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陈月美专利>正文

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52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47
一种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主要由定位组件、第一工作座、第二工作座、工作空间构成;定位组件底部两侧衔接前述第一工作座及第二工作座后一体成型,定位组件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二带动组件分别以连接杆、连接杆连结定位板,而第一工作座的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连动第一穿孔组件、第二穿孔组件,与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行进方向垂直的第五带动组件连动第三穿孔组件、第六带动组件接设推杆,藉此,使烟花组装质量一致,更能达到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目的。

Improvement of structure of fireworks assembly machine

The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firework assembly machi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positioning component, a first workbench, a second workbench and a workspace; the two sides of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orkbench and the second workbench before forming as a whole;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of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respectively, while the third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third driving component of the first workben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plate. Four driving components connect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forating components, and the fifth driving component, which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third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fourth driving component, connects the third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sixth driving component with a push rod. By this way, the quality of fireworks assembly is consistent, and the purpose of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nufacturing can be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烟花组装都是用手工组装的,然而这样的作业方式会使劳动效率低,需一个一个纸筒去作业,以一个人工一天的作业量是有限的,而且产生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不仅生产的时候费工费时,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经验和力度的不同,很难完全靠手感掌握确保烟花组装的一致性。有鉴于已用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乃针对前述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专利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制造方便的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本专利技术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花组装质量一致性的改进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设置在一用以加工烟花承体的工作平台,其至少包括:一定位组件,跨设于前述工作平台,其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一带动组件与一第二带动组件,第一带动组件与第二带动组件分别以一连接杆连结一定位板;一第一工作座,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上,并邻近定位组件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工作座一侧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三带动组件与一第四带动组件,第三带动组件与第四带动组件分别具有往复位移的一第一穿孔组件与第二穿孔组件,而第一工作座另一侧对应具有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令第一穿孔组件、第二穿孔组件分别由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穿出;一第二工作座,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上,并邻近定位组件底部另一侧,且与第一工作座互为垂直排列,所述第二工作座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五带动组件与一第六带动组件,第五带动组件连动有往复位移的一第三穿孔组件,第六带动组件连动有往复位移的推杆;当定位组件底部两侧衔接前述第一工作座及第二工作座后一体成型,定位组件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二带动组件分别以连接杆链接定位板,而第一工作座的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连动第一穿孔组件、第二穿孔组件,使与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行进方向垂直的第五带动组件连动第三孔件、第六带动组件接设推杆,达到减化结构以及快速生产的目的。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带动组件、第二带动组件、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第五带动组件与第六带动组件为气压缸、液压缸或马达。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第一工作座、第二工作座与定位组件在前述工作平台上形成一工作空间,用以容置烟花承体。