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5159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通过将现现有技术中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中的纳米金属向一侧凸起,通过凸起一方面增加入射光线在阵列上的反射次数,从而提高光的透过性,另外还能够通过边缘锋利的结构中,因增强的局域表面电磁场而显著提高光的透过性强度。即通过这两方面,使得利用EOT现象的导电薄膜能够对不同波长的光都有一个良好的透光作用。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薄膜制备方法简单,能够通过倒模的方式进行生产,适合工业运用,具有良好的社会前景。

A Colorless Transparent Sensing Fil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lorless transparent sensing film. By converging the nano-metal in the nano-metal structure array layer to one side in the present technology, the number of reflections of incident light on the array is increased by converging one side, thereby improving the light transmission. In addition, the light transmissio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enhancing the local surfac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 the edge-sharp structure. Sexual strength. That is to say, through these two aspects, the conductive film using EOT phenomenon can have a good light transmission effect for different wavelength light. Moreov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thin film in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can be produced by inverted mode,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has good social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传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传感器可概括为光学、电学和力学等传感器。其中,力学传感器(如微机械臂振动传感器)的制造成本一般比较贵,而且使用稳定性也较差。电学传感器(如葡萄糖传感器)受温度、pH和离子的影响比较大,而且使用时要注意保护电极不受污染。光学传感器常见的有紫外可见光检测、荧光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等检测模式。紫外可见光检测(如显色法)光路简单、仪器构架比较简单,但存在检测灵敏度低的缺点;荧光检测灵敏度高,但需要复杂的光路系统和必须使用荧光物质来标记被检测物;表面等离子体检测灵敏度高,但需要棱镜耦合和复杂的光路系统。和上述传感器相比,局域表面等离子传感器具有光路简单、仪器便宜、集成度高、检测灵敏超高、可与其他仪器较好地联用技术等优点,在生化传感、环境监控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许多领域对传感器的透明性提出了要求,如显示材料(显示屏、透明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隐形眼镜)等。但是局部表面等离子传感器目前不能够实现透明或者是半透明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本身需要较厚的金属纳米薄膜才能够保证一定的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强度,但是较厚的金属纳米薄膜又会影响光透过率。“光学异常透射(EOT)”现象便是一种使局域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变透明的方法。该现象的原理是一定结构的金属纳米阵列(如金纳米孔阵列)使得入射光发生衍射,该衍射光与阵列表面等离子体产生了耦合从而增强了透射光强度。但EOT现象仅限于在某个波长/颜色实现光学增透,即只能实现有色透明、无法实现无色透明。有颜色的透明传感器会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影响到使用者/观察者的视觉体验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EOT现象制备的透明传感薄膜中,只能实现有色透明,无法实现无色透明且支持少部分光线增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包括有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和基层,所述的基层设置在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的一侧,所述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向另一侧凸起。通过将凸起结构,入射光线能够在凸起与凸起之间形成多次反射,在每一次反射的过程中,能够使得一部分的光线透过金属面向下传播,提高透过率,减少无用反射光的数量,整体即提高了入射光线的使用效率。优选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中的凸起结构为有序凸起阵列,所述的凸起形状为圆柱、三角锥、圆台、圆锥或棱台结构。有序凸起阵列能使得入射的光线均匀,制备更加方便;凸起的立体结构为上窄下宽的结构,能够保证更多的入射光线进入阵列当中,也能够保证在阵列中凸起与凸起之间的反射效果。优选的,凸起阵列中凸起之间的宽度为100~2000nm。在此宽度中,凸起的数量不会太密集影响光线入射,且能够给予入射光线足够的反射空间。优选的,凸起阵列为方形阵列、圆形阵列、三角阵列或多边形阵列。选用这三种阵列能够提高入射光在凸起间的反射效果。优选的,凸起长度不小于10nm,所述的凸起底面直径不小于10nm。只有凸起在一定高度上,且与凸起直径之间尺寸相对合理,凸起之间间距相互配合,入射光才能够在凸起之间形成反射。优选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为金、银或铝。优选的,传感介质层,所述的传感介质层设置在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凸起侧上。