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5084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体;转向架,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和走行轮,转向架构架连接在车体的下部,走行轮可枢转地设在转向架构架上;轨道梁,轨道梁设在转向架的下方且与转向架配合,轨道梁相对于转向架构架可升降;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可拆卸地与车体和转向架构架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以在转向架与轨道梁分离时固定车体的位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梁可以下沉,能够扩大轨道列车的下方空间,为走行轮的更换提供操作空间,从而无需将转向架和车体预先进行分离,进而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管路的拆卸,走行轮拆卸过程简单,工序较少,所需时间短。

Straddle rail transit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addle type rail transi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ar body, a bogie, a bogie including a bogie frame and a running wheel, a bogie frame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r body, a running wheel pivotally arranged on the bogie frame, a rail beam and a rail beam arranged under the bogie and cooperated with the bogie, and a rail beam can be lifted and lowered relative to the bogie frame. The fixing devic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at least one of the car body and the bogie frame to fix the position of the car body when the bogie is separated from the track beam. The rail beam of the straddle rail transi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ink, expand the lower space of the rail train, provide operation space for the replacement of the running wheel, so that the bogie and the car body need not be separated beforehand, thereby the disassembly of the pipeline can be reduced or avoided, and the disassembly process of the running wheel is simple, the process is less, and the time required is sh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跨座式单轨列车由转向架上的橡胶走行轮承载,行走在一根专用轨道上,具有占地面积小、车辆运营噪声低等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橡胶走行轮磨损较大,每行走十万公里就必须进行更换,且平时还需要定期充气和检查。在相关技术中,跨座式单轨列车下空间狭小,无法在跨座式单轨列车下狭小空间内直接进行走行轮更换和充气。在拆装走行轮时要把转向架与车体连接的各种零部件以及各种管路拆卸,之后才能完成走行轮的更换和充气检查工作,由此导致走行轮拆卸比较困难,需要较多的工具并耗费较多的时间以及大量的人力,走行轮拆卸效率低,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走行轮拆卸方便,耗费时间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车体;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和走行轮,所述转向架构架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下部,所述走行轮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在所述转向架的下方且与所述转向架配合,所述轨道梁相对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可升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构架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以在所述转向架与所述轨道梁分离时固定所述车体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梁可以下沉,能够扩大轨道列车的下方空间,为走行轮的更换提供操作空间,从而无需将转向架和车体预先进行分离,进而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管路的拆卸,拆卸过程简单,工序较少,所需时间短。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梁包括:与所述转向架构架配合的梁主体;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可伸缩且支撑在所述梁主体的下方,以带动所述梁主体升降。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装置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液压杆,多个所述液压杆沿所述梁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再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液压杆沿所述梁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成多排,每排包括沿所述梁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液压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走行轮可拆卸地与所述转向架构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设有可枢转的轮轴,所述走行轮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走行轮在所述螺纹紧固件解除固定时适于从所述轮轴的一端移出然后拆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适于支撑固定或悬挂固定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适于水平穿设在所述车体的下部以固定所述车体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辅助拆装装置,所述辅助拆装装置在所述轨道梁下沉时适于移动至所述转向架的下方以承接拆下的所述走行轮。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拆装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架,所述承载架可升降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承载架上具有用于承接走行轮的承载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架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包括所述承载部;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主架体相连,以驱动所述主架体升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主架体还包括多个支杆,多个所述支杆一一对应插设在多个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承载部相连,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止抵在所述主架体上,以带动所述主架体升降。进一步地,所述主架体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多个所述支杆相连且位于所述承接部下方,所述千斤顶与所述支撑架止抵。可选地,所述承载部延伸形成为向下凹陷的弧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座的下部设有滚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转向架构架设在轨道梁上;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在轨道梁下沉后使用辅助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辅助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100;车体10;转向架20;转向架构架201;走行轮202;轨道梁30;梁主体31;液压装置32;液压杆321;固定装置40;辅助拆装装置50;基座51;安装孔511;承载架52;主架体521;承载部5211;支杆5212;支撑架5213;升降装置522;滚轮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100。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100可以包括:车体10、转向架20、轨道梁30和固定装置40。具体而言,转向架20可以包括转向架构架201和走行轮202,转向架构架201连接在车体10的下部,走行轮202可枢转地设在转向架构架201上。轨道梁30可以设在转向架20的下方,并且轨道梁30与转向架20可以配合实现轨道梁30对转向架20和车体10的支撑,在正常情况下,转向架20的走行轮202可以支撑在轨道梁30上移动,以实现车体10的移动。进一步地,轨道梁30相对于转向架构架201可以升降,轨道梁30下沉时可以为走行轮202的拆卸提供操作空间。固定装置40可拆卸地与车体10和转向架构架201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也就是说,固定装置40可以与车体10可拆卸地相连,例如如图1所示,或者固定装置40可以与转向架构架201可拆卸地相连,再或者,固定装置40与车体10和转向架构架201同时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在转向架20与轨道梁30分离时,固定装置40可以与车体10和转向架构架201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可以固定车体10的位置,使车体10不会随轨道梁30下沉而下降。在相关技术中,更换走行轮时,跨座式单轨列车下空间狭小,需将转向架构架和车体分开之后才能进行走行轮拆装,因此,在拆卸时,需要预先把转向架与车体连接的各种零部件以及各种管路拆卸,才能进行走行轮的更换。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无需将转向架20与车体10预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和走行轮,所述转向架构架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下部,所述走行轮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在所述转向架的下方且与所述转向架配合,所述轨道梁相对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可升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构架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以在所述转向架与所述轨道梁分离时固定所述车体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和走行轮,所述转向架构架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下部,所述走行轮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轨道梁,所述轨道梁设在所述转向架的下方且与所述转向架配合,所述轨道梁相对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可升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地与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构架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以在所述转向架与所述轨道梁分离时固定所述车体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包括:与所述转向架构架配合的梁主体;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可伸缩且支撑在所述梁主体的下方,以带动所述梁主体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液压杆,多个所述液压杆沿所述梁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液压杆沿所述梁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成多排,每排包括沿所述梁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液压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轮可拆卸地与所述转向架构架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上设有可枢转的轮轴,所述走行轮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走行轮在所述螺纹紧固件解除固定时适于从所述轮轴的一端移出然后拆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怡王巍刘维达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