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224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芯管组件,芯管组件的远端设有用于装载介入器械的装载段,装载段的近端设有用于固定介入器械的近端端部的固定头;管状的外鞘,滑动地套在芯管组件的外部,外鞘的远端为用于容纳固定头以及介入器械的容置区;控制手柄,用于控制外鞘相对芯管组件回撤与前行;套在固定头上的束缚套,束缚套用于将介入器械束缚在固定头上,束缚套上设有导管,导管用于控制束缚套相对所述固定头回撤与前行,以释放与束紧介入器械。上述介入器械输送装通过在固定头上套接用于束缚介入器械的束缚套,可以保证在径向对介入器械提供足够的束缚力。

Interventional Device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ventional device convey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re tube assembly, whose dista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loading section for loading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and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loading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ead for fixing the proximal end end of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the tubular outer sheath is slightly sleeved outside the core tube assembly, and the distal end of the outer sheath is a holding area for holding the fixed head and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The control handl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retraction and advance of the outer sheath relative to the core tube assembly; the restraint sleeve on the fixed head is used to restrain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on the fixed head; the restrain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atheter, and the cathet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retraction and advance of the restraint sleeve relative to the fixed head to release and tighten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The transporting device of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can provide sufficient binding force to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by socketing the binding sleeve used to restrain the interventional device on the fixed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器械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将介入器械输(例如人工心脏瓣膜支架)送至人体病变位置,然后再撤回,使介入器械停留在人体病变位置,替代病变的人体器官的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人体病变位置切开,然后更换介入器械的治疗方式而言,可以大大降低病人的痛苦。现有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通常包括外鞘及位于外鞘内的芯管组件,芯管组件用于安装介入器械,外鞘的远端为胶囊,在介入器械安装在芯管组件上后,介入器械收容在胶囊中。为了固定介入器械,通常在芯管组件上设置固定头,将介入器械的近端部固定在固定头上。或者通过绳子将介入器械捆扎在芯管组件上。当采用固定头固定介入器械时,通常在固定头上设置凹槽或凸块,将介入器械近端的固定耳卡在凹槽内或挂在凸块上。外鞘的近端与控制手柄连接,控制手柄可以带动外鞘相对芯管组件回撤与前行,以实现对收纳在胶囊中的介入器械的释放与收回。具体地,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在将介入器械输送至病变位置后,通过操作控制手柄,逐渐回撤外鞘,露出介入器械,介入器械遇血液逐渐膨胀,释放,最终介入器械脱离芯管组件上的固定头,完成最终释放。可见,当回撤外鞘时,介入器械被胶囊包裹的包裹区段也随之逐步减少,因而介入器械的径向束缚力逐渐降低,而束缚力不够会造成以下问题:1、介入器械释放时,介入器械由于自身膨胀产生一个巨大的前行力,由于对介入器械径向束缚力不够,使得介入器械快速脱离芯管组件中的固定头,这时如果术者发现释放位置不正确,则为时已晚,已经无法回收介入器械了。此时术者根据释放位置的不同(高于或低于人体原生瓣环),评估采用球囊进一步扩张介入器械,使其向下运动,或者,通过在现有释放的介入器械的基础上再释放一个介入器械,或者通过外科手术,取出介入器械,重新放置外科瓣。2、当介入器械在释放过程中,术者发现释放位置不对,此时由于介入器械的近端仍卡在固定头内,则可通过前行外鞘,使得外鞘包裹压缩介入器械,重新将介入器械装载进胶囊时,但是在前行外鞘的过程中,由于胶囊较软,刚性不足,在前行时易打折,不容易实现对介入器械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对介入器械的径向束缚力不够造成不能回收的问题。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芯管组件,所述芯管组件的远端设有用于装载介入器械的装载段,所述装载段的近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介入器械的近端端部的固定头;管状的外鞘,滑动地套在所述芯管组件的外部,所述外鞘的远端为用于容纳所述固定头以及所述介入器械的容置区;控制手柄,用于控制所述外鞘相对所述芯管组件回撤与前行,还包括套在所述固定头上的束缚套,所述束缚套用于将所述介入器械束缚在所述固定头上,所述束缚套上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用于控制所述束缚套相对所述固定头回撤与前行,以释放与束紧所述介入器械。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套能够沿着所述固定头的轴向滑动地套在所述固定头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远端与所述束缚套连接,所述导管的近端固定在所述控制手柄内,所述控制手柄能够拉动所述导管向近端滑动以及推动导管向远端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头的外表面与所述束缚套的内表面两者之一上设有滑槽,两者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轨。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套与所述固定头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远端与所述束缚套连接,所述导管的近端固定在所述控制手柄内,所述控制手柄能够控制所述导管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套为硬质套。进一步地,在释放介入器械之前,沿着轴线方向,所述束缚套的远端超出所述固定头的远端。