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95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包括承载座和侧底座,所述承载座的上方安装有下隔板,且下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上方设置有上隔板,且上隔板的上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所述侧底座的外侧安装有轮架,且侧底座位于承载座的左右两侧,所述轮架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所述轮架的外侧连接有轮轴,且轮轴的外侧安装有承载轮,所述承载座的下方安装有底部中心柱,且底部中心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部侧柱,所述承载座的内部设置有伸缩轴,且伸缩轴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轨。该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具有抗震措施,可方便移动,同时具备尺寸可调节的特性。

A Movable Steam Turbin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steam turbine base,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seat and a side base. The upper part of the bear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partition,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part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The upper part of the rubber pad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partition,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partition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And the side bottom seat i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earing se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wheel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hydraulic rod,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equipp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The outer side of the wheel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wheel axl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wheel axle is equipped with a bearing wheel. The lower part of the bearing seat is equipped with a bottom central column,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ttom central column are equipped with bottom side columns,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bearing seat is equipped with a bottom side column. There is a telescopic shaft,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elescopic shaft are equipped with sliding rails. The movable steam turbine base has anti-seismic measures, can be moved conveniently,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justable s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底座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
技术介绍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作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汽轮机运行时,转速高,所需稳定性极高,所以汽轮机底座作为汽轮机的承载体,在汽轮机运行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一般的汽轮机底座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不可移动,抗震动性差,且尺寸固定,一机一用,无法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抗震措施、可方便移动同时具备尺寸可调节的汽轮机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汽轮机底座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不可移动,抗震动性差,且尺寸固定,一机一用,无法调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包括承载座和侧底座,所述承载座的上方安装有下隔板,且下隔板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上方设置有上隔板,且上隔板的上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所述侧底座的外侧安装有轮架,且侧底座位于承载座的左右两侧,所述轮架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所述轮架的外侧连接有轮轴,且轮轴的外侧安装有承载轮,所述承载座的下方安装有底部中心柱,且底部中心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部侧柱,所述承载座的内部设置有伸缩轴,且伸缩轴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设置有滑轨座,且滑轨座的内侧安装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下方设置有螺杆,所述承载座的左侧安装有牵引钩。优选的,所述下隔板、橡胶垫与上隔板之间尺寸相吻合,且下隔板的上表面与橡胶垫的下表面相贴合,而且橡胶垫的上表面与上隔板的下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关于底座的中心线对称安装,且固定架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液压杆的竖直中心线与液压缸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液压杆与液压缸均对称安装于承载座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承载轮关于承载座的中心线对称,且承载座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两排承载轮。