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浓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39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罐、气液分离器、冷凝器、冷却器、收液罐、胶体磨和循环泵,浓缩罐的进料口连接进料管,浓缩罐的排料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胶体磨的入料口连接,胶体磨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循环泵的入料口连接,循环泵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通过第一三通接头与排料管和第四连接管连接,第四连接管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进料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上还连接有原料输送管,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排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第四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原料输送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浸膏密度均匀,保证了制粒过程中每个批次的浸膏添加量完全一致。

A spherical concent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herical concentrator, which comprises a concentrator, a gas-liquid separator, a condenser, a cooler, a liquid collecting tank, a colloid mill and a circulating pump.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oncentrato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eed pipe, the discharge and outlet of the concentrato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olloid mill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outlet of the colloid mi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circulating pump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a third connecting pipe,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pipe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first three-way joint, the fourth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ed pipe through the second three-way joint, and the second three-way joint is also connected with the raw material conveying pipe.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alve, the discharg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valve,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valve and the raw material conveying pipe. There is a fourth valve on i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density of the extract uniform, and ensures that the amount of the extract added in each batch is identical in the granul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浓缩器
本技术属于中兽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形浓缩器。
技术介绍
中兽药颗粒剂产品如麻杏石甘颗粒、板青颗粒等产品是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产品,根据兽药质量标准的要求,麻杏石甘颗粒、板青颗粒等产品的生产工艺为湿法制粒工艺。而浸膏作为颗粒剂湿法制粒的中间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在浓缩过程中,靠近罐壁的浸膏受热先于中间的浸膏,即边缘的浸膏的浓缩速度大于中间的,这样会导致浸膏的密度分布不均匀,过度浓缩的部分浸膏黏度加大,从而形成了小块状现象;甚至会出现干燥结痂现象,即糊锅现象。这样在收膏过程中,就出现了有小块现象,密度过大的浸膏凝固成固体状,导致颗粒剂的性状不均一的问题。2、因上述问题导致的焦屑问题只能滤网(振荡筛)过滤,导致浸膏有效成分降低、产品药效不合格,浸膏收率低,并且与外界接触面积大,容易污染。3、在冷库中存放过程中,浸膏出现分层、成块和凝固的现象,导致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浸膏从储罐进入制粒机难度加大,甚至凝固成固体状,制作出的软材及颗粒半成品色泽不均一,导致颗粒剂性状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形浓缩器,解决了中药浸膏的分层、成块和凝固问题,使得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提高了产品收率和生产效率,颗粒剂产品性状完全合格。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形浓缩器,包括浓缩罐、气液分离器、冷凝器、冷却器、收液罐、胶体磨和循环泵,所述浓缩罐外侧包覆有夹套,所述夹套上设有用于通入蒸汽的蒸汽口,所述夹套下端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出水口,所述浓缩罐上部设有投料口、温度检测仪、压力监测仪、气流口、回液口和进料口,所述浓缩罐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浓缩罐的气流口通过第一气流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浓缩罐的回液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气流管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上设有抽真空口,所述冷凝器的下端与冷却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器的下端与收液罐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液罐上设有出液口,所述浓缩罐的进料口连接进料管,所述浓缩罐的排料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胶体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胶体磨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循环泵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通过第一三通接头与排料管和第四连接管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料管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接头上还连接有原料输送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排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四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原料输送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排料管上设有过滤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器为200目筛网过滤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投料口的翻盖上或所述浓缩罐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循环泵,使浸膏进行内循环