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放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016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放线盘,包括底盘和转动安装于底盘上的顶盘,所述底盘上表面几何中心设置一轴承套,四周设置多个导向轮;所述顶盘底面几何中心设置一锥形轴承,顶盘和底盘通过锥形轴承和轴承套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盘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和多根竖直的固定杆,所述底盘对称边对称设置有拉环。所述导向轮、固定孔和固定杆数量均为3个以上。所述顶盘和底盘可以为正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固定杆顶部为倒L形,所述固定杆为倒L形的水平部向顶盘外边缘方向发射设置。顶盘底面设置有万向轮滑槽。该放线盘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有效保证快速安全的展放电缆。

A Horizontal Play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orizontal wire release disc,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nd a top plate rotationally mounted on the chassis. The upper surface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set and a plurality of guide wheels around it; the bottom geometric center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bearing, and the top plate and the chassis are connected by a conical bearing and a bearing slee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ed holes and multiple bearing sleeves. A vertical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ing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symmetrical side of the chassis. The number of guide wheels, fixed holes and fixed rods is more than three. The top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may be one of a square, a circle or a polygon. The outer surface sleeve of the fix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sleeve. The top of the fixing rod is inverted L-shaped, and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fixing rod is inverted L-shaped and transmit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outer edge of the top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pulley chute. The discharge disc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convenient in use, and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rapid and safe development of th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放线盘
本技术一种卧式放线盘,属于电气设备检修的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低压电缆,在低压电缆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电缆形状笔直,无扭转和弯曲,否则会造成电缆安装和固定困难且不整齐美观,甚至造成电缆外皮因过度扭转而损伤,酿成电缆事故。因此铺设电缆时需将电缆从电缆盘上逐圈展放开来,散去电缆自身的拧转力,使电缆从螺旋缠绕状态恢复为直线状态。现场施工中展放低压电缆主要采用人力拉引法,施工人员直接将电缆从电缆盘上绕下,拉至一定距离,靠人力手臂挥动,使电缆向原先缠绕的反方向旋转,以散去电缆的拧转力。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多,施工人员手臂挥动电缆旋转,操作难度大;需要先将电缆拉展,再进行安装,花费时间长;并且电缆在地上摩擦,易损伤电缆外皮。盘装低压电缆现有一种竖轴型放线工具,主要利用竖轴式放线盘旋转展放,先将电缆盘抬高,再将放线盘竖轴穿入电缆盘中心孔,将电缆从电缆盘上端拉出,带动放线盘竖轴和万向轮旋转,进而使电缆盘旋转,实现电缆展放。采用这种竖轴式放线盘,由于竖轴过高,需将电缆盘抬高才能穿入,操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利用万向轮旋转,摩擦力大,容易损坏,并且电缆盘与放线盘之间摩擦力小,易打滑;而且放线盘上无法固定和展放散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放线盘,该卧式放线盘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有效保证快速、安全的展放电缆。本技术一种卧式放线盘,包括底盘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顶盘,所述底盘上表面几何中心设置一轴承套,四周设置多个导向轮;所述顶盘底面几何中心设置一与所述轴承套配套的锥形轴承,所述顶盘和底盘通过套装的锥形轴承和轴承套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轮为万向轮,包括轮子和底座,底座固定于底盘上表面,轮子上边缘与顶盘底面相切;所述顶盘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和多根竖直的固定杆,所述固定孔固定设置于顶盘上表面边缘,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栓固定在顶盘上。所述底盘对称边对称设置有拉环。所述导向轮、固定孔和固定杆数量均为3个以上。所述顶盘和底盘可以为正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套设有滑套。