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启毅专利>正文

多功能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12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百叶窗,该百叶窗的周边为可与墙壁连结的框架,框架的左右两侧边为槽型框,框架中自上而下横向均匀布置适宜数量的遮挡叶片,每个遮挡叶片的两端点分别联接在同侧槽型框的槽中各自相应部位,遮挡叶片在各自位置上能以两端点为轴点同步可逆翻转,翻转角度可为0°-90°任一值;百叶窗配有动力转动机构,由该动力转动机构传动遮挡叶片的一个端点或两个端点使所有遮挡叶片在各自位置上同步可逆翻转,动力转动机构配置可逆电动机或手动轮柄。具有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百叶窗,特别涉及用于外窗的百叶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窗大都是用于室内部分即用于内窗,其只能起到遮挡光线的作用。而用于外窗的大都是由若干片状体构成的卷帘窗,该虽具有遮挡光线、防风、防雨、甚至防盗等功用,但不具有用于内窗百叶窗所具备的操作灵便、调整角度多、占用空间少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外窗的具有遮挡光线、防风、防雨,及调整透光、通风方便的百叶窗。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多功能百叶窗,该百叶窗的周边为可与墙壁连结的框架,框架的左右两侧边为槽型框,所述框架中自上而下横向均匀布置适宜数量的遮挡叶片,每个遮挡叶片的两端点分别设置在同侧槽型框的槽中各自相应部位,所述遮挡叶片在各自位置上能以两端点为轴点同步可逆翻转,翻转角度可为0°-90°任一值;所述百叶窗配有动力转动机构,由该动力转动机构传动遮挡叶片的一个端点或两个端点使所有遮挡叶片在各自位置上同步可逆翻转,动力转动机构配置可逆电动机I或手动轮柄I。本技术设置可与墙壁固定连接的框架,框架的左右两侧边为槽型框,框架中自上而下横向均匀布置适宜数量的横向遮挡片,当需要遮挡光线及防风、防雨即闭合百叶窗时,由动力转动机构传动使叶片正向翻转处于垂直状态即0°,此时相邻叶片上、下端面依次对接,实现上述作用;当需要适度通风透光时,由动力转动机构传动使叶片反向(逆向)翻转,角度位于0°及90°之间,如为20°、30°、45°、60°、90°,实现通风透光;当再次要闭合百叶窗时,由动力转动机构控制传动遮挡叶片再次正向翻转即可;再者由于每个遮挡叶片的两端点分别联接在同侧槽型框的槽中各自相应部位,使遮挡叶片不能脱出所在的槽,牢固性及可靠性均得到提高。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上述动力转动机构可主要由设于每个遮挡叶片一端或两端的转向齿轮、传动该侧所有转向齿轮的齿条、带动齿条上下移动的直立齿轮轴、直立齿轮轴连接的可逆电动机I或手动轮柄I组成;所述转向齿轮、齿条、直立齿轮轴均可位于对应侧的槽型框的槽中。便于配置的动力传递及配备电动机等。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上述动力转动机构可主要由设于每个遮挡叶片一端或两端的转向齿轮、每个转向齿轮配置的一根齿条、驱动同侧齿条前后移动的一根直立齿轮轴、直立齿轮轴联接的可逆电动机I或手动轮柄I组成;所述转向齿轮、齿条、直立齿轮轴均可位于对应侧的槽型框的槽中。便于适用下述的的动力升降机构。作为本技术析改进,上述遮挡叶片可设有横向贯穿于叶片的加强轴。设置加强轴,使遮挡叶片抗破坏性冲击力等的强度大为提高,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防盗功能。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上述遮挡叶片可为铝合金叶片或聚碳酸酯叶片。具有重量轻、抗腐蚀、耐老化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刚性强度。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上述百叶窗配备动力升降机构,遮挡叶片的两端可在同侧槽型框的槽中同步上下移动;由动力升降机构提升遮挡叶片使其在上部叠合,和下送遮挡叶片使其回到各自的位置;动力升降机构配备可逆电动机II或手动轮柄II。配备动力升降机构,当需要向上收起遮挡叶片时,由动力升降机构的可逆电动机或手动轮柄正向(或反向)转动提升遮挡叶片,遮挡叶片的两端可在同侧的槽型框的槽中依次(或同时)同步向上移动,后使其在上部叠合;在该百叶窗具有防盗功能即加强轴的前提下,当需在紧急情形下开启百叶窗执行上述操作即可,有利于遇险时逃生等。当需要释放收起后的遮挡叶片时,由动力升降机构的可逆电动机或手动轮柄反向(或正向)转动下拉遮挡叶片,遮挡叶片的两端可在同侧的槽型框的槽中依次(或同时)同步向下移动,后使其回到各自的位置,操作方便。