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材周转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71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材周转库,包括库房,所述库房的内部设有存放装置,存放装置包括多列承置结构,承置结构包括多个料架;两承置结构之间设有穿梭堆垛车;存放装置两端设有分配机构,各承置结构两端与两分配机构之间设有给料装置;存放装置两侧设有提升移送车;库房两侧设有入库台架和/或出库台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通过提升移送车、分配机构、给料装置及穿梭堆垛车的配合,将入库台架上的长材均匀分配至各个承置结构料架上,完成长材入库;并将各个料架上的长材输送至出库台架进行出库,在此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对长材进行人工吊装管理,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即可完成长材的入库、存储及出库,大大提高周转效率。

A Long Wood Turnover Storag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ng material turnover warehouse, including a warehouse, which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stor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ulti-row bearing structure, a bearing structure including multiple material racks, a shuttle stacking truck between two supporting structures, a distribution mechanism at both ends of the storage device, and a feeding device at both sides of each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two distribution mechanisms. There are lifting and transferring trucks; there are storage and/or outgoing platforms on both sides of the warehou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he coordination of lifting transfer truck, distribution mechanism, feeding device and shuttle stacking truck to evenly distribute the long material on the storage platform to each supporting structure material rack to complete the storage of the long material, and to transport the long material on each material rack to the storage platform for discharge, in the process, there is no need for staff to carry out manual lifting management of the long material,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consume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Manpower can complete the storage, storage and release of long timber, greatly improving turnov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材周转库
本技术涉及长材的物流仓储,尤其是指一种长材周转库。
技术介绍
长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钢结构、机械、交通运输、船舶等领域,用作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一般将塑性加工成形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实心金属材称为长材或型钢。现有技术中,长材的存储往往是直接堆放在仓库地面,或者是采用专用料架,零散分布或集中分布地放置在库区或库房。操作时通常采用全程人工吊装管理,完成放料或取料的动作,不仅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周转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材周转库,通过多种输送结构将长材入库排列在存放装置中,并通过输送结构将长材从存放装置中取出完成出库,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吊装管理,具有无需耗费大量人力且周转效率高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材周转库,其中,所述长材周转库包括库房,所述库房的内部设有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包括多列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承置结构,每列所述承置结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料架,各所述料架均能承置长材;每两列相邻的所述承置结构之间均设有穿梭堆垛车,所述穿梭堆垛车能移动并与相邻的两列所述承置结构的各所述料架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带动所述长材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分配机构,各所述承置结构的两端与两所述分配机构之间均设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能与所述分配机构、对应的所述承置结构的两侧的所述穿梭堆垛车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提升移送车,所述提升移送车能移动并与所述分配机构对接,且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给料装置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承置结构的各所述料架均能与位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对应侧的所述提升移送车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库台架和/或出库台架,各所述提升移送车均能与位于所述库房的同一侧的所述入库台架和/或所述出库台架对接。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各所述料架均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立柱,各所述立柱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通过底座固定于所述库房的地面上,且各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库房的房顶连接;每两根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于水平面的平撑以及多根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的斜撑;各所述立柱的位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多根托梁,多根所述托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各所述托梁均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垂直于对应的所述立柱;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托梁一一对应设置,且各所述立柱上相互对应的各所述托梁的上表面平齐,各所述立柱上相互对应的各所述托梁形成一组托架。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各所述料架均包括五根所述立柱。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所述托梁的上表面为沿着远离所述立柱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且所述托梁的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向上凸设形成有限位凸部。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各所述料架及各所述料架的各所述托架上均分别设有编号元件,所述穿梭堆垛车及所述提升移送车上分别设有能检测所述编号元件上的编号的检测元件。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所述分配机构包括导轨及分配车,所述导轨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配车能沿所述导轨往复运动,所述分配车能与位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同一端的各所述给料装置对接。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所述导轨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轨沿纵向间隔设置,各组所述导轨上分别设有分配车;每列所述承置结构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两组沿纵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给料装置,位于所述承置结构的同一端的两组所述给料装置能分别与两所述分配车对接。