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7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合机,包括底板和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下板,且所述下板上开设有下腔;与所述下板相对的上板,且所述上板上开设有上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的产品载台,另一个内设置有用于拉紧菲林片的拉紧装置;对位装置,其包括CCD图像传感器和棱镜,所述棱镜位于所述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的前侧,所述棱镜作用以使所述CCD图像传感器能够同时观测产品载台上的3D玻璃产品上侧和拉紧装置上的菲林片的下侧;微调装置,该微调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拉紧装置或产品载台移动;驱动装置;抽真空装置。该贴合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菲林片贴合时对位精度较低的问题。

Laminat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lu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gluing component. The glu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lower plat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a lower cavity arranged on the lower plate; an upper plate opposite to the lower plate, and an upper cavity arranged on the upper plate. On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avities is provided with a product carrier for fixing the product, and the other is provided with a product carrier for tightening. A tightening device for a film; a alignment device comprising a CCD image sensor and a prism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camera of the CCD image sensor; the prism acts to enable the CCD image sensor to simultaneously observe the upper side of the 3D glass product on the product platform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lm film on the tightening device; and a fine-tuning device capable of driving the tightening device. Device or product carrier moving; Driving device; Vacuum pumping devic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laminato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alignment accuracy when the film sheets are lamin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贴合机。
技术介绍
在3D玻璃产品中,需要在玻璃产品表面贴一层菲林片用于绝缘或其它作用,菲林片被拉紧后经过对位与玻璃贴合。以往的3D菲林片贴合机中,菲林片与产品贴合时,先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拍照,然后菲林片拉紧,对位平台调整,最后再进行真空贴合。在贴合前经过了几个动作,且无参照,需要进行贴合后再检测贴合精度,才能对下一次贴合进行相关参数调整,使得算法,机台调试都很困难,贴合精度也难以提高。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菲林片贴合时对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机,该贴合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菲林片贴合时对位精度较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合机,包括底板和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下板,且所述下板上开设有下腔;与所述下板相对的上板,且所述上板上开设有上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的产品载台,另一个内设置有用于拉紧菲林片的拉紧装置;对位装置,其包括CCD图像传感器和棱镜,所述棱镜位于所述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的前侧,所述棱镜作用以使所述CCD图像传感器能够同时观测产品载台上的3D玻璃产品上侧和拉紧装置上的菲林片的下侧;微调装置,该微调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拉紧装置或产品载台移动;驱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上板和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抽真空装置,待所述上腔和下腔对合时,所述抽真空装置能够对对合的上腔和下腔内抽真空。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上板水平翻转的翻转驱动件。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所述产品载台位于所述上腔内,所述拉紧装置位于所述下腔内,所述微调装置能够带动所述下板和拉紧装置移动。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下板升降以使所述下腔与上腔对合或分离。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结构。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对位装置移动的避让驱动件,其可以带动所述对位装置进入或离开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间。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所述贴合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优选地,上述贴合机中,所述贴合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左贴合组件和右贴合组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合机时,首先将菲林片放在拉紧装置上且拉紧装置拉紧菲林片,将3D玻璃产品固定在产品载台上,然后通过对位装置观察菲林片和3D玻璃产品是否对正,如果不对正,则通过微调装置调整菲林片与3D玻璃产品相对位置,以使菲林片与3D玻璃产品对正。