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上述动力机构是这样实现的,相邻两个遮挡叶片之间在同侧的两端由可伸缩的铰链连接,还设有闭环式传动绳链,闭环式传动绳链在上端和下端各有固定轮系,闭环式传动绳链由所述可逆电动机II或手动轮柄II提供动力;最下端的一根遮挡叶片与闭环式传动绳链在相应处连接。这种结构在可逆电动机或手动轮柄的正向和逆向转动时,有利于依次提升和下拉遮挡叶片。同时由于闭环式传动绳链撑涨、轮系间咬合等作用使遮挡叶片在处于各自位置状态时,向上掀拉遮挡叶片等不易将所有遮挡叶片向上部叠合将百叶窗开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最下端一根遮挡叶片与上述框架的下边框之间或在其他适宜部位可设置锁定机构。在不打开锁定机构情形下,不能向上提升或掀拉开启百叶窗,进一步增强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1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实施方式1中遮挡叶片几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方式1的一种转动机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2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为实施方式2的一种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方式2的一种动力升降机构实施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多功能百叶窗,其周边为可与墙壁连接的框架1,框架1的左右两侧为槽形框11、12,框架1中自上而下横向均匀布置适宜数量的遮挡叶片2,每个遮挡叶片2的两端分别联接在同侧槽形框的槽中相应部位,上述适宜数量是根据窗子大小及其他实际需要选定,遮挡叶片2的材质由于其用于窗外可选用耐腐蚀、抗老化、重量轻的铝合金材质或聚碳酸酯材质等,上述每个遮挡叶片2可采用图2所示的几种结构,其中的一种是在遮挡叶片2中横向贯穿加强轴21,加强轴21可采用无缝钢管等,遮挡叶片2的两端点设置在同侧槽形框的槽中相应部位及百叶窗的转动机构可采用如下方式,在槽中各自相应的位置为每个遮挡叶片的两端点或其两端的轴头设置托持座22,并在该处为两端点(或两端点的轴头)其中的一个设置或二个同时设置转向齿轮23,所有同一侧的转向齿轮23配有一个竖向设置的传动齿条24,传动齿条24与转向齿轮23相啮合,传动齿条24通过齿轮由电动机I 26驱动,传动齿条24配有使其在竖直方向运动的导向槽,电动机I 26为可逆电动机,当电动机I 26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通过齿轮驱动传动齿条24向上(或向下)移动,由传动齿条24驱使各转向齿轮23向正向(或反向)转动,同时带动各自的遮挡叶片2向正向(或反向)翻转开启,开启角度可为90°以内的任一值,此时该百叶窗可透光、通风,当电动机I 26反向(或正向)即逆向转动时,上述齿轮驱动传动齿条24向下(或向上)移动,由传动齿条24驱使各转向齿轮23向反向(或正向)转动,可实现遮挡叶片2向反向(或正向)即逆向翻转,使开启角度变小直至为0°,即直至百叶窗形成整体关闭。上述遮挡叶片2的翻转角度可为0°至90°的任一值。上述传动机构中转向齿轮、传动齿条可为一套,只设置在框架的左或右的一侧;或可为两套,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左右两侧,后一种情形也可只使用一个可逆电动机;转向齿轮、齿条均可位于同侧的槽型框的槽中。上述可逆电动机可由手动轮柄I代替,由人工动力完成上述操作。实施方式2,如图4、图5、图6所示,除下述不同技术结构外,其他可与实施方式1中相应部分技术结构相同,此处不再重述。本技术配备的转动机构也可采用如下方式,在槽中各自相应的位置为每个遮挡叶片的两端点或其两端的轴头设置托持座22,并在该处为两端点(或两端点的轴头)其中的一个设置或二个同时设置转向齿轮23,每个转向齿轮23配有一个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的周边为可与墙壁连结的框架,框架的左右两侧边为槽型框,所述框架中自上而下横向均匀布置适宜数量的遮挡叶片,每个遮挡叶片的两端点分别联接在同侧槽型框的槽中各自相应部位,所述遮挡叶片在各自位置上能以两端点为轴点同步可逆翻转,翻转角度可为0°-90°任一值;所述百叶窗配有动力转动机构,由该动力转动机构传动遮挡叶片的一个端点或两个端点使所有遮挡叶片在各自位置上同步可逆翻转,动力转动机构配置可逆电动机I或手动轮柄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启毅宋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丁启毅宋慎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