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每个所述给料装置均包括两组给料辊道,两组所述给料辊道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两所述给料辊道的输送方向与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所述给料辊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凸伸的限位挡板。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所述入库台架与所述出库台架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入库台架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于所述存放装置的一侧,多个所述出库台架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另一侧。如上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中,所述入库台架的上表面为沿着靠近所述存放装置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出库台架的上表面为沿着远离所述存放装置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提供的长材周转库,通过提升移送车、分配机构、给料装置及穿梭堆垛车的配合,将入库台架上待入库的长材均匀分配至存放装置的各个承置结构的各个料架上,从而完成长材的入库,同样地,通过穿梭堆垛车、给料装置、分配机构及提升移送车的配合,将各个料架上的长材输送至出库台架进行出库,在此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对长材进行人工吊装管理,无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即可完成长材的入库、存储及出库,大大提高周转效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长材周转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长材周转库的存放装置的承置结构的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库房;2、存放装置;21、承置结构;211、料架;2111、立柱;2112、底座;2113、平撑;2114、斜撑;2115、托梁;21151、限位凸部;3、穿梭堆垛车;4、分配机构;41、导轨;42、分配车;5、给料装置;51、给料辊道;511、限位挡板;6、提升移送车;7、入库台架;8、出库台架;9、长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长材周转库,其中,长材周转库包括库房1,库房1的内部设有存放装置2,存放装置2包括多列沿存放装置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承置结构21,即各列承置结构21纵向设置且间隔排列,每列承置结构21均包括多个沿存放装置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料架211,各料架211均能承置长材9;也可以理解为,存放装置2由多个纵向设置且在水平面内呈阵列状排列的料架211组成;每两列相邻的承置结构21之间均设有穿梭堆垛车3,穿梭堆垛车3能在竖直平面内移动并与相邻的两列承置结构21的各料架211对接,即每两列相邻的承置结构21之间形成巷道,穿梭堆垛车3能在巷道里沿存放装置2的长度方向及高度方向穿行,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承置结构21之间的巷道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穿梭堆垛车3;存放装置2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带动长材9沿存放装置2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分配机构4,各承置结构21的两端与两分配机构4之间均设有给料装置5,给料装置5能与分配机构4、对应的承置结构21的两侧的穿梭堆垛车3对接;通过设置分配机构4能将待入库的长材9分配给各个给料装置5,并通过各个给料装置5对应的承置结构21两侧的穿梭堆垛车3将分配给各个给料装置5的长材9存入对应的各个承置结构21的各个料架211中,同样地,在出库时,各个穿梭堆垛车3从各个承置结构21的各个料架211上取出长材9并通过对应的给料装置5传递至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材周转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材周转库包括库房,所述库房的内部设有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包括多列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承置结构,每列所述承置结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料架,各所述料架均能承置长材;每两列相邻的所述承置结构之间均设有穿梭堆垛车,所述穿梭堆垛车能移动并与相邻的两列所述承置结构的各所述料架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带动所述长材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分配机构,各所述承置结构的两端与两所述分配机构之间均设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能与所述分配机构、对应的所述承置结构的两侧的所述穿梭堆垛车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提升移送车,所述提升移送车能移动并与所述分配机构对接,且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给料装置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承置结构的各所述料架均能与位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对应侧的所述提升移送车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库台架和/或出库台架,各所述提升移送车均能与位于所述库房的同一侧的所述入库台架和/或所述出库台架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材周转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材周转库包括库房,所述库房的内部设有存放装置,所述存放装置包括多列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承置结构,每列所述承置结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料架,各所述料架均能承置长材;每两列相邻的所述承置结构之间均设有穿梭堆垛车,所述穿梭堆垛车能移动并与相邻的两列所述承置结构的各所述料架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带动所述长材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分配机构,各所述承置结构的两端与两所述分配机构之间均设有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能与所述分配机构、对应的所述承置结构的两侧的所述穿梭堆垛车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提升移送车,所述提升移送车能移动并与所述分配机构对接,且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所述给料装置及位于最外侧的所述承置结构的各所述料架均能与位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对应侧的所述提升移送车对接;所述存放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入库台架和/或出库台架,各所述提升移送车均能与位于所述库房的同一侧的所述入库台架和/或所述出库台架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材周转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料架均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立柱,各所述立柱沿所述存放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通过底座固定于所述库房的地面上,且各所述立柱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库房的房顶连接;每两根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均连接有多根平行于水平面的平撑以及多根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的斜撑;各所述立柱的位于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多根托梁,多根所述托梁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各所述托梁均沿所述存放装置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垂直于对应的所述立柱;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托梁一一对应设置,且各所述立柱上相互对应的各所述托梁的上表面平齐,各所述立柱上相互对应的各所述托梁形成一组托架。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军杨帆安宏生徐刚张海军穆树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