通过设置传感介质层,能够更好地让光线在与传感薄膜接触前,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进行统一折射或与空气隔绝,减少空气中的影响因素,使得待测的入射光线更好地入射在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中。优选的,传感介质层为气体、水或其它有机溶剂,厚度为100~200nm。这种厚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到达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中的光线足够多,也能够起到传感介质层本身的作用。优选的,基底为高光透性材料。透光材料能够保证光透性,形成透明传感器的部分。优选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突起一侧上,还设置有特异性传感结构。在凸起上上着有特异性传感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加检测的功能,另外设置在凸起上,能够利用凸起本身的结构,让所检测的物质被检测到的几率更大。优选的,特异性传感结构为抗体或核酸。还包括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一凸起阵列,用高分子聚合物溶液进行表面处理;S2: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交联剂和主剂,将混合液倾倒至S1所得的阵列表面,固化脱模,得弹性印章;S3:将透明的光固化胶加至印章表面,静置,光固化脱模,得聚合物纳米突起阵列基底;S4:在基底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通过采用倒模的方法,首先利用一原始的凸起阵列,该阵列只影响凸起阵列中的凸起底部宽度以及阵列排序,通过对该阵列进行倒模,形成基底,该基底可以通过在制备过程中调整相应的参数,以获得不同高度的基底,再通过沉淀纳米金属膜,即完成,整个制备过程简单,且可以通过调节制备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来直接获得不同凸起高度的基底,具有很好的工业通用性。优选的,步骤S4中沉积金属薄膜的方法为热蒸发镀膜技术。本结构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能够通过本专利技术,能感知其表面局域范围内物质折射率信号并转化为光信号。金属纳米结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入射光下产生局域增强电磁场,影响金属薄膜的散射、反射和透射,通过检测可得到一定的吸光度值。该特征吸光度值的大小由纳米结构的形状、尺寸和增强电磁场范围内的环境折射率决定。因此,当纳米结构参数固定时,特征吸光度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折射率的大小。从而我们得到了以吸光度值反映环境折射率的金属薄膜传感器,即能够通过测量金属薄膜传感器中的吸光度值,来推算出环境折射率。2.具有纳米结构化的凸起表面,入射光线能够在凸起间进行多次反射,降低整体反射率。相对于平膜,阵列排布的凸起结构使得入射光在纳米结构表面凸起之间多次反射,每次反射过程使得一部分光透过金属面向下传播,多次反射使得最终透过金属膜的光增强,反射光减弱,增强入射光线。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金属纳米结构薄膜中,只能够利用EOT效应对几种有色光进行增透,绕过了目前的技术瓶颈,通过采用多次反射的的思想,利用自身的结构解决了光透性的问题,为透明化传感薄膜的形成提供可能。3.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纳米结构具有增强的局域表面电磁场,能有效地增强光透过率。1)金属结构的自由电子在纳米凸起的尖端和锋利的边缘处富集,且凸起的长宽比越大,富集作用越强,在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中具有局域增强的表面电磁场。2)金属镀膜实际由紧挨的金属纳米颗粒组成,在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中,金属纳米颗粒之间的间隙具有局域增强的表面电磁场。增强的电磁场能更有效地促进衍射光和等离子体之间的耦合,从而使得透过金属膜的光强度增加。4.本制备方法制造简单。在制备本专利技术时,可以利用统一的模具制造出不同凸起长度的印章,所用的原理材料较少,并且制备的过程采用的是倒模方式,能够快速产生相关的结构,并且所用材料不会造成较大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的制备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的凸起高度示意图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的凸起高度示意图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的凸起高度示意图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与传统平膜的透光能力对比图。附图说明:1为传感介质层,2为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3为基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包括有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和基层,所述的基层设置在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向另一侧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包括有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和基层,所述的基层设置在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向另一侧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中的凸起为有序凸起阵列,所述的凸起形状为圆柱、三角锥、圆台、圆锥或棱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阵列中凸起之间的宽度为100~200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阵列为方形阵列、圆形阵列、三角阵列或多边形阵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长度不小于10nm,所述的凸起底面直径不小于1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色透明传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为金、银或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传感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介质层1,所述的传感介质层1设置在纳米金属结构阵列层2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