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31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05
一种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模板单元及至少一个连接单元,所述模板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板体及至少两个连结于该板体的侧角柱,所述侧角柱各具有一个端面,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端面的嵌卡部,该连接单元设置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并至少具有两个与所述嵌卡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合的卡制部。利用该连接单元的卡制部与所述模板单元的所述嵌卡部互相嵌合,能使所述模板单元快速组装并接,且使所述板体的一个第二侧面确保精准衔接,能对混凝土达到较佳的模塑目的。

Composite Material Template Device for Building with Simple Assembly Function

A composite material template device for building with simple assembly function includes at least two template units and at least one connection unit. The template unit includes a plate body and at least two lateral corner columns connected to the plate body, each of which has an end face and a clamping part arranged on the end face. The connection unit is arranged on two adjacent modules. There are at least two clamping parts which are concave and convex complementary and can be mosaic with each other between the plate elements.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connecting unit and the clamping part of the template unit are mutually embedded, so that the template unit can be assembled and joined quickly, and a second side of the plate body can be ensured to be precisely joined, so that the concrete can be better moul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模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清水混凝土是建筑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因此,清水模板也大量应用于现代建筑的施工上。现有一种模板(中国台湾证书号第I512175号专利案),是在一个板体其中一侧固接有数个角钢柱,所述角钢柱各具有数个结合孔,利用数个连结件分别穿过两个并列设置的模板的角钢柱,能使两个并列设置的模板达到彼此连接且固定的目的。虽然这种模板能应用于模塑混凝土的目的,但是两个并列设置的模板之间并没有可以相互对位的结构,当所述角钢柱的结合孔钻设位置有误差时,会导致两个并列设置的板体可能无法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当混凝土成型成一个壁面后可能会不平整,甚至产生高低落差,会影响清水混凝土的质量。另一种建筑模板(中国台湾证书号第M538528号专利案),包括数个长条板体及至少两支铁条,所述长条板体的侧缘各设有一个靠合部,利用所述靠合部虽然能使得两个并列设置的板体容易对位,但是因为所述长条板体的厚度有限,以致于所述靠合部的嵌接也较不容易,也因为所述靠合部的厚度薄、容易变形,以致于两个并列设置的板体可能也无法保持平顺衔接,当混凝土成型后可能会产生明显的分模线,清水混凝土的质量也无法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连接且能提升清水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模板单元及至少一个连接单元,所述模板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板体及两个连结于该板体的侧角柱,所述板体各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的侧缘、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的第一侧面,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侧角柱分别对应于所述侧缘且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侧角柱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侧缘的端面,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端面的嵌卡部,该连接单元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并至少具有两个与所述嵌卡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合的卡制部。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所述模板单元的侧角柱的嵌卡部由该端面凹设呈凹槽状,该连接单元的卡制部呈凸块状,该连接单元的卡制部各具有一个根端、一个相反于该根端的末端,以及一对呈相反设置且连接于该根端与该末端之间的壁面,所述壁面呈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该模板单元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中一种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所述模板单元的侧角柱的嵌卡部各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根端的开口端,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开口端且对应于该末端的内侧端,该开口端的宽度大于该内侧端,所述末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根端,且所述嵌卡部分别由一个槽底面及一对由该槽底面延伸相交于该端面的槽侧面界定而成,所述槽侧面相对于所述壁面且呈倾斜状。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该连接单元的所述卡制部呈180度互相连接成一体。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该连接单元还具有一个供所述卡制部连接的主体,该主体具有两个相邻设置且互相垂直的抵止面,所述卡制部互相呈90度且连结于该主体,且所述根端连接于所述抵止面。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还包含数个夹具,所述夹具能夹制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模板单元的侧角柱,且使相邻设置的两个模板单元的侧角柱保持互紧密靠抵。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所述夹具各具有一个基板及两个分别连接于该基板两侧的弹性夹板,所述弹性夹板各具有一个远离该基板的活动端,所述弹性夹板具有偏动弹性,且使所述活动端能保持互相趋近的趋势。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所述模板单元还具有至少一个连结于该板体且位于所述侧角柱之间的中间角柱。