、第一气缸,606、水准泡限位夹具,607、第二气缸,608、夹具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中所提及的“设置”如无特别说明均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安装或连接方式。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移动装置2、机械手201、原料台3、水准泡托盘4、水准泡固定夹具5和至少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所述水准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移动装置(2)、机械手(201)、原料台(3)、水准泡托盘(4)、水准泡固定夹具(5)和至少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在机架(1)同一侧沿直线排列,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在机架(1)上的运动方向与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的排列方向一致,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机械手(201);所述原料台(3)设置于相邻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之间,所述原料台(3)上放置有水准泡托盘(4),在移动装置(2)的带动下,机械手(201)夹持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5)从水准泡托盘(4)取出水准泡并运送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的加工区域,水准泡装入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的加工区域后,将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5)取回进行下一次取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移动装置(2)、机械手(201)、原料台(3)、水准泡托盘(4)、水准泡固定夹具(5)和至少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在机架(1)同一侧沿直线排列,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在机架(1)上的运动方向与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的排列方向一致,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机械手(201);所述原料台(3)设置于相邻2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之间,所述原料台(3)上放置有水准泡托盘(4),在移动装置(2)的带动下,机械手(201)夹持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5)从水准泡托盘(4)取出水准泡并运送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的加工区域,水准泡装入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的加工区域后,将空的水准泡固定夹具(5)取回进行下一次取料。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设置有8台,所述的原料台(3)设置于第四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和第五台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6)之间。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控机床(601)、设置在数控机床(601)上的回转工作台(602)和移动平台,所述回转工作台(602)上方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的移动平台上横向并列固定设置有车刀装置和油墨划线装置。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的水准泡内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固定于回转工作台(602)顶部的第一气缸固定架(603),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架(603)前端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605),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架(603)一侧垂直向下设置有滑轨固定架(604),所述滑轨固定架(604)垂直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有水准泡限位夹具(606),所述水准泡限位夹具(606)与第一气缸(605)顶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准泡限位夹具(606)沿横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固定架,所述第二气缸固定架水平横向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607),所述第二气缸(607)顶杆端部固定设置有夹具固定板(608),所述夹具固定板(608)沿垂直方向设置有夹具固定槽,所述夹具固定槽内可适配安装水准泡固定夹具(5);所述水准泡限位夹具(606)底部设置有水准泡容置箱,所述的水准泡容置箱内设置有水准泡容置腔,所述水准泡容置箱与水准泡限位夹具(606)之间设置有可供水准泡落下的通孔,所述的水准泡容置箱前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三气缸(609),所述第三气缸(609)可伸入所述水准泡容置箱内部将水准泡顶入回转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精工量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