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及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5129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01
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及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涉及燃气轮机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其中该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微孔层、第一吸声层和若干个分隔吸声板,分隔吸声板将第一微孔层的内腔分割为多个腔体,位于烟气输入端的分隔吸声板向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内缩进第一距离;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烟气输入端与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连接,烟气排出口伸入烟气输入端的内孔第二距离,在烟气排出口的外表面与烟气输入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隙孔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出烟气温度过高,排气噪声大,造成军用时热红外特征明显,隐身功能变差的技术问题。

A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Exhaust and Vehicle-mounted Micro Gas Turbine Generator S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xhaust silencing and cooling device and a vehicle-mounted micro-gas turbine generator se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s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The exhaust silencing and cool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a first microporous layer, a first sound absorbing layer and several separating sound absorbing plates. The separating sound absorbing plate divid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rst microporous layer into several cavities, and the separating sound absorbing plate located at the input end of the flue gas silences the exhaust sound. The first distance is retracted in the cooling device; the flue gas input end of the exhaust silencing and cool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ue gas outlet of the gas turbine; the flue gas outlet extends into the second distance of the inner hole of the flue gas input end, forming an annular gap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lue gas outlet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lue gas input end, thus solving the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of the vehicle-mounted micro-gas turbine generator set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Excessive high exhaust noise results in obvious thermal infrared characteristics and poor stealth function in military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及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燃气轮机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低热红外特征、低噪声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及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燃气轮机的排出烟气降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利用尾气热能量发电、喷雾降温技术、吸收式制冷装置。但上述三类技术都有不足,尾气热能量发电虽可降低排气温度,实现排气热量的回收利用,但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成本高;喷雾降温技术就是对排气端加装细水雾蒸发冷却器实现大幅降低排气温度,但用于冷却的水无法得到及时补充,难以实现持久冷却;吸收式制冷装置是根据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特点,结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来代替传统的汽车空调的制冷和采暖系统及发动机冷却系统,但缺点在于热交换器体积过大,不便在排气管路加装,同时还需要增加室内通风系统,将热量最终传入到大气之中。另外,传统的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通常横向安装在整车的前部或后部,排气口距地面1200mm~1600mm,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工作时,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排气口热气(650℃以上,排气流速高达20m/s,排气噪声高达120dB)轴向通过排气口门直接吹向车辆两侧,易造成燃气轮机发电效率变低,车辆排气侧与周围环境温差过大,易呈现明显热红外特征,军用时隐身功能变差,噪声污染严重,同时给车辆两侧周围人员及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综上,设计一种能够降低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排出烟气的温度和排气噪声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及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及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出烟气温度过高,排气噪声大,造成军用时热红外特征明显,隐身功能变差的技术问题,降低了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排出烟气温度和排气噪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具有烟气输入端和烟气输出端,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包括:管状的壳体;管状第一微孔层,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第一吸声层,填充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微孔层之间;若干个分隔吸声板,设于所述第一微孔层内侧,所述分隔吸声板将所述第一微孔层的内腔分割为多个腔体,位于所述烟气输入端的所述分隔吸声板向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内缩进第一距离;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烟气输入端与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连接,所述烟气排出口伸入所述烟气输入端的内孔第二距离,在所述烟气排出口的外表面与所述烟气输入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隙孔道。