优选的,所述滑轨与滑轨座之间尺寸相吻合,同时伸缩架平行于底座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的承载座与上方的底座之间,有下隔板、橡胶垫和上隔板组成的抗震设施,可吸收震动,保持安装在汽轮机底座上的汽轮机稳定,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稳定性,固定架对称安装于底座的两侧,可方便汽轮机固定于汽轮机底座上,稳固了汽轮机的位置,提高了汽轮机的稳定性,液压杆和液压缸组成的液压系统,可以上下伸缩,改变汽轮机底座的离地高度,在汽轮机底座固定时可以将汽轮机底座的底部安置于地面上,有利于提高汽轮机底座的稳定性,汽轮机底座两侧安装的承载轮,在液压系统作用下,可以承载起汽轮机底座主体,使汽轮机底座可以移动,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移动性,伸缩架通过滑轨连接在滑轨座上,通过伸缩架的伸缩可以改变汽轮机底座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汽轮机的安放,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适用性,汽轮机底座上设置有牵引钩,可方便对汽轮机底座进行牵引移动,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移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座,2、下隔板,3、橡胶垫,4、上隔板,5、底座,6、固定架,7、侧底座,8、轮架,9、液压杆,10、液压缸,11、轮轴,12、承载轮,13、底部侧柱,14、底部中心柱,15、伸缩轴,16、滑轨,17、滑轨座,18、伸缩架,19、螺杆,20、牵引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包括承载座1和侧底座7,承载座1的上方安装有下隔板2,且下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3,橡胶垫3的上方设置有上隔板4,且上隔板4的上方安装有底座5,下隔板2、橡胶垫3与上隔板4之间尺寸相吻合,且下隔板2的上表面与橡胶垫3的下表面相贴合,而且橡胶垫3的上表面与上隔板4的下表面相贴合,下方的承载座1与上方的底座5之间,有下隔板2、橡胶垫3和上隔板4组成的抗震设施,可吸收震动,保持安装在汽轮机底座上的汽轮机稳定,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稳定性,底座5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6,固定架6关于底座5的中心线对称安装,且固定架6的下表面与底座5的上表面相贴合,固定架6对称安装于底座5的两侧,可方便汽轮机固定于汽轮机底座上,稳固了汽轮机的位置,提高了汽轮机的稳定性,侧底座7的外侧安装有轮架8,且侧底座7位于承载座1的左右两侧,轮架8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9,且液压杆9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0,液压杆9的竖直中心线与液压缸10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液压杆9与液压缸10均对称安装于承载座1的左右两侧,液压杆9和液压缸10组成的液压系统,可以上下伸缩,改变汽轮机底座的离地高度,在汽轮机底座固定时可以将汽轮机底座的底部安置于地面上,有利于提高汽轮机底座的稳定性,轮架8的外侧连接有轮轴11,且轮轴11的外侧安装有承载轮12,承载轮12关于承载座1的中心线对称,且承载座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两排承载轮12,汽轮机底座两侧安装的承载轮12,在液压系统作用下,可以承载起汽轮机底座主体,使汽轮机底座可以移动,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移动性,承载座1的下方安装有底部中心柱14,且底部中心柱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部侧柱13,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轴15,且伸缩轴1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轨16,滑轨16的内侧设置有滑轨座17,且滑轨座17的内侧安装有伸缩架18,滑轨16与滑轨座17之间尺寸相吻合,同时伸缩架18平行于底座5的上表面,伸缩架18的下方设置有螺杆19,承载座1的左侧安装有牵引钩20,伸缩架18通过滑轨16连接在滑轨座17上,通过伸缩架18的伸缩可以改变汽轮机底座的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汽轮机的安放,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适用性,汽轮机底座上设置有牵引钩20,可方便对汽轮机底座进行牵引移动,提高了汽轮机底座的移动性。工作原理:这类的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主体分为承载座1和底座5上下两部分,下隔板2与上隔板4和其之间设置的橡胶垫3共同构成防震装置,间隔在承载座1和底座5之间,在下面的承载座1受到震动时,橡胶垫3具有弹性,可吸收大部分震动,使底座5保持稳定,当汽轮机安置于汽轮机底座上时,三角形对角安置的固定架6之间形成凹槽,可使汽轮机安放稳定,当需要放置的汽轮机尺寸有变时,可通过旋转螺杆19,改变汽轮机底座的长度,安置在滑轨16上的伸缩架18,可在汽轮机底座改变长度时保持汽轮机底座的一体性与稳固性,当需要移动汽轮机底座时,通过向液压缸10中注入液压油,增大液压缸10内部压力,使液压杆9受力伸长,液压杆9伸长将承载座1顶起,使汽轮机底座地面离地,汽轮机底座两侧的承载轮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包括承载座(1)和侧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的上方安装有下隔板(2),且下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3),所述橡胶垫(3)的上方设置有上隔板(4),且上隔板(4)的上方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侧底座(7)的外侧安装有轮架(8),且侧底座(7)位于承载座(1)的左右两侧,所述轮架(8)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9),且液压杆(9)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0),所述轮架(8)的外侧连接有轮轴(11),且轮轴(11)的外侧安装有承载轮(12),所述承载座(1)的下方安装有底部中心柱(14),且底部中心柱(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部侧柱(13),所述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轴(15),且伸缩轴(1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的内侧设置有滑轨座(17),且滑轨座(17)的内侧安装有伸缩架(18),所述伸缩架(18)的下方设置有螺杆(19),所述承载座(1)的左侧安装有牵引钩(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轮机底座,包括承载座(1)和侧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1)的上方安装有下隔板(2),且下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3),所述橡胶垫(3)的上方设置有上隔板(4),且上隔板(4)的上方安装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架(6),所述侧底座(7)的外侧安装有轮架(8),且侧底座(7)位于承载座(1)的左右两侧,所述轮架(8)的上方安装有液压杆(9),且液压杆(9)的上方安装有液压缸(10),所述轮架(8)的外侧连接有轮轴(11),且轮轴(11)的外侧安装有承载轮(12),所述承载座(1)的下方安装有底部中心柱(14),且底部中心柱(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部侧柱(13),所述承载座(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轴(15),且伸缩轴(1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的内侧设置有滑轨座(17),且滑轨座(17)的内侧安装有伸缩架(18),所述伸缩架(18)的下方设置有螺杆(19),所述承载座(1)的左侧安装有牵引钩(20)。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明戴敏梅天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汽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