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寒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2089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8 23:33
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包括滚筒本体、滚轴、齿杆、钉齿,所述滚筒本体两端封闭内部中空,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分别安装一根齿杆,滚筒本体的锥形面上设置有推动叶轮,齿杆包括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均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螺丝孔,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均匀间隔分布在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钉齿均匀分布在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相邻齿杆上的钉齿相互交错,钉齿分别与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相互垂直,第一齿杆上的钉齿为12个,第二齿杆上的钉齿为21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增加作物的旋转空间,增加谷物与谷穗的分离空间,梳刷透彻,大大减少谷物在脱粒分离时的抛洒率,提高谷物收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A New Type of Threshing Tooth Bar of Harvester Drum

A new type of threshing gear rod for harvester drum includes drum body, roller shaft, gear rod and nail teeth. Both ends of the drum body are closed and hollow. One gear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six prisms of the drum body. A driving impeller is arranged on the conical surface of the drum body. The gear rod includes the first tooth rod and the second tooth rod. Fixed blocks are welded on the first tooth rod and the second tooth rod. The screw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The first gear rod and the second gear rod are evenly spaced on the six prisms of the drum body. The nail teeth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first gear rod and the second gear rod. The nail teeth on the adjacent gear rod are interlaced with each other. The nail teeth on the first gear rod and the second gear rod are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nail teeth on the first gear rod are 12 and the nail teeth on the second gear rod are 21.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rotation space of crops, increases the separation space between grain and ear, combs thoroughly, greatly reduces the throwing rate of grain during threshing and separation, and improves the grain harvest, thus having high practic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
技术介绍
收割机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它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再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脱粒过程主要是通过收割机滚筒上的钉齿将收割后作物的谷粒从谷穗上脱下,但是,现有技术中收割机上的齿杆使得谷物在脱粒和分离时存在抛洒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刷透彻、增加作物旋转空间、降低谷物在脱粒分离时抛洒率的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本体、滚轴、齿杆、钉齿,所述滚筒本体两端封闭内部中空,滚筒本体从左向右五分之一处的形状为锥形,滚筒本体其余部分的形状呈六棱柱体,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分别安装一根齿杆,所述滚轴与滚筒本体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滚筒本体的锥形面上设置有推动叶轮,所述齿杆包括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均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螺丝孔,固定块以齿杆为中心对称等间距设置在齿杆两侧,通过螺丝分别穿过固定块及滚筒本体六个棱面上的螺丝孔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分别与滚筒本体棱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均匀间隔分布在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所述钉齿均匀分布在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相邻齿杆上的钉齿相互交错,钉齿分别与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相互垂直,第一齿杆上的钉齿为12个,第二齿杆上的钉齿为21个,所述第一齿杆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钉齿的高度均为8.5cm,第一齿杆上其余钉齿的高度均为8cm,所述第二齿杆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钉齿的高度均为8.5cm,第二齿杆上其余钉齿的高度均为8cm,所述第一齿杆上由左至右第一个钉齿与第一齿杆左端部之间的距离为8cm,第二个钉齿与第一个钉齿之间的间距为7cm,第十一个钉齿与第十二个钉齿之间的间距为7cm,第十二个钉齿与第一齿杆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为4cm,第一齿杆上其余钉齿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为14cm,所述第二齿杆上由左至右第一个钉齿与第二齿杆左端部之间的距离为4.5cm,第二十一个钉齿与第二齿杆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为9cm,第二齿杆上其余钉齿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为7cm。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均为三根。