优选地,所述分隔吸声板包括第二微孔层、第三微孔层和设于所述第二微孔层和所述第三微孔层之间的第二吸声层。优选地,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优选地,所述烟气输入端和所述烟气输出端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优选地,所述烟气输出端的口部枢接有防雨帽。优选地,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还包括混合段,所述混合段设于所述烟气输出端。优选地,所述混合段包括:混合外壳,所述混合外壳与所述壳体连接;芯轴,设于所述混合外壳的内孔中心;以及螺旋板,设于所述芯轴和所述混合外壳之间。优选地,所述混合段包括:混合外壳,所述混合外壳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导流体,设于所述混合外壳的中心,所述导流体为伞形,所述导流体的尖顶朝向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优选地,所述混合段包括:混合外壳,所述混合外壳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导流体,设于所述混合外壳的中心,所述导流体为三棱体状,所述导流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分隔吸声板平行,并且所述导流体的尖顶朝向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包括:静音舱体;燃气轮机,具有烟气排出口;发电机,与所述燃气轮机传动连接;以及排气消声降温装置,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烟气输入端与所述燃气轮机的所述烟气排出口连接;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烟气输出端延伸至所述静音舱体的外侧。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有效解决了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使用过程中排出烟气温度高、排气噪声大的技术难题。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中壳体的内侧贴附设有第一吸声层,第一吸声层的内侧设有第一微孔层。其中,第一吸声层主要用于对燃气机组的排气噪声中的中、高频噪声的吸收,第一微孔层主要用于将排气噪声中宽频带噪声的共振吸收。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排气消声降温装置与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之间设置环隙孔道,利用文丘里效应,将燃气轮机附近的低温空气引入排气通道中,通过热交换降低排气温度。同时,低温空气的排出同时也带走了静音舱体内的辐射热,还能够为静音舱体内腔中的燃气轮机和发电机散热。进一步地,将壳体设置为弯折一定角度能够改变排出烟气的方向。壳体弯折90°后,烟气排出的方向由水平方向转变为垂直向上的方向,避免水平排出高温烟气灼伤操作人员,造成安全事故。进一步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内设置的多个分隔吸声板,分隔吸声板沿着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将壳体的内腔分割为多个腔室。分隔吸声板主要用于在保证排气流量的基础上,减小内部流通宽度,更加有效的吸收高频噪声,防止高频噪声失效。进一步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中的混合段能够将排气消声降温装置中各腔体内的烟气混合,从而降低了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中心区域排出烟气的温度,能够解决排出烟气温度不均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例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例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例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B向视图;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图7例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例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合段结构示意图;图9例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混合段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1例示了可以通过并入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得到改善的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结构示意图,与所包含的其他附图一样,该附图是出于例证目的而示出的,并且其并未对本技术的可能实施例或者权利要求进行限制。图1中的车载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00(以下简称燃气机组)包括静音舱体110,静音舱体110的内部设有燃气轮机120和与燃气轮机120传动连接的发电机130,燃气轮机120能够驱动发电机130工作发出电能。燃气轮机120的烟气排出口121与排气消声降温装置140连接。静音舱体110用于隔离燃气轮机120运转时产生的噪声,避免噪声传递到外部。排气消声降温装置140用于对燃气轮机120运转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具有烟气输入端和烟气输出端,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包括:管状的壳体;管状的第一微孔层,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第一吸声层,填充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微孔层之间;若干个分隔吸声板,设于所述第一微孔层内侧,所述分隔吸声板沿着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将所述第一微孔层的内腔分割为多个腔体,位于所述烟气输入端的所述分隔吸声板向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内缩进第一距离;以及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烟气输入端与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连接,所述烟气排出口伸入所述烟气输入端的内孔第二距离,在所述烟气排出口的外表面与所述烟气输入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隙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具有烟气输入端和烟气输出端,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包括:管状的壳体;管状的第一微孔层,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第一吸声层,填充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微孔层之间;若干个分隔吸声板,设于所述第一微孔层内侧,所述分隔吸声板沿着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将所述第一微孔层的内腔分割为多个腔体,位于所述烟气输入端的所述分隔吸声板向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内缩进第一距离;以及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的烟气输入端与燃气轮机的烟气排出口连接,所述烟气排出口伸入所述烟气输入端的内孔第二距离,在所述烟气排出口的外表面与所述烟气输入端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环隙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吸声板包括第二微孔层、第三微孔层和设于所述第二微孔层和所述第三微孔层之间的第二吸声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输入端和所述烟气输出端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输出端的口部枢接有防雨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汪望勤张冬伟屈一波费薇吴磊郭艳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