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ne cushioning and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for coal mining,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se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seat is clamped with connecting columns on both sides,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is clamped with a roof,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seat is clamped with a rectangular plate. By applying downward force to the roof, the roof drives the rectangular plate to move inward throug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squeezes the first spring. The first spring is strained and tightened. The rectangular plate drives the tooth hole to drive the supporting column to move downward, and the supporting column pulls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to move outward through the supporting column. Extruding the second spring, the second spring force deformation tightening, when the earthquake occurs, through the device can buffer the mine collapse caused by excessive instantaneous force, reduce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to the mine buildings,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workers working underground,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缓冲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缓冲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炭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近年来全球发生了多次破坏性较大的地震,对地下作业的工人造成生命威胁,目前传统的地震缓冲装置在结构设计上并不是最合适理想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由于瞬间受力过大而导致缓冲装置损坏,优良的缓冲装置可以对不同的地震强度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振动损害,提高了矿井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缓冲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卡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端卡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的顶端卡接有顶座(12),所述顶座(12)的底端卡接有矩形板(11),所述矩形板(1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轴接有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轴接有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轴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内嵌在支撑座(1)的顶端凹槽内腔,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的内腔内嵌有第二滑块(7),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开采用矿井缓冲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的顶端卡接有顶座(12),所述顶座(12)的底端卡接有矩形板(11),所述矩形板(1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轴接有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轴接有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轴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内嵌在支撑座(1)的顶端凹槽内腔,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8)的内腔内嵌有第二滑块(7),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第二底座(6),且第二底座(6)位于连接柱(23)的内侧,所述第二底座(6)的内侧卡接有第一底座(5),所述第一底座(5)的凹槽内腔卡接有第一弹簧(4)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7)相卡接,所述矩形板(11)的底端中心位置卡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外壁从上至下均开设有齿孔(15),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中心位置卡接有支撑柱(16),所述支撑柱(16)的顶端通过转轴轴接有与齿孔(15)啮合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龙,王旭强,姚喧,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龙,王旭强,崔兆波,贾希盛,王炳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