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27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顶面的管体,管体的一侧壁上嵌入式设置有能量吸收防护层,该能量吸收防护层由外层的橡胶护套和填充在该橡胶护套内的橡胶颗粒、橡胶柱构成,且橡胶柱连接在橡胶护套的前后面之间;底座上嵌入式安装微波雷达测距模组、一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连接的警示喇叭及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连接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曲轴连接安装在底座顶面的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部分延伸入底座内,部分延伸至底座的顶面并与设置在管体底面的扇形齿片啮合。结构简单,可以实现主动防撞提醒和撞击时的被动保护。

An Active Avoidance Collision Isolation Colum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ctive collision avoidance isolation colum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tube body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An energy absorption protective layer is embedded on one side wall of the tube body. The energy absorption protective layer is composed of an outer rubber sheath and rubber particles and rubber columns filled in the rubber sheath, and the rubber columns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rubber sheath. A microwave radar ranging module, an alarm horn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wave radar ranging module and a stepper motor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wave radar ranging module are installed in the entry mod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tepper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gear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through a crankshaft, and the driving gear part extends into the base, and part extends to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engages with a fan-shaped gear piec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ube body. All right. It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realize active anti-collision reminder and passive protection in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
技术介绍
为了阻止汽车非法停放或为了确保汽车停放在制定的停车位内,安装防撞柱是常见市政用具,一般由底座和垂直安装在底座上的圆管构成,这种防撞柱只是起到边界划分和目视参考的作用,不具有主动防撞和提醒功用,经常会因为驾乘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与汽车相撞,造成防撞柱和汽车损伤,增加了维护成本和人事矛盾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汽车防撞柱原始、不具备主、被动防护导致碰撞损伤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顶面的管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管体的一侧壁上嵌入式设置有能量吸收防护层,该能量吸收防护层由外层的橡胶护套和填充在该橡胶护套内的橡胶颗粒、橡胶柱构成,且所述橡胶柱连接在橡胶护套的前后面之间;所述底座上嵌入式安装微波雷达测距模组、一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连接的警示喇叭及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曲轴连接一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面的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一部分延伸入底座内,一部分延伸至底座的顶面并与设置在所述管体底面的扇形齿片啮合。上述管体上设置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通过线缆与安装在底座下方的进线接线端子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主动防撞提醒和撞击时的被动保护。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管体;3、能量吸收防护层;4、微波雷达测距仪;5、警示喇叭;6、驱动齿轮;7、扇形齿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顶面的管体2,其特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管体2的一侧壁上嵌入式设置有能量吸收防护层3,该能量吸收防护层3由外层的橡胶护套和填充在该橡胶护套内的橡胶颗粒、橡胶柱构成,且橡胶柱连接在橡胶护套的前后面之间;如此一来,当发生碰撞时,可通过该能量吸收防护层3有效缓冲和释放碰撞力度,及时减小损伤,而为了避免发生碰撞,及时告知或警示驾乘人员,本实施例还在底座1上嵌入式安装微波雷达测距仪4和一与该微波雷达测距仪4连接的警示喇叭5,当车体与防撞柱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便会发出警报,从而及时提醒驾乘人员采取刹车措施,避免碰撞。而此处设计的微波雷达测距仪为已有产品,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采购即可。而为了进一步降低碰撞对车体的损伤,本实施例特在底座1上嵌入式安装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一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连接的警示喇叭5及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连接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曲轴连接一安装在底座1顶面的驱动齿轮6,该驱动齿轮6一部分延伸入底座1内,一部分延伸至底座1的顶面并与设置在管体1底面的扇形齿片7啮合。其中涉及的微波雷达测距模组(优选24GH的微波雷达)包括测距仪和微处理器,通过微波雷达测距仪完成距离的测定,再借由微处理器对该信号的处理后,依据编程输出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喇叭鸣叫进行警示,同时开启步进电机,使其转动,进而通过驱动齿轮6拨动扇形齿片带动管体2向远离车体的一侧倾倒,从而有效避开与车体的碰撞。此种技术已经熟悉应用到多种场合,比如汽车本身就具备微波雷达测距、测速等警示,此处不再赘述,仅在于提供一款借助微波雷达技术可以实现防撞柱与车体的避碰功能即可。同时,本实施例为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需求,特别在管体2上设置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通过线缆与安装在底座1下方的进线接线端子连接,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无需额外设立充电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顶面的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一侧壁上嵌入式设置有能量吸收防护层(3),该能量吸收防护层(3)由外层的橡胶护套和填充在该橡胶护套内的橡胶颗粒、橡胶柱构成,且所述橡胶柱连接在橡胶护套的前后面之间;所述底座(1)上嵌入式安装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一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连接的警示喇叭(5)及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曲轴连接一安装在所述底座(1)顶面的驱动齿轮(6),该驱动齿轮(6)一部分延伸入底座(1)内,一部分延伸至底座(1)的顶面并与设置在所述管体(2)底面的扇形齿片(7)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避让式防撞隔离柱,包括底座(1)和安装在底座(1)顶面的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一侧壁上嵌入式设置有能量吸收防护层(3),该能量吸收防护层(3)由外层的橡胶护套和填充在该橡胶护套内的橡胶颗粒、橡胶柱构成,且所述橡胶柱连接在橡胶护套的前后面之间;所述底座(1)上嵌入式安装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一与该微波雷达测距模组(4)连接的警示喇叭(5)及与该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夏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星云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