所述固定杆顶部为倒L形,所述固定杆为倒L形的水平部向顶盘外边缘方向发射设置。所述顶盘底面边缘还设置有一卡块,所述卡块通过其顶端设置的栓轴连接于顶盘底面,所述卡块可绕栓轴转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调节灵活,适用面广。可实现光缆、低压盘装电缆、低压散电缆、钢芯铝绞线的展放。(2)使用时安全性能高。只需将电缆盘稍微倾斜便可放入,无需将电缆盘整个抬高,避免了人员被砸伤的危险。(3)本技术结构更为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省力,节约施工时间。由于顶盘上的固定块卡入角钢辐条之间,电缆盘转动过程中不会打滑,3人便可完成放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杆外表面套设有滑套,减少对电缆的摩擦损伤,并便于展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卧式放线盘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卧式放线盘底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卧式放线盘顶盘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向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盘,2为顶盘,3为固定孔,4为固定杆,5为拉环,6为导向轮,7为轴承套,8为锥形轴承,9为栓轴,10为滑套,11为卡块,12为螺栓,13为轮子,14为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本技术一种卧式放线盘,包括底盘1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的顶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表面几何中心设置一轴承套7,四周设置多个导向轮6;所述顶盘2底面几何中心设置一与所述轴承套7配套的锥形轴承8,所述顶盘2和底盘1通过套装的锥形轴承8和轴承套7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轮6为万向轮,包括轮子13和底座14,底座固定于底盘1上表面,轮子上边缘与顶盘底面相切;所述顶盘2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和多根竖直的固定杆4,所述固定孔3固定设置于顶盘上表面边缘,所述固定杆4通过螺栓12固定在顶盘2上。所述底盘1对称边对称设置有拉环5。所述导向轮6、固定孔3和固定杆4数量均为3个以上。如图1、2所示,所述导向轮6、固定孔3和固定杆4数量均为4个。所述顶盘2和底盘1可以为正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如图1、2所示,所述顶盘2和底盘1为正方形。所述固定杆4外表面套设有滑套10。所述固定杆4顶部可以设置为倒L形,所述固定杆4为倒L形的水平部向顶盘2外边缘方向发射设置,电缆线放入后,倒L形水平部能限定电缆线的位置。所述顶盘2底面边缘还设置有一卡块11,所述卡块11通过其顶端设置的栓轴9连接于顶盘2底面,所述卡块11可绕栓轴9转动。实际使用时,盘装电缆通过顶盘上的四个固定孔3卡入电缆盘角钢辐条之间实现盘装电缆的固定,散装电缆通过四个固定杆4将散电缆的内心圆固定,实现顶盘2和电缆的联动。顶盘2和底盘1再通过底盘导向轮6、轴承套7、锥形轴承8实现连接和转动。其中底盘导向轮6用于辅助顶盘转动,轴承套7和锥形轴承8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当顶盘重量增加时锥形轴承8与轴承套7将更牢固的套在一起,保证顶盘的中心点不会偏移,做到顶盘受力均匀,保护了轴承和滑轮,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障了展放电缆的流畅性;另一方面锥形轴承下窄上宽增大了接触面积,通过轴承转动减小顶盘和底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展放电缆更加流畅,节省了人力。转动所述卡块11卡住向轮6的转动,使顶盘转动停止,方便剪切电缆。展放盘装电缆时:将电缆盘稍微倾斜,使下侧板一侧抬高产生空隙,将本新型卧式放线盘放入电缆盘侧板下方,再将电缆盘放正,使4个固定孔卡入电缆盘角钢辐条之间,将电缆从电缆盘上端拉出,带动放线盘的上盘旋转,实现电缆展放。展放散电缆时:将4根固定杆用螺栓12固定在顶盘上,将散电缆放在顶盘上,使4根固定杆传入散电缆之间,拉动电缆一段,带动放线盘的上盘旋转,实现电缆展放。采用本新型放线盘只需2人将电缆盘稍微倾斜,1人拉动电缆完成展放,施工人数少,无需动用吊车;且放线盘固定孔可有效卡住电缆盘角钢辐条,防止电缆盘打滑,使操作省时省力;对于散电缆的展放,替代了人工拉引,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放线盘,包括底盘(1)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的顶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表面几何中心设置一轴承套(7),四周设置多个导向轮(6);所述顶盘(2)底面几何中心设置一与所述轴承套(7)配套的锥形轴承(8),所述顶盘(2)和底盘(1)通过套装的锥形轴承(8)和轴承套(7)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轮(6)为万向轮,包括轮子(13)和底座(14),底座(14)固定于底盘(1)上表面,轮子(13)上边缘与顶盘(2)底面相切;所述顶盘(2)上表面设置多根竖直的固定杆(4)和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固定设置于顶盘上表面边缘,所述固定杆(4)通过螺栓(12)固定在顶盘(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放线盘,包括底盘(1)和转动安装于所述底盘(1)上的顶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表面几何中心设置一轴承套(7),四周设置多个导向轮(6);所述顶盘(2)底面几何中心设置一与所述轴承套(7)配套的锥形轴承(8),所述顶盘(2)和底盘(1)通过套装的锥形轴承(8)和轴承套(7)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轮(6)为万向轮,包括轮子(13)和底座(14),底座(14)固定于底盘(1)上表面,轮子(13)上边缘与顶盘(2)底面相切;所述顶盘(2)上表面设置多根竖直的固定杆(4)和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固定设置于顶盘上表面边缘,所述固定杆(4)通过螺栓(12)固定在顶盘(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对称边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骏春杨晋彪姚辉吴谢东郭志锐郑江卫学峰张丽丽李学军张锴柴云峰陈大欢贺敏原康张昕蕾赵梓帆李秋丽高艳华樊晨曦张军亮田振山刘帅锋郭娟娟上官东霞王慧卫栋何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