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42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包括:胃减压管,从胃减压管的入口套入胃减压管内且长度大于胃减压管的肠营养管,以及从肠营养管的入口插入肠营养管内的导丝,且导丝的长度大于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二者长度之和,其特征是,前述胃减压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呈Y型结构,Y型结构的直行上端入口供肠营养管插入,Y型结构的侧支结构入口具有一体式封口塞供胃减压管引流使用;前述肠营养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具有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替代目前临床在用的胃减压肠营养一体管,在胃肠减压功能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胃肠减压管顺利取出,直接单独保留肠营养管,进行后续的营养支持治疗。

Gastric decompression and intestinal nutrition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ive tube for gastric decompression and enteral nutrition, which comprises a gastric decompression tube, an enteral nutrition tube with a length greater than that of a gastric decompression tub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gastric decompression tube and a guide wire inserted into the enteral nutrition tub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enteral nutrition tube, and the length of the guide wire is longer than the sum of the length of the gastric decompression tube and the enteral nutrition tube.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are detachable, the upper end is Y-shaped, the straight upper end entrance of the Y-shaped structure is for the insertion of enteral nutrition tube, and the side branch entrance of the Y-shaped structure has an integral sealing plug for the drainage of gastric decompression tube; the foregoing enteral nutrition tube has an upper end and a lower end,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are detachable, and the upper end has an entrance. The invention can replace the intestinal nutrition integrative tube for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currently in clinical use. When the func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is not needed, the 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tube can be removed smoothly, and the intestinal nutrition tube can be directly retained separately for subsequent nutritional support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通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可分离式(可拆卸式)胃减压--肠营养一体管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外科涉及胃肠道的手术过程中经常用到两根管子,一根是胃减压管,作用是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另一根是肠营养管,作用是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临床上常用的这两根管子的放置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于手术前将独立的胃肠减压管和鼻肠营养管远端捆绑在一起,然后并行从鼻孔插入,手术过程中将捆绑处进行分离,胃肠减压管留置在胃中,鼻肠营养管进一步送至空肠内。此方法的不足是:完全独立的两根管子在放置过程时,将鼻肠营养管放置空肠中的过程操作困难;术后两根管子同时留置在鼻腔中,患者鼻咽部不适感很强;待术后肛门排气后,将胃管排除后,鼻咽部不适感可明显改善。第二种方法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胃肠减压肠营养一体管,因两管合二为一,患者鼻咽部不适感有所减轻;但是,在临床外科手术过程中,胃管一般术后肛门排气后(3天左右)就可以拔除,营养管还需要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放置不同的时间来进行后续的营养支持治疗,有时长达一个月以上。因此,此时胃管引流的功能其实已经不再需要,但是由于目前一体管的局限性,在后续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阶段,胃管还是存在的。简言之,只需要细的肠营养管发挥作用,但是直径比较粗的胃管虽然不发挥作用却仍然存在,在鼻腔内停留之间过长,使得患者的不适感增强,导致患者耐受性差,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发现的技术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希望发挥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势,同时规避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灵活运用、安全的胃肠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根据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包括:胃减压管,从胃减压管的入口套入胃减压管内且长度大于胃减压管的肠营养管,以及从肠营养管的入口插入肠营养管内的导丝,且导丝的长度大于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二者长度之和,其创新点在于,前述胃减压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呈Y型结构,Y型结构的直行上端入口供肠营养管插入,Y型结构的侧支结构入口具有一体式封口塞供胃减压管引流使用;前述肠营养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具有入口。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胃减压管上端部和胃减压管下端部的可拆卸连接部位采用硬材质,其余部位采用软管。