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0261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5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风道,其布置在隔板上,隔板之上的中部安装有吸风电机。该过滤风道包括:进气口,其位于隔板的前端;旋风分离器,其为圆筒状,旋风分离器布置在隔板之上的一侧;进气导管,其为曲线圆管,进气导管两端分别气密连接进气口和旋风分离器;导风部,其为由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延伸至隔板下方的曲面;过滤组件,其安装在隔板之下与吸风电机相对的位置;排风组件,其为圆筒状,排风组件布置在隔板之上的另一侧;以及排风导管,其为曲线管,排风导管由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延伸至排风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桶式吸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风道内的所有壁面均为曲面,气体与过滤风道碰撞降低,从而减小了工作噪音。

Barrel vacuum cleaner and its filter du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air duct, which is arranged on a partition board, and a suction motor is install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artition board. The filter duct includes: an air inlet,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eparator; a cyclone separator, which is cylindrical, and the cyclone separat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above the separator; an air inlet duct, which is a curved circular tube, whose two ends are respectively air-tight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and the cyclone separator; a wind guide part, which is a curved surface extending from the outlet of the cyclone separator to the bottom of the separator; and a filter assembly thereof. Installed under the partition and opposite to the suction motor; the exhaust component, which is cylindrical,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rtition; and the exhaust duct, which is a curved tube, extends from the outlet of the suction motor to the exhaust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barrel vacuum cleaner. All walls in the filter duct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curved surfaces,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gas and the filter duct is reduced, thereby reducing the working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桶式吸尘器工作噪音非常大,其原因包括桶式吸尘器需要较强的吸力,因此其所采用的电机通常功率较大,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大。此外,气体在桶式吸尘器中的流动速度较快,气体与风道内壁面碰撞所产生的噪声也较大。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减小现有技术中桶式吸尘器的噪音的设计,从而改善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从而改善桶式吸尘器噪音太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风道,其布置在隔板上,隔板之上的中部安装有吸风电机。该过滤风道包括:进气口,其位于隔板的前端;旋风分离器,其为圆筒状,旋风分离器布置在隔板之上的一侧;进气导管,其为曲线圆管,进气导管两端分别气密连接进气口和旋风分离器;导风部,其为由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延伸至隔板下方的曲面;过滤组件,其安装在隔板之下与吸风电机相对的位置;排风组件,其为圆筒状,排风组件布置在隔板之上的另一侧;以及排风导管,其为曲线管,排风导管由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延伸至排风组件。其中,含尘气体经由进气口和进气导管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级过滤,经一级过滤的气体在导风部的引导和吸风电机的吸力共同作用下进入过滤组件进行二级过滤,经二级过滤的气体通过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和排风导管进入排风组件并排出。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旋风分离器的内侧壁与轴向截面的交线为弧线。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隔板为环状。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口、进气导管和排风导管都位于隔板之上。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导管由进气口沿着吸风电机曲线延伸至旋风分离器,排风导管由吸风电机的出风口沿着吸风电机曲线延伸至排风组件。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导管和排风导管形成了围绕吸风电机的半圆弧,进气口位于半圆弧的顶点处。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排风组件设有能够拆卸的过滤件,过滤件对经二级过滤的气体进行三级过滤。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件为过滤棉、过滤网或HEPA过滤件。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组件为过滤棉、过滤网或HEPA过滤件。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桶式吸尘器,其包括桶盖组件和桶体,桶盖组件能够拆卸地气密盖扣在桶体上,桶式吸尘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中的过滤风道,过滤风道布置在桶盖组件中。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含尘气体经一级过滤滤出的大颗粒灰尘顺着导风部直接落入桶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的过滤风道内的所有壁面均为曲面,因此气体与过滤风道碰撞降低,从而减小了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的工作噪音。2.通过各个部件在隔板上合理布置,本技术的桶式吸尘器及其过滤风道结构更加紧凑,也能够节省空间。3.通过在排风组件中加装过滤件,本技术的过滤风道可以实现对含尘气体的三次过滤,从而提高过滤效果。上述说明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桶式吸尘器的立体图。图5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立体图。