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19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储水箱,位于井盖本体下方并且遮挡排水通道,所述储水箱可相对所述井盖本体下降以开启所述排水通道;引流通道,设置在井盖本体上并且可将井盖本体上的积水引导至储水箱内;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下方并且与所述井盖本体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上升以使所述储水箱遮挡排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降雨时,使积水能快速且高效地排出,不需要人工掀开井盖,避免行人和车辆跌入井内,提高安全性。

A Lifting Drainag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drainage well cover, which comprises: a well cover bod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passage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a water storage tank, which is located below the well cover body and blocks the drainage passage; the water storage tank can be lowered relative to the well cover body to open the drainage passage; and a drainage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well cover body and can be arranged on the well cover body. The water accumulation is guided to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e lifting structure is located below the well cover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well cover body, and the lifting structure can drive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o rise so that the water storage tank can block the drainage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can discharge the accumulated water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when raining, does not need to lift the well cover manually, avoids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falling into the well,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
本技术涉及井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
技术介绍
城市内涝一直是影响城市发展的的重要问题,现有技术中,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和设置在井盖本体上的排水孔,这种排水井盖在降水量大的时候不能及时排水,导致水位升高造成内涝,若要增大排水量则需要将井盖本体掀开,露出排水井,产生行人或者车辆跌入其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能在降水量大时及时排水,并且不需要掀开井盖本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储水箱,位于井盖本体下方并且遮挡排水通道,所述储水箱可相对所述井盖本体下降以开启所述排水通道;引流通道,设置在井盖本体上并且可将井盖本体上的积水引导至储水箱内;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下方并且与所述井盖本体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上升以使所述储水箱遮挡排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有排水孔。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井盖本体上的引流口。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位于排水通道处以遮挡所述排水通道的堵头,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井盖本体与堵头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柱体、第一连接块以及第一弹性部件,第一柱体的顶端与井盖本体连接,第一柱体内设置有腔体,第一弹性部件位于第一柱体的腔体内,第一柱体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其外部与内部的导槽,第一连接块位于第一弹性部件上方并穿过导槽与储水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二柱体、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弹性部件,第二柱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块,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第二柱体上并且位于支撑块上方,第二连接块位于第二弹性部件上方并且与所述储水箱相连接,第二连接块套设在第二柱体上并且可沿着第二柱体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导槽为螺旋状。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面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位于排水通道下方,所述储水腔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可遮挡所述排水通道的遮挡块,所述遮挡块可让积水流过,所述储水箱可相对井盖本体下降以开启所述排水通道;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下方并且与所述井盖本体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上升以使遮挡块遮挡排水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遮挡块为网状结构或栅格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有排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降水量大时,储水箱储存水量增加,储水的重力使储水箱沿着升降结构下降,同时开启排水通道,使积水能快速且高效地排出,不需要人工掀开井盖,避免行人和车辆跌入井内,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排水通道闭合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排水通道开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升降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11,井盖本体1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12;储水箱21,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遮挡排水通道12,储水箱21可相对井盖本体11下降以开启所述排水通道12;引流通道,设置在井盖本体11上并且可将井盖本体11上的积水引导至储水箱21内;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与所述井盖本体11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21上升以使所述储水箱21遮挡排水通道12。