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套包括套在所述固定头上的头部以及套在所述芯管组件上的尾部,所述尾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所述头部的内径尺寸,所述头部相对所述尾部更靠近所述装载段的远端。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套上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自远端向近端的延伸路径逐渐靠近所述束缚套的轴线。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斜面设在所述头部近端的端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束缚套与所述固定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在所述固定头装载所述介入器械的状态下,所述束缚套的内壁与所述介入器械的表面之间存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小于装载于所述固定头上的介入器械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间隙范围为0.05-0.15cm。本技术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通过在固定头上套设能够相对固定头前行与回撤的束缚套,束缚套能够束缚介入器械,可以避免介入器械在释放过程中快速释放,解决无法及时发现介入器械释放位置不对的问题,另外由于束缚套的结构强度较强,不容易弯折变形,在发现释放位置不正确回收支架时,可以先通过控制束缚套相对固定头前行压缩介入器械,这样介入器械的膨胀力会相对较小,然后再通过外鞘压缩介入器械并对介入器械回收,可以方便回收介入器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该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安装了介入器械。图2是本图1中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外鞘回撤时的示意图,该图中介入器械部分释放。图4是图2中的外鞘回撤时的示意图,该图中介入器械完全释放。图5是图4中去掉介入器械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该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安装了介入器械。图8是本图7中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的剖视图。图9是图8中的A-A剖视。图10是图7中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的爆炸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该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安装了介入器械。图12是图11中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的剖视图。图13是图11中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远端的爆炸图。图14是固定头与介入器械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近端与远端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是手术时,远离术者(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靠近术者的一端为近端。实施例1参阅图1-2、以及图5-6,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芯管组件1,所述芯管组件1的远端设有用于装载所述介入器械2的装载段10,所述装载段10的近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介入器械2的近端端部的固定头12;管状的外鞘3,滑动地套在所述芯管组件1的外部,所述外鞘3的远端为用于容纳所述固定头12以及所述介入器械2的容置区30,所述容置区30具有胶囊形状,其直径大于外鞘的其余部分,并相对外鞘具有较好的柔性;控制手柄4,用于控制所述外鞘3相对所述芯管组件1回撤与前行;以及套在所述固定头12上束缚套5,所述束缚套5用于将所述介入器械2束缚在所述固定头12上,所述束缚套5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头12回撤与前行,以释放与回收所述介入器械2。可以理解的是,芯管组件1及外鞘3的近端均固定地在控制手柄4内,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束缚套5为硬质套,优选为钢套,束缚套5采用硬质套,可以在束缚套5相对固定头12前行时,不会弯折,便于回收介入器械2。在本实施例中,当完成将介入器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芯管组件(1),所述芯管组件(1)的远端设有用于装载介入器械(2)的装载段(10),所述装载段(10)的近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介入器械(2)的近端端部的固定头(12);管状的外鞘(3),滑动地套在所述芯管组件(1)的外部,所述外鞘(3)的远端为用于容纳所述固定头(12)以及所述介入器械(2)的容置区(30);控制手柄(4),用于控制所述外鞘(3)相对所述芯管组件(1)回撤与前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固定头(12)上的束缚套(5),所述束缚套(5)用于将所述介入器械(2)束缚在所述固定头(12)上,所述束缚套(5)上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用于控制所述束缚套(5)相对所述固定头(12)回撤与前行,以释放与束紧所述介入器械(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包括芯管组件(1),所述芯管组件(1)的远端设有用于装载介入器械(2)的装载段(10),所述装载段(10)的近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介入器械(2)的近端端部的固定头(12);管状的外鞘(3),滑动地套在所述芯管组件(1)的外部,所述外鞘(3)的远端为用于容纳所述固定头(12)以及所述介入器械(2)的容置区(30);控制手柄(4),用于控制所述外鞘(3)相对所述芯管组件(1)回撤与前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固定头(12)上的束缚套(5),所述束缚套(5)用于将所述介入器械(2)束缚在所述固定头(12)上,所述束缚套(5)上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用于控制所述束缚套(5)相对所述固定头(12)回撤与前行,以释放与束紧所述介入器械(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套(5)能够沿着所述固定头(12)的轴向滑动地套在所述固定头(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近端固定在所述控制手柄(4)内,所述控制手柄(4)能够拉动所述导管向近端滑动以及推动导管向远端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12)的外表面与所述束缚套(5)的内表面两者之一上设有滑槽,两者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套(5)与所述固定头(12)之间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器械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远端与所述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飞訾振军曾敏林浩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