,使得浸膏密度均匀,胶体磨进一步使得浸膏分散更均匀,在进行内循环的同时,通过投料口添加辅料或改性剂来改善浸膏的胶磨效果;在收膏过程中增加了筛网过滤器,滤除杂质,进一步解决了杂质和焦屑问题,提升了产品品质,使得在湿法制粒过程中提高了产品收率和生产效率,颗粒剂产品性状完全合格,此外,本技术的过滤器设置在管道上,从而实现了密闭过滤,避免了物料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浓缩罐;2、胶体磨;3、循环泵;4、过滤器;5、夹套;6、蒸汽口;7、出水口;8、投料口;9、温度检测仪;10、压力监测仪;11、抽真空口;12、观察窗;13、进料管;14、第一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6、第三连接管;17、排料管;18、第四连接管;19、原料输送管;20、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出液口;25、第一气流管;26、第二气流管;27、气液分离器;28、冷凝器;29、冷却器;30、收液罐;31、回液管;32、分散板;33、分散柱;34、管式加热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浓缩罐1、气液分离器27、冷凝器28、冷却器29、收液罐30、胶体磨2和循环泵3,所述浓缩罐1外侧包覆有夹套5,所述夹套5上设有用于通入蒸汽的蒸汽口6,所述夹套5下端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出水口7,所述浓缩罐1上部设有投料口8、温度检测仪9、压力监测仪10、气流口、回液口和进料口,所述浓缩罐1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浓缩罐1的气流口通过第一气流管25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31与所述浓缩罐1的回液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气流管26与所述冷凝器28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8上设有抽真空口11,所述抽真空口11连接抽真空系统,所述冷凝器28的下端与冷却器2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器29的下端与收液罐3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液罐30上设有出液口24,所述浓缩罐1的进料口连接进料管13,所述浓缩罐1的排料口通过第一连接管14与胶体磨2的入料口连接,所述胶体磨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5与循环泵3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6,所述第三连接管16通过第一三通接头与排料管17和第四连接管18连接,所述排料管17上设有过滤器4,所述过滤器4为200目筛网过滤器,所述第四连接管18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料管13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接头上还连接有原料输送管19,所述第一连接管14上设有第一阀门20,所述排料管17上设有第二阀门21,所述第四连接管18上设有第三阀门22,所述原料输送管19上设有第四阀门23。所述投料口8的翻盖上或所述浓缩罐1的外壁上设有观察窗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12设置在所述投料口8的翻盖上,所述观察窗12用于观察浓缩罐1的内部情况。参考图2和图3,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浓缩罐1内部设有分散板32,所述分散板32位于所述浓缩罐1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分散板32上设有若干分散柱33,可以进一步使得胶磨过程中浸膏分散更均匀以及浸膏内辅料分散更均匀。所述进料管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第三连接管16和第四连接管18上均设有管式加热器34。保证浸膏在管道中的温度与在浓缩罐1内的温度保持一致。本技术的使用方法:1、打开第四阀门23,关闭其他阀门,使药材提取液通过原料输送管19经进料管13从进料口进入浓缩罐1内。2、关闭第四阀门23,开启抽真空系统,然后向夹套通入蒸汽,通过夹套加热的方式来控制浓缩罐1内温度为70℃-80℃,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提取液受热后,其中的水分变成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凝为水后进入收液罐);3、当浓缩罐1内的浸膏密度达到1.25-1.33g/cm3时,关闭抽真空系统,调节蒸汽进气量,控制浓缩罐1内温度为70℃-80℃,打开第一阀门20和第三阀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罐(1)、气液分离器(27)、冷凝器(28)、冷却器(29)、收液罐(30)、胶体磨(2)和循环泵(3),所述浓缩罐(1)外侧包覆有夹套(5),所述夹套(5)上设有用于通入蒸汽的蒸汽口(6),所述夹套(5)下端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出水口(7),所述浓缩罐(1)上部设有投料口(8)、温度检测仪(9)、压力监测仪(10)、气流口、回液口和进料口,所述浓缩罐(1)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浓缩罐(1)的气流口通过第一气流管(25)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31)与所述浓缩罐(1)的回液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气流管(26)与所述冷凝器(28)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8)上设有抽真空口(11),所述冷凝器(28)的下端与冷却器(2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器(29)的下端与收液罐(3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液罐(30)上设有出液口(24),所述浓缩罐(1)的进料口连接进料管(13),所述浓缩罐(1)的排料口通过第一连接管(14)与胶体磨(2)的入料口连接,所述胶体磨(2)的出料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5)与循环泵(3)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6),所述第三连接管(16)通过第一三通接头与排料管(17)和第四连接管(18)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18)通过第二三通接头与所述进料管(13)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接头上还连接有原料输送管(19),所述第一连接管(14)上设有第一阀门(20),所述排料管(17)上设有第二阀门(21),所述第四连接管(18)上设有第三阀门(22),所述原料输送管(19)上设有第四阀门(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浓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罐(1)、气液分离器(27)、冷凝器(28)、冷却器(29)、收液罐(30)、胶体磨(2)和循环泵(3),所述浓缩罐(1)外侧包覆有夹套(5),所述夹套(5)上设有用于通入蒸汽的蒸汽口(6),所述夹套(5)下端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出水口(7),所述浓缩罐(1)上部设有投料口(8)、温度检测仪(9)、压力监测仪(10)、气流口、回液口和进料口,所述浓缩罐(1)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浓缩罐(1)的气流口通过第一气流管(25)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31)与所述浓缩罐(1)的回液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27)的气体出口通过第二气流管(26)与所述冷凝器(28)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28)上设有抽真空口(11),所述冷凝器(28)的下端与冷却器(2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器(29)的下端与收液罐(3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液罐(30)上设有出液口(24),所述浓缩罐(1)的进料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谱韩愈杰吴浩郭立佳杨鹤云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