降雨时,积水通过引流通道流入至下方的储水箱21中,储水箱21储水量增加,储水的重力使储水箱21沿着升降结构下降,开启排水通道12,达到积水能快速且高效地排出并且不需要人工掀开井盖的效果,同时避免行人和车辆跌入井内,提高安全性。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水箱21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有排水孔22。设置排水孔22可使在降雨量不大的时候,储水箱内的储水可以及时排出,储水箱21无需下降开启排水通道12。作为引流通道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井盖本体11上的引流口13。作为引流通道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水箱21上设置有位于排水通道12处以遮挡所述排水通道12的堵头23,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井盖本体11与堵头之间的间隙14。作为升降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柱体31、第一连接块32以及第一弹性部件34,第一柱体31的顶端与井盖本体11连接,第一柱体31内设置有腔体,第一弹性部件34位于第一柱体31的腔体内,第一柱体31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其外部与内部的导槽33,第一连接块32位于第一弹性部件(34)上方并穿过导槽33与储水箱21连接。降雨时,当引流通道的进水速度大于排水孔22的排水速度时,储水箱21储水量增加,储水重力使与储水箱21连接的第一连接块32压缩弹性结构34并沿着导槽33下降,同时,由于储水箱21下降,排水通道12开启,增加排水量。当降水量减少时,引流通道的进水速度小于排水孔的排水速度,储水箱21的储水量减少,弹性结构34恢复力使连接块32沿着导槽33上升,同时驱动储水箱21上升遮挡排水通道12,排水井盖恢复初始状态。导槽33的优选实施方式为螺旋状。当储水箱21下降时,因导槽为螺旋状,储水箱21会旋转一定角度,让遮挡排水通道12的部分偏离排水通道12下方,使排水通道12的排水效率更高。参考图4,作为升降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二柱体35、第二连接块38以及第二弹性部件37,第二柱体35底端设置有支撑块36,第二弹性部件37设置在第二柱体35上并且位于支撑块36上方,第二连接块38位于第二弹性部件37上方并且与储水箱21相连接,第二连接块38套设在第二柱体35上并且可沿着第二柱体35上下移动。当储水箱21储水量增加时,第二连接块38压缩第二弹性部件35并下降,同时储水箱21,开启排水通道12。当储水箱21储水量减少时,第二弹性部件35恢复力使第二连接块38和储水箱21上升,遮挡排水通道12。参考图5,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包括:井盖本体11,井盖本体1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12;储水箱21,储水箱21的顶面开设有储水腔24,储水腔24位于排水通道12下方,储水腔24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可遮挡排水通道12的遮挡块15,遮挡块15可让积水流过,储水箱21可相对井盖本体11下降以开启排水通道12;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与井盖本体11连接,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21上升以使遮挡块15遮挡排水通道12。降雨时,积水经过遮挡块15流入至下方储水箱21的储水腔24中,储水箱21储水量增加,储水的重力使储水箱21沿着升降结构下降,开启排水通道12,使排水量增加,提高排水效率。作为遮挡块15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挡块15为网状结构或栅格结构。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水箱21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有排水孔22。升降结构的实施方式与第一种排水井盖的实施方式相同,包括第一弹性部件34位于第一柱体31腔体内的实施方式和第二弹性部件37设置在第二柱体35上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11),所述井盖本体(1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12);储水箱(21),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遮挡排水通道(12),所述储水箱(21)可相对所述井盖本体(11)下降以开启所述排水通道(12);引流通道,设置在井盖本体(11)上并且可将井盖本体(11)上的积水引导至储水箱(21)内;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与所述井盖本体(11)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21)上升以使所述储水箱(21)遮挡排水通道(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本体(11),所述井盖本体(1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12);储水箱(21),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遮挡排水通道(12),所述储水箱(21)可相对所述井盖本体(11)下降以开启所述排水通道(12);引流通道,设置在井盖本体(11)上并且可将井盖本体(11)上的积水引导至储水箱(21)内;升降结构,位于井盖本体(11)下方并且与所述井盖本体(11)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可驱动储水箱(21)上升以使所述储水箱(21)遮挡排水通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1)的底部或者侧壁设置有排水孔(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井盖本体(11)上的引流口(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1)上设置有位于排水通道(12)处以遮挡所述排水通道(12)的堵头(23),所述引流通道为设置在井盖本体(11)与堵头之间的间隙(14)。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柱体(31)、第一连接块(32)以及第一弹性部件(34),第一柱体(31)的顶端与井盖本体(11)连接,第一柱体(31)内设置有腔体,第一弹性部件(34)位于第一柱体(31)的腔体内,第一柱体(31)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其外部与内部的导槽(33),第一连接块(32)位于第一弹性部件(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早辉谢三山盛传新廖文龙王雷冲杨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山市灵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