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565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包括锅体和锅柄,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外锅体,所述内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上翻边,所述外外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上翻边贴合焊接连接;所述内锅体、外锅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介质腔,所述的介质腔内充有导热介质。锅体置于燃气罩上,通过燃气的火焰过外锅体的底面加热,从而把介质腔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介质吸热后发挥流动性的特点,导热介质处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对内锅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均匀加热,炒菜时,不会因为锅体底部的温度最高而导致炒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热均匀、热利用率高、能防止菜炒焦的有益效果。

A Fried Pot Structure Based on Gas Cook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kitchenware, and discloses a frying pan structure based on a gas stove, including a pan body and a handle. The pan body comprises an inner pan body and an outer pan body. The edge of the inner pa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flange, and the edge of the outer pa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flange, which is welded with the upper flange; a closed medium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pan body and the outer pan body. The cavity is filled with a heat conducting medium. The pot body is placed on the gas hood and heated through the flame of the gas passing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pot body, thus heating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in the medium chamber.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ity after absorbing he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tends to be uniform everywhere, so that all parts of the inner pot body are heated evenly. When cooking,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 body will not cause scorch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uniform heating, high heat utilization rate and preventing cooking from scor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
技术介绍
炒锅是一种常见的烹饪工具,锅体通常呈顶部开口、圆底结构。锅体的一侧还会设置手柄,以便于握持。炒锅通常配合燃气灶使用,例如天然气灶、煤气灶等,通过燃气燃烧对锅底进行加热,从而进行炒菜、煮菜等。然而通常都是锅底加热,而且燃气温度较高,通过锅体底部温度远高于锅体侧面的问题,由于每个部位温度差异较大,温度不均匀,因此炒菜时需要频繁翻炒,稍不注意就容易炒焦。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6580042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4月6号,公开了一种炒锅,在炒锅的锅底设置多个相互有间隔的受热体,受热体的底面呈圆形。该种电炒锅的底部受热面大,受热相对均匀,能节约能源。然而锅体与其他部位之间温差仍然较大,受热不均匀,炒菜容易炒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炒锅底部与侧壁之间受热不均、炒菜容易炒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该种炒锅底部与其他部位的温度趋于均匀,而且能够限制炒菜温度,热利用率高,炒菜不易炒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包括锅体和锅柄,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外锅体,所述内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上翻边,所述外外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上翻边贴合焊接连接;所述内锅体、外锅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介质腔,所述的介质腔内充有导热介质。锅体置于燃气罩上,通过燃气的火焰过外锅体的底面加热,从而把介质腔内的导热介质加热,导热介质吸热后发挥流动性的特点,导热介质处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对内锅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均匀加热,炒菜时,不会因为锅体底部的温度最高而导致炒焦。作为优选,所述外锅体的外底部设有集火罩,集火罩的开口朝下,集火罩与外锅体之间焊接连接。燃气燃烧时,火焰会沿着外锅体的外壁向上,火焰遇到集火罩时,火焰停止向上,从而将火焰的加热部位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火焰对外锅体底部集中加热,热利用率高。作为优选,所述集火罩的开口端所在平面位于外锅体最下端以下。外锅体和普通的炒锅一样,底面为球面,当锅体与燃气罩的支架分离后无法水平放在平面上,而本结构中,集火罩的下端面为平面,可以将锅体水平放置在平面上。