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得更具体的了解,依各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四。图5是本专利技术快速加工烟花承体B的平面示意图一。图6是本专利技术快速加工烟花承体B的平面示意图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快速加工烟花承体B的平面示意图三。标号说明:定位组件......1;第一带动组件..11;第二带动组件..12;连接杆.....111、121;定位板.....13;第一工作座.....2;第三带动组件..21;第一穿孔组件..211;第四带动组件..22;第二穿孔组件..221;第二工作座.....3;第五带动组件..31;第六带动组件..32;第三穿孔组件..33;推杆......34;工作空间......4;工作平台......A;烟花承体......B。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定位组件1、一第一工作座2、一第二工作座3、与一工作空间4,其中:所述定位组件1跨设于工作平台A,其具有两并邻设置的一第一带动组件11与一第二带动组件12,第一带动组件11与第二带动组件12分别以连接杆111、121连结一定位板13;所述第一工作座2,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A上,并邻近定位组件1底部一侧处,所述第一工作座2一侧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三带动组件21与一第四带动组件22,第三带动组件21与第四带动组件22分别具有可往复位移的一第一穿孔组件211与一第二穿孔组件221,而第一工作座2另一侧对应具有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令第一穿孔组件211、第二穿孔组件221分别由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穿出;第二工作座3,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A上,并邻近定位组件1底部另一侧,且与第一工作座2互为垂直排列,所述第二工作座3具有并邻设置的第五带动组件31与第六带动组件32,第五带动组件31连动有可往复位移的一第三穿孔组件33,第六带动组件32连动有可往复位移的一推杆34,而第二工作座3另一侧分别具有一第三穿孔与一第四穿孔,则第三穿孔组件33、推杆34分别由第三穿孔与第四穿孔穿出,以及;一工作空间4,界定于前述第一工作座2、第二工作座3与定位组件1之间,并可于前述工作平台A上容置烟花承体B;当组合时,由定位组件1底部两侧衔接前述第一工作座2及第二工作座3后一体成型,定位组件1的第一带动组件11、第二带动组件12分别以连接杆111、121连结定位板13,而第一工作座2的第三带动组件21、第四带动组件22连动第一穿孔组件211、第二穿孔组件221,使与第三带动组件21、第四带动组件22行进方向垂直的第五带动组件31连动第三孔件33、第六带动组件32接设推杆34;当使用时,同时参考图5、6、7所示,将烟花承体B放置工作平台A上工作空间4的容置空间,由定位组件1以第一带动组件11、第二带动组件12传达动力至定位板13,该定位板13行进方向为上、下往复移动,且压触于烟花承体B顶侧面停止,而后再将第一工作座2以第三带动组件21、第四带动组件22前、后往复移动,链接第一穿孔组件211、第二穿孔组件221,使贯穿烟花承体B一侧底部对应处,于此同时,与烟花承体B相邻另一侧底部角落处,则由第二工作座3的第五带动组件31将第三穿孔组件33插入且迅速拔出,再由第二工作座3的第六带动组件32以推杆34行进方向延伸推抵烟花承体B移动,达到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目的。综合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实为一具新颖性及进步性的专利技术,爰依法提出申请专利技术专利;但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说明,举凡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与范畴所延伸的变化、修饰、改变或等效置换者,亦皆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其设置在一用以加工烟花承体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定位组件,跨设于前述工作平台,其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一带动组件与一第二带动组件,第一带动组件与第二带动组件分别以一连接杆连结一定位板;一第一工作座,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上,并邻近定位组件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工作座一侧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三带动组件与一第四带动组件,第三带动组件与第四带动组件分别具有往复位移的一第一穿孔组件与第二穿孔组件,而第一工作座另一侧对应具有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令第一穿孔组件、第二穿孔组件分别由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穿出;一第二工作座,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上,并邻近定位组件底部另一侧,且与第一工作座互为垂直排列,所述第二工作座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五带动组件与一第六带动组件,第五带动组件连动有往复位移的一第三穿孔组件,第六带动组件连动有往复位移的推杆;当定位组件底部两侧衔接前述第一工作座及第二工作座后一体成型,定位组件的第一带动组件、第二带动组件分别以连接杆链接定位板,而第一工作座的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连动第一穿孔组件、第二穿孔组件,使与第三带动组件、第四带动组件行进方向垂直的第五带动组件连动第三孔件、第六带动组件接设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30 TW 1061295491.一种烟花组装机改进结构,其设置在一用以加工烟花承体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定位组件,跨设于前述工作平台,其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一带动组件与一第二带动组件,第一带动组件与第二带动组件分别以一连接杆连结一定位板;一第一工作座,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上,并邻近定位组件底部一侧,所述第一工作座一侧具有并邻设置的一第三带动组件与一第四带动组件,第三带动组件与第四带动组件分别具有往复位移的一第一穿孔组件与第二穿孔组件,而第一工作座另一侧对应具有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令第一穿孔组件、第二穿孔组件分别由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穿出;一第二工作座,为设置于前述工作平台上,并邻近定位组件底部另一侧,且与第一工作座互为垂直排列,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文李最光刘建才
申请(专利权)人:李陈月美李圣文李最光刘建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