待菲林片与3D玻璃产品对正后,驱动装置动作以使上板和下板相互靠近,最终上腔和下腔对合,然后抽真空装置对对合的上腔和下腔内抽真空,以使菲林片紧密贴合在3D玻璃产品表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合机中,由于在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的前侧设置了棱镜,因此可以通过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同时观测菲林片下侧和3D玻璃产品上侧,进而判断两者是否对正,如此比靠多次贴合后微调参数相比,贴合精度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机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5中:A-左贴合组件、B-右贴合组件、1-产品载台、2-上板、3-拉紧装置、4-下板、5-底板、6-微调装置、7-对位装置、7a-棱镜、7b-摄像头、8-避让驱动件、9-水平导轨、10-菲林片、11-3D玻璃。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机,该贴合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菲林片贴合时对位精度较低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合机包括底板5和贴合组件,贴合组件安装设置在底板5上。其中贴合组件包括下板4、上板2、产品载台1、拉紧装置3、对位装置7、微调装置6、驱动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其中,下板4设置在底板5上,并且下板4上开设有下腔。上板2与下板4相对设置,上板2上开设有上腔,上腔和下腔可以相对设置。上腔和下腔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的产品载台1,另一个内设置有用于拉紧菲林片10的拉紧装置3。如此设置,拉紧装置3将菲林片10拉紧,且将3D玻璃产品11固定在产品载台1上后,上腔和下腔对合以使菲林片10与3D玻璃产品11接触。对位装置7包括CCD图像传感器和棱镜7a,其中CCD图像传感器具有摄像头7b,棱镜7a位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7b的前侧,棱镜7a的折射作用能够通过CCD图像传感器同时观测产品载台1上的3D玻璃产品11上侧和拉紧装置3上的菲林片10的下侧,以此便观察菲林片10与3D玻璃产品11是否对正。微调装置6能够带动拉紧装置3或产品载台1移动,进而实现菲林片10与3D玻璃产品11相对位置的调整。驱动装置能够使上板2和下板4相互靠近或远离,即驱动装置驱动上板2和/或下板4移动,以实现上板2和下板4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上腔和下腔的对合或分开。待上腔和下腔对合时,抽真空装置能够对对合的上腔和下腔内抽真空,以使菲林片10紧密贴合在3D玻璃产品11表面。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合机时,首先将菲林片10放在拉紧装置3上且拉紧装置3拉紧菲林片10,将3D玻璃产品11固定在产品载台1上,然后通过对位装置7观察菲林片10和3D玻璃产品11是否对正,如果不对正,则通过微调装置6调整菲林片10与3D玻璃产品11相对位置,以使菲林片10与3D玻璃产品1111对正。待菲林片10与3D玻璃产品11对正后,驱动装置动作以使上板2和下板4相互靠近,最终上腔和下腔对合,然后抽真空装置对对合的上腔和下腔内抽真空,以使菲林片10紧密贴合在3D玻璃产品11表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合机中,由于在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7b的前侧设置了棱镜7a,因此可以通过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7b同时观测菲林片10下侧和3D玻璃产品11上侧,进而判断两者是否对正,如此比靠多次贴合后微调参数相比,贴合精度更高。微调装置6可以具体为xyθ平台,其可以带动拉紧装置3沿着xy方向移动或在水平面内转动,以实现拉紧装置3上的菲林片10位置调整。具体xyθ平台包括x轨道、y轨道和带动x轨道、y轨道整体水平转动的转动台。为了便于放置菲林片10或3D玻璃产品11,上述贴片机还可以包括能够带动上板2水平翻转的翻转驱动件,翻转驱动件能够带动上板2沿着水平线转动以使上腔的口端朝上或者朝下,当上腔的口端朝上时便于将菲林片10或3D玻璃产品11安装在上腔内。当上腔的口端朝下时,便于将上腔或者下腔对合。翻转驱动件可以具体为电机,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5)和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5)上的下板(4),且所述下板(4)上开设有下腔;与所述下板(4)相对的上板(2),且所述上板(2)上开设有上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的产品载台(1),另一个内设置有用于拉紧菲林片(10)的拉紧装置(3);对位装置(7),其包括CCD图像传感器和棱镜(7a),所述棱镜(7a)位于所述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7b)的前侧,所述棱镜(7a)作用以使所述CCD图像传感器能够同时观测产品载台(1)上的3D玻璃产品(11)上侧和拉紧装置(3)上的菲林片(10)的下侧;微调装置(6),该微调装置(6)能够带动所述拉紧装置(3)或产品载台(1)移动;驱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上板(2)和下板(4)相互靠近或远离;抽真空装置,待所述上腔和下腔对合时,所述抽真空装置能够对对合的上腔和下腔内抽真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5)和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5)上的下板(4),且所述下板(4)上开设有下腔;与所述下板(4)相对的上板(2),且所述上板(2)上开设有上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固定产品的产品载台(1),另一个内设置有用于拉紧菲林片(10)的拉紧装置(3);对位装置(7),其包括CCD图像传感器和棱镜(7a),所述棱镜(7a)位于所述CCD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7b)的前侧,所述棱镜(7a)作用以使所述CCD图像传感器能够同时观测产品载台(1)上的3D玻璃产品(11)上侧和拉紧装置(3)上的菲林片(10)的下侧;微调装置(6),该微调装置(6)能够带动所述拉紧装置(3)或产品载台(1)移动;驱动装置,其能够使所述上板(2)和下板(4)相互靠近或远离;抽真空装置,待所述上腔和下腔对合时,所述抽真空装置能够对对合的上腔和下腔内抽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桥兵周云
申请(专利权)人: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