作为优选,所述内锅体的外表面设有球状下凸粒,所述外锅体的内表面设有球状上凸粒。球状下凸粒、球状上凸粒能增加介质与内锅体、外锅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热交换效率。作为优选,所述介质腔内靠近内锅体的开口端处设有环形定位支架,环形定位支架上设有若干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中心孔的另一端设有活塞,活塞与中心孔之间滑动连接,中心孔内位于活塞与密封端盖之间的部位设有压簧。导热介质加热后,体积会膨胀,体积膨胀时会推动活塞移动,从而对介质腔的体积进行扩充,以防止导热介质受热膨胀而对介质腔产生极大的压力,确保使用安全。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孔内的气压为负压。导热介质加热前,压簧的压力与负压平衡,活塞位于中心孔的一端;导热介质受热膨胀时,介质腔的压力增大,从而推动活塞移动,负压能防止活塞移动时中心孔内的气压对活塞的阻碍。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介质为水,所有连接套中的中心孔的体积之和与介质腔的体积之比为0.10-0.18。同质量的110℃的水比0℃的水的体积增大5%-8%,因此中心孔的设置必须要确保水的足够的体积膨胀,当水吸收足够的热量时,会产生水蒸气,从而使得介质腔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到100℃-110℃之间,确保将锅内的食物煮熟,又能防止过热而将食物炒焦。作为优选,所述外锅体的外侧位于集火罩的上方处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外锅体之间填充有隔热棉;隔热罩的上端边缘处延伸形成凸檐,所述的凸檐与上翻边、下翻边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隔热罩、隔热棉能削弱外锅体上方外侧的热量损失,提高热利用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加热均匀、热利用率高、能防止菜炒焦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锅体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布局放大示意图。图5为连接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锅体1、锅柄2、集火罩3、隔热罩4、凸檐40、隔热棉5、环形定位支架6、连接套7、中心孔70、密封端盖71、活塞72、压簧73、内锅体100、外锅体101、上翻边102、下翻边103、介质腔104、球状下凸粒105、球状上凸粒1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包括锅体1和锅柄2,锅体包括内锅体100、外锅体101,内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上翻边102,外外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下翻边103,下翻边与上翻边贴合焊接连接;内锅体、外锅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介质腔104,介质腔内充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可以是水或酒精或导热油,本实施例中的导热介质为水;内锅体的外表面设有球状下凸粒105,外锅体的内表面设有球状上凸粒106。外锅体101的外底部设有集火罩3,集火罩的开口朝下,集火罩与外锅体之间焊接连接,集火罩的开口端所在平面位于外锅体最下端以下;外锅体101的外侧位于集火罩的上方处设有隔热罩4,隔热罩与外锅体之间填充有隔热棉5;如图3所示,隔热罩4的上端边缘处延伸形成凸檐40,凸檐与上翻边、下翻边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介质腔104内靠近内锅体的开口端处设有环形定位支架6,环形定位支架上设有若干连接套7,连接套7内设有中心孔70,中心孔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71,中心孔的另一端设有活塞72,活塞与中心孔之间滑动连接,中心孔内位于活塞与密封端盖之间的部位设有压簧73;中心孔内的气压为负压,连接套中的中心孔的体积之和与介质腔的体积之比为0.10-0.18。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加热时,介质腔内的水被加热,由于水分子之间运动能力强、流动性好,介质腔内的水的温度趋于一致,从而对内锅体进行加热,内锅体各个部位受热均匀,炒菜不易炒焦;介质腔内的水加热后,水的体积会膨胀,体积膨胀会推动活塞缩入中心孔内,从而防止介质腔内的压力太大;随着水的受热,介质腔内的压力会高于外界气压,介质腔内的水的沸点会超过100℃,从而能够保持内锅体表面的温度控制在100℃-120,既能保证菜能炒熟,又能防止锅内过热烧焦。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专利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包括锅体和锅柄,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外锅体,所述内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上翻边,所述外外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上翻边贴合焊接连接;所述内锅体、外锅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介质腔,所述的介质腔内充有导热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包括锅体和锅柄,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包括内锅体、外锅体,所述内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上翻边,所述外外锅体的边缘处设有下翻边,所述下翻边与上翻边贴合焊接连接;所述内锅体、外锅体之间形成封闭的介质腔,所述的介质腔内充有导热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锅体的外底部设有集火罩,集火罩的开口朝下,集火罩与外锅体之间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火罩的开口端所在平面位于外锅体最下端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锅体的外表面设有球状下凸粒,所述外锅体的内表面设有球状上凸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燃气灶的炒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强余斌霄余金华赵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