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贤柱专利>正文

一种骨折复位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23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复位钳,属于医用器械领域,用于解决开合钳体手持一端将向外扩张,容易触碰其他组织的问题。它包括左钳体、右钳体、柄部,左钳体下端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转动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对称设置,左钳体与右钳体均为向外弯曲的弧形,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向内侧弯曲形成夹持部,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内侧中部;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复位套筒下方设有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套于柄部外,第二弹簧上端连接复位套筒下端,第二支撑弹簧下端连接柄部下端。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纵向控制钳体开合,能够有效防止扩张时手持部触碰其他组织。

A fracture reduction forcep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cture reduction forcep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hand end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forceps will expand outward and easily touch other tissues. It consists of a left clamp body, a right clamp body and a handle part. The lower end of the left clamp body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ight clamp body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handle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The left clamp body and the right clamp body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left clamp body and the right clamp body are curved outw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clamp body and the right clamp body bend inward to form a clamp part. The left clamp body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ight clamp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spring, and the two ends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reset sleev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reset sleev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reset sleev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and from touching other tissues when expanding by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longitudinal control clamp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复位钳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骨折复位钳。
技术介绍
骨折复位钳,通常由左右两个钳体铰接组成,通过手持控制两个钳体一端来使钳体另一端的夹持部开合,作用部位较深时,需要将钳体伸入,则开合钳体手持一端将向外扩张,容易触碰其他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纵向控制钳体开合,能够有效防止扩张时手持部触碰其他组织的骨折复位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左钳体、右钳体、柄部,所述左钳体下端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对称设置,所述左钳体与右钳体均为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向内侧弯曲形成夹持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内侧中部;所述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所述复位套筒下方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套于柄部外,所述第二弹簧上端连接复位套筒下端,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下端连接柄部下端。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左端与左钳体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右端穿过右钳体中部。进一步限定,所述柄部下端设置挡块,所述挡块为圆形,所述柄部下端插入挡块上表面中心处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进一步限定,所述复位套筒上端内径大于下端内径。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块下端面设置软质护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左钳体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能够以转轴为支点进行转动而达到左钳体和右钳体开合,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将对左钳体和右钳体施加一个向外的力,是左钳体和右钳体始终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和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两端分别与复位套筒和柄部下端连接,对复位套筒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复位弹簧在第二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将向上移动,复位弹簧向上移动的时候其将会将左钳体和右钳体向内挤压,使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的夹持部处于闭合状态;使用时将,复位套筒向下拉,左钳体和右钳体由于没有复位套筒的挤压将在第一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扩张,可以更加需要扩张的量来调整复位套筒的下拉距离,复位套筒外壁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向外延伸的支点,使用时将手掌心位置与柄部下端抵靠,通过两个或多个手指通过支点来控制复位套筒,方便使用;当左钳体和右钳体扩张角度达到位置时,放置于需要夹持的患处部位外侧,松开复位套筒,复位套筒将在第二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再次将左钳体和右钳体向内挤压,使左钳体和右钳体将患处部位固定;设置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左钳体中部固定另一端穿过右钳体中部,能够对左钳体和右钳体开合轨迹进行固定,由于左钳体和右钳体开合是以两者下端为共同支点,其定点转动轨迹为弧形,限位杆也将为弧形;柄部下端设置挡块,挡块可以作用与第二支撑弹簧下端的连接点,挡块在使用时也将作为与手掌的接触部,增大了接触面积,使用更加舒适,在挡块下端设置软质护垫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纵向控制钳体开合,能够有效防止扩张时手持部触碰其他组织。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骨折复位钳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左钳体1、右钳体2、柄部3、夹持部4、第一支撑弹簧5、复位套筒6、第二支撑弹簧7、限位杆8、挡块9、软质护垫10、支点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左钳体、右钳体、柄部,左钳体下端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转动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对称设置,左钳体与右钳体均为向外弯曲的弧形,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向内侧弯曲形成夹持部,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内侧中部;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复位套筒下方设有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套于柄部外,第二弹簧上端连接复位套筒下端,第二支撑弹簧下端连接柄部下端。优选的,第一支撑弹簧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左端与左钳体中部固定连接,限位杆右端穿过右钳体中部。优选的,柄部下端设置挡块,挡块为圆形,柄部下端插入挡块上表面中心处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复位套筒上端内径大于下端内径。优选的,挡块下端面设置软质护垫。本实施例中,左钳体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能够以转轴为支点进行转动而达到左钳体和右钳体开合,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第一支撑弹簧将对左钳体和右钳体施加一个向外的力,是左钳体和右钳体始终具有向外扩张的趋势,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和第二支撑弹簧,第二支撑弹簧两端分别与复位套筒和柄部下端连接,对复位套筒施加一个向上的力,复位弹簧在第二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将向上移动,复位弹簧向上移动的时候其将会将左钳体和右钳体向内挤压,使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的夹持部处于闭合状态;使用时将,复位套筒向下拉,左钳体和右钳体由于没有复位套筒的挤压将在第一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向外扩张,可以更加需要扩张的量来调整复位套筒的下拉距离,复位套筒外壁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向外延伸的支点,使用时将手掌心位置与柄部下端抵靠,通过两个或多个手指通过支点来控制复位套筒,方便使用;当左钳体和右钳体扩张角度达到位置时,放置于需要夹持的患处部位外侧,松开复位套筒,复位套筒将在第二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再次将左钳体和右钳体向内挤压,使左钳体和右钳体将患处部位固定;设置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左钳体中部固定另一端穿过右钳体中部,能够对左钳体和右钳体开合轨迹进行固定,由于左钳体和右钳体开合是以两者下端为共同支点,其定点转动轨迹为弧形,限位杆也将为弧形;柄部下端设置挡块,挡块可以作用与第二支撑弹簧下端的连接点,挡块在使用时也将作为与手掌的接触部,增大了接触面积,使用更加舒适,在挡块下端设置软质护垫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舒适性。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骨折复位钳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左钳体、右钳体、柄部,所述左钳体下端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对称设置,所述左钳体与右钳体均为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向内侧弯曲形成夹持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内侧中部;所述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所述复位套筒下方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套于柄部外,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上端连接复位套筒下端,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下端连接柄部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左钳体、右钳体、柄部,所述左钳体下端和右钳体下端通过转轴与柄部上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对称设置,所述左钳体与右钳体均为向外弯曲的弧形,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端向内侧弯曲形成夹持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中部设置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左钳体和右钳体内侧中部;所述柄部外套有复位套筒,所述复位套筒下方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弹簧套于柄部外,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上端连接复位套筒下端,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下端连接柄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贤柱李小康石磊吴杰王海亮裴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柯贤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