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包含一个模板单元及至少一个连接单元,该模板单元包括一个板体及两个连结于该板体的侧角柱,该板体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的侧缘、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的第一侧面,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侧角柱分别对应于所述侧缘且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侧角柱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侧缘的端面,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端面的嵌卡部,该连接单元设置于该模板单元一侧,并具有一个主体及一个连结于该主体且与所述嵌卡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合的卡制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模板单元的嵌卡部与该连接单元的卡制部互相嵌合的作用,能使模板单元快速产生定位,可以确保清水混凝土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分解图;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分解图;图5是该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四实施例的一个模板单元的平面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五实施例的一个模板单元的平面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六实施例的一个模板单元的平面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第七实施例不完整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且能用于模塑成型呈平直状的一个壁面,该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模板单元10、至少一个连接单元20,以及数个夹具30。所述模板单元10分别包括一个板体11、两个连结于该板体11的侧角柱12,以及一个连结于该板体11且位于所述侧角柱12之间的中间角柱13。所述板体11各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的侧缘111、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111之间的第一侧面112,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111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侧面112的第二侧面113。所述侧角柱12分别对应于所述侧缘111且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侧面112,所述侧角柱12各具有一个齐平于所述侧缘111的端面121,以及一个由该端面121凹设呈凹槽状的嵌卡部122,所述嵌卡部122各具有一个开口端123,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开口端123的内侧端124,该开口端123的宽度大于该内侧端124,且所述嵌卡部122分别由一个槽底面125,以及一对由该槽底面125延伸且相交于该端面121的槽侧面126界定而成,所述槽侧面126呈倾斜状,本实施例的所述侧角柱12呈中空状,并设有数个补强肋板127,另外,所述侧角柱12还各具有一个相反于该端面121的内侧面128,以及一个凹设于该内侧面128且趋近于该第一侧面112的凹槽129。本实施例的中间角柱13设置于所述侧角柱12之间,且该中间角柱13呈中空状,并在内部设有数个连接成十字状的补强肋板131。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模板单元10的板体11、所述侧角柱12,以及该中间角柱13是以一体成型方式连结成一体,且所述模板单元10能采用塑料或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模板单元及至少一个连接单元,该模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板体及两个连结于该板体的侧角柱,所述板体各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的侧缘、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的第一侧面,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侧角柱分别对应于所述侧缘且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侧角柱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侧缘的端面,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端面的嵌卡部;该连接单元,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并至少具有两个与所述嵌卡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合的卡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包含至少两个模板单元及至少一个连接单元,该模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分别包括一个板体及两个连结于该板体的侧角柱,所述板体各具有两个呈相反设置的侧缘、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的第一侧面,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侧缘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所述侧角柱分别对应于所述侧缘且分别连结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侧角柱各具有一个对应于所述侧缘的端面,以及一个设置于该端面的嵌卡部;该连接单元,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并至少具有两个与所述嵌卡部呈凹凸互补且能互相嵌合的卡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的侧角柱的嵌卡部由该端面凹设呈凹槽状,该连接单元的卡制部呈凸块状,该连接单元的卡制部各具有一个根端、一个相反于该根端的末端,以及一对呈相反设置且连接于该根端与该末端之间的壁面,所述壁面呈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板单元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其中一种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的侧角柱的嵌卡部各具有一个对应于该根端的开口端,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开口端且对应于该末端的内侧端,该开口端的宽度大于该内侧端,所述末端的宽度小于所述根端,且所述嵌卡部分别由一个槽底面及一对由该槽底面延伸相交于该端面的槽侧面界定而成,所述槽侧面相对于所述壁面且呈倾斜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具简易组装功能的建筑用复合材料模板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季进
申请(专利权)人:鑫永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