图5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侧视图。图5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剖视图。图5d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剖视图,其中箭头示意气体在过滤风道中的流向。图5e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过滤风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箭头示意气体在过滤风道中的流向。图6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立体图,其中隐去了部分分离腔。图6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分解图。图6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分解图,其中示出了出风口。图7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排风组件的装配立体图,示出了部分盖体。图7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排风组件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与排风组件连接的部分排风导管。图7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排风组件的剖视分解图,其中示出了与排风组件连接的部分排风导管。图8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绕线体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与上绕线体相连接的桶式吸尘器局部。图8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上绕线体的分解示意图。图8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下绕线体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与下绕线体相连接的桶式吸尘器局部。图8d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下绕线体的分解示意图。图9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刷头卡位。图9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底座的侧视图。图9d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行走轮的侧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二减振环。图9e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轮的分解示意图。图9f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行走轮的分解示意图。图10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0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隐去了旋风分离器。图10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侧视示意图,其中隐去了旋风分离器。图10d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盖体的后视示意图,其中隐去了旋风分离器。图11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立体示意图。图11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分解示意图。图11c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11d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提手的正视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桶盖组件,100-盖体,11-进气口,11a-进气导管,12-旋风分离器,12a-导风部,120-分离腔,121-端盖,121a-进风口,121b-导风口,122-出风口,123-锥形过滤网罩,13-过滤组件,14-吸风电机,14a-排风导管,141-电机散热排孔,142-电机进风排孔,15-排风组件,151-外罩,151a-排风通孔,152-装饰端面,153-HEPA过滤件,153a-装配部,154-顶抵部,155-螺纹,16-隔板,17-卡扣部,20-桶体,30-底座,300-座体,32-转向轮,32a-第一装配销,32b-安装座,312-第一轮罩,33-行走轮,33a-第二装配销,313-第二轮罩,313a-刷头卡位,331-第二减振环,320-安装柱,40-提手,41-纵向部,42-横向部,43-第一连接部,44-护套,51-上绕线体,511-上钩部,511a-挂槽,512-第一横向部,513-第一夹片,52-下绕线体,521-下钩部,522-第二横向部,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风道,其特征在于,该过滤风道布置在隔板上,所述隔板之上的中部安装有吸风电机,所述过滤风道包括:进气口,其位于所述隔板的前端;旋风分离器,其为圆筒状,所述旋风分离器布置在所述隔板之上的一侧;进气导管,其为曲线圆管,所述进气导管两端分别气密连接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旋风分离器;导风部,其为由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隔板下方的曲面;过滤组件,其安装在所述隔板之下与所述吸风电机相对的位置;排风组件,其为圆筒状,所述排风组件布置在所述隔板之上的另一侧;以及排风导管,其为曲线管,所述排风导管由所述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排风组件,其中,含尘气体经由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导管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级过滤,经一级过滤的气体在所述导风部的引导和所述吸风电机的吸力共同作用下进入所述过滤组件进行二级过滤,经二级过滤的气体通过所述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导管进入排风组件并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风道,其特征在于,该过滤风道布置在隔板上,所述隔板之上的中部安装有吸风电机,所述过滤风道包括:进气口,其位于所述隔板的前端;旋风分离器,其为圆筒状,所述旋风分离器布置在所述隔板之上的一侧;进气导管,其为曲线圆管,所述进气导管两端分别气密连接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旋风分离器;导风部,其为由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隔板下方的曲面;过滤组件,其安装在所述隔板之下与所述吸风电机相对的位置;排风组件,其为圆筒状,所述排风组件布置在所述隔板之上的另一侧;以及排风导管,其为曲线管,所述排风导管由所述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延伸至所述排风组件,其中,含尘气体经由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导管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一级过滤,经一级过滤的气体在所述导风部的引导和所述吸风电机的吸力共同作用下进入所述过滤组件进行二级过滤,经二级过滤的气体通过所述吸风电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导管进入排风组件并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侧壁与轴向截面的交线为弧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冲
申请(专利权)人:小狗电器互联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