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的固定块均为至少四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两种齿杆上钉齿排列间距、齿杆上不同位置钉齿有效长度以及齿杆与滚筒本体棱面连接方式的设置,有效增加作物的旋转空间,增加谷物与谷穗的分离空间,梳刷透彻,大大减少谷物在脱粒分离时的抛洒率,提高谷物收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滚筒本体,2、滚轴,3、第一齿杆,4、第二齿杆,5、钉齿,6、推动叶轮,7、固定块,8、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包括滚筒本体1、滚轴2、齿杆、钉齿5,滚筒本体1两端封闭内部中空,滚筒本体1从左向右五分之一处的形状为锥形,滚筒本体1其余部分的形状呈六棱柱体,滚筒本体1的六个棱面上分别安装一根齿杆,滚轴2与滚筒本体1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滚筒本体1的锥形面上设置有推动叶轮6,齿杆包括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上均焊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上设置有螺丝孔(图中未标示出),固定块7以齿杆为中心对称等间距设置在齿杆两侧,通过螺丝8分别穿过固定块7及滚筒本体1六个棱面上的螺丝孔(图中未标示出)将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分别与滚筒本体1棱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均匀间隔分布在滚筒本体1的六个棱面上,钉齿5均匀分布在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上,相邻齿杆上的钉齿5相互交错,钉齿5分别与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相互垂直,第一齿杆3上的钉齿5为12个,第二齿杆4上的钉齿5为21个,第一齿杆3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钉齿5的高度均为8.5cm,第一齿杆3上其余钉齿5的高度均为8cm,第二齿杆4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钉齿5的高度均为8.5cm,第二齿杆4上其余钉齿5的高度均为8cm,第一齿杆3上由左至右第一个钉齿5与第一齿杆3左端部之间的距离为8cm,第二个钉齿5与第一个钉齿5之间的间距为7cm,第十一个钉齿5与第十二个钉齿5之间的间距为7cm,第十二个钉齿5与第一齿杆3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为4cm,第一齿杆3上其余钉齿5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为14cm,第二齿杆4上由左至右第一个钉齿5与第二齿杆4左端部之间的距离为4.5cm,第二十一个钉齿5与第二齿杆4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为9cm,第二齿杆4上其余钉齿5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为7cm,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均为三根,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上的固定块7均为至少四组。具体使用过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滚筒本体1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滚轴2转动带动滚筒本体1转动,滚筒本体1转动带动滚筒本体1锥形面上的推动叶轮6转动,推动叶轮6转动将收割后的谷物推送至滚筒本体1圆柱形表面,通过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上相互交错排列的钉齿5对谷物进行梳刷,实现谷粒与谷穗的分离,谷粒经筛子漏至收集箱内,谷穗被推送至田地里,在第一齿杆3、第二齿杆4分别与滚筒本体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时,无需在固定块7与滚筒本体1之间增加垫片,有效增加钉齿5与筛子之间的旋转空间,避免包裹在谷穗里边的谷粒还未经筛选就随着谷穗被推送至田地里。本技术中两种齿杆上钉齿5排列间距、齿杆上不同位置钉齿5有效长度以及齿杆与滚筒本体1棱面连接方式的设置,有效增加作物的旋转空间,增加谷物与谷穗的分离空间,梳刷透彻,大大减少谷物在脱粒分离时的抛洒率,提高谷物收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综上,本技术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本体、滚轴、齿杆、钉齿,所述滚筒本体两端封闭内部中空,滚筒本体从左向右五分之一处的形状为锥形,滚筒本体其余部分的形状呈六棱柱体,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分别安装一根齿杆,所述滚轴与滚筒本体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滚筒本体的锥形面上设置有推动叶轮,所述齿杆包括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均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螺丝孔,固定块以齿杆为中心对称等间距设置在齿杆两侧,通过螺丝分别穿过固定块及滚筒本体六个棱面上的螺丝孔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分别与滚筒本体棱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均匀间隔分布在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所述钉齿均匀分布在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相邻齿杆上的钉齿相互交错,钉齿分别与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相互垂直,第一齿杆上的钉齿为12个,第二齿杆上的钉齿为21个,所述第一齿杆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钉齿的高度均为8.5cm,第一齿杆上其余钉齿的高度均为8cm,所述第二齿杆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第八个钉齿的高度均为8.5cm,第二齿杆上其余钉齿的高度均为8cm,所述第一齿杆上由左至右第一个钉齿与第一齿杆左端部之间的距离为8cm,第二个钉齿与第一个钉齿之间的间距为7cm,第十一个钉齿与第十二个钉齿之间的间距为7cm,第十二个钉齿与第一齿杆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为4cm,第一齿杆上其余钉齿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为14cm,所述第二齿杆上由左至右第一个钉齿与第二齿杆左端部之间的距离为4.5cm,第二十一个钉齿与第二齿杆右端部之间的距离为9cm,第二齿杆上其余钉齿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为7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收割机滚筒脱粒齿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本体、滚轴、齿杆、钉齿,所述滚筒本体两端封闭内部中空,滚筒本体从左向右五分之一处的形状为锥形,滚筒本体其余部分的形状呈六棱柱体,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分别安装一根齿杆,所述滚轴与滚筒本体两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滚筒本体的锥形面上设置有推动叶轮,所述齿杆包括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均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螺丝孔,固定块以齿杆为中心对称等间距设置在齿杆两侧,通过螺丝分别穿过固定块及滚筒本体六个棱面上的螺丝孔将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分别与滚筒本体棱面固定连接,第一齿杆、第二齿杆均匀间隔分布在滚筒本体的六个棱面上,所述钉齿均匀分布在第一齿杆、第二齿杆上,相邻齿杆上的钉齿相互交错,钉齿分别与第一齿杆、第二齿杆相互垂直,第一齿杆上的钉齿为12个,第二齿杆上的钉齿为21个,所述第一齿杆上由右至左第三、第四、第五个钉齿的高度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寒龙
申请(专利权)人:刘寒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