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胃减压管上端部和胃减压管下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肠营养管的长度可以依据临床实际需要进行增减。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肠营养管上端部和肠营养管下端部的可拆卸连接部位采用硬材质。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肠营养管上端部和肠营养管下端部通过螺纹连接。在肠营养管上端部和肠营养管下端部分离时,要求保持肠营养管下端部的螺杆不动,旋转肠营养管上端部的螺帽即可打开螺纹连接结构,这样就可以保证肠营养管置于体内部分位置固定,不随着螺纹连接结构的打开而转动。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肠营养管入口具有一体式封口塞。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中,胃减压管入口和肠营养管入口均呈敞口喇叭形,胃减压管入口内侧和肠营养管入口外侧具有橡胶密封圈或经磨砂处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均为可分离式(可拆卸式)结构,能够替代目前临床在用的胃减压肠营养一体管,在胃肠减压功能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将胃肠减压管顺利取出,直接单独保留肠营养管(套管的内层结构,直径较细),进行后续的营养支持治疗。这样可以大大的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之整体结构组装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胃减压管上端部之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胃减压管之下端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肠营养管上端部之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肠营养管之下端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丝之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胃减压管上端部;1-2为胃减压管下端部;2-1为肠营养管上端部;2-2为肠营养管下端部;3为导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可分离式(可拆卸式)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①鼻侧硬质带螺纹结构的胃减压管(图2-3);②鼻侧硬质带螺纹结构的肠营养管(本部分仅是肠营养管,直径较细,见图4-5);③导丝(图6)。其中就①②③部分作一详细说明:1-1(图2)为胃减压管上端部;1-2(图3)为胃减压管下端部;2-1(图4)为肠营养管上端部;2-2(图5)为肠营养管下端部;3为导丝(图6)①鼻侧硬质带螺纹结构的胃减压管,所具备特征:1.胃减压管上端部1-1(图2)及胃减压管下端部1-2(图3)中螺纹部分为硬材质结构,其余为软管,胃减压管上端部1-1(图2)和胃减压管下端部1-2(图3)采用螺口结构连接或分离,达到方便可拆卸的目的。2.其中胃减压管上端部1-1呈Y型结构,其中直行上端入口供肠营养管插入,侧支是胃引流管,胃引流管入口具有一体式封口塞,方便打开和闭合。②鼻侧硬质带螺纹结构的肠营养管,所具备特征:1.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和肠营养管下端部2-2(图5)中螺纹部分为硬材质结构,仅是肠营养管,直径较胃减压管细,而且可以放入胃减压管中,呈粗管套细管结构,见整体图示图1;2.强调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和肠营养管下端部2-2(图5)中的螺母结构(在肠营养管上端部2-1和肠营养管下端部2-2分离时,要求保持肠营养管下端部2-2的螺杆不动,旋转肠营养管上端部2-1螺帽即可打开本结构,这样就可以保证营养管置于体内部分位置固定,不随着螺母结构的打开而转动);3.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中螺帽部带盖,便于闭合和打开(有2个作用,a.在退出胃管的过程中,打开该盖子时供导丝插入;b.在退出胃管之后,打开该盖子供注入营养液),同时,该螺帽可以另外有单独备用,在退出胃管之后,如果需要更换新的无菌螺帽旋紧即可。4.本部分长度可以依据临床实际需要进行增减(比如成人或儿童应用),凡是类似本部分结构的设计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③导丝,所具备特征:长度大于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二者长度之和。关于①②③部分连接过程中有一点补充说明如下:在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放入胃减压管上端部1-1(图2)中的过程中,胃减压管上端部1-1(图2)和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除具备上述说明特征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特征:胃减压管上端部1-1(图2)的上方锥形结构内侧和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螺纹上方的锥形结构外层采用一层橡胶密封圈或磨砂图层处理,便于将肠营养管上端部2-1(图4)放入胃减压管上端部1-1(图2)之后,增加该装置整体结构的封闭性。以下结合附图1-6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包括:胃减压管,从胃减压管的入口套入胃减压管内且长度大于胃减压管的肠营养管,以及从肠营养管的入口插入肠营养管内的导丝,且导丝的长度大于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二者长度之和,其特征是,前述胃减压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呈Y型结构,Y型结构的直行上端入口供肠营养管插入,Y型结构的侧支结构入口具有一体式封口塞供胃减压管引流使用;前述肠营养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具有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包括:胃减压管,从胃减压管的入口套入胃减压管内且长度大于胃减压管的肠营养管,以及从肠营养管的入口插入肠营养管内的导丝,且导丝的长度大于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二者长度之和,其特征是,前述胃减压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呈Y型结构,Y型结构的直行上端入口供肠营养管插入,Y型结构的侧支结构入口具有一体式封口塞供胃减压管引流使用;前述肠营养管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上端部和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端部具有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减压及肠营养一体管,其特征是,胃减压管上端部和胃减压管下端部的可拆卸连接部位采用硬材质,其余部位采用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减压及肠营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强章学林谢